探讨小学品德和社会教学的一些思考

2019-01-12 18:03吴刚
魅力中国 2019年8期
关键词:品德教材生活

吴刚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牛郎镇中寨民族完小,贵州 铜仁 554109)

品德乃人之灵魂,之根本。人的思想品德则能体现一个民族的形象,反映一个社会的性质。为此,《品德与社会》教育必须凸显其重要性。为培养优秀的高素质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师责任重大,也义无反顾,乃事业之崇高。

一、教师一定要正确认识和使用教材,让其发挥作用

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方式不同。在文化经济的带动之下,我国的教学理念也在逐渐地发生改变,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渐转向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品德与社会学科强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的获取过程。小学与品德教材也跟其他学科不一样,没有知识介绍性的主体课文,而是相应的主题活动,大量的概念与定义相应减少,更多的是以观察、体验、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2.有一个更利于学生发展的空间。据调查,品德与社会学科十分重视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该学科的教材所出现的教学资源,不只像其他的学科教材上全是知识的定义与概念,完全没有实用性,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材不再只是局限于教科书中,还在其中呈现出许多不同的提示方法,以此来引导学生在自身生活中去获取更多的知识,使自身的学习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上面的教材特点来看,教师一定要合理地使用教材,让其发挥其本身最大的作用。

二、教学中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一)让学生把自己真实的思想和生活经验带进课堂。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些经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创设教学情境,放开学生的心扉,把学生自己真实的思想和生活体验带进课堂。比如,“熠熠生辉的中西文化”一课中,有一个教学内容是老子的辨证思想。只介绍老子和他《道德经》中的辨证思想很枯燥,如果教学中结合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让学生试着用辨证的思想讨论“如何对待一次好成绩”、“如何对待一次坏成绩”等现实情况,学生会在明理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老子这一思想的博大精深。

(二)布置学生做课外调查,了解更多的社会生活。

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做课外的社会调查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比如,在小学教学有关环保内容的课时,教师就可以布置学生回家后向父母调查他们小时候的耕地环境状况,再与现在的情况对比,这样的调查结果是很有说服力的。教学实践中,由于不少老师布置的调查内容与要求不当,学生的调查结果没有价值。比如,在一次听课中,老师要求学生调查去年自己家全年的家庭日常消费情况。从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很明显调查结果不真实。但这并不能怪学生,因为这是一周前老师布置给他们的作业。用一周的时间做此项工作,学生也只能自己编了。如果老师利用这一周的时间,让学生把家里这一周的每一笔收入都记录下来,老师再指导学生具体分析这周的花销,这不但保证了调查的真实性,也会对家庭的日常消费有一个健康的指导作用。

三、教学评价不科学,应试教育氛围浓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很少重视课堂教学过程的因素,也不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测评,既没有教学活动中“过程与方法”的考察,也不管学生在了解、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更没注意在一堂课中学生转变了哪些态度、养成了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体验了哪些情感、获得了哪些知识、锻炼了哪些能力……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一张期末测试卷,并同教师经济利益挂钩。这些现象导致《品德与社会》课上出现死记硬背现象,应试教育氛围浓。此外,教师还会根据期末成绩的好坏来对学生进行差别对待,在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专门叫成绩高的学生回答问题,忽视了成绩较差的学生。这样长期下去,不仅会造成成绩不好的学生无法提高成绩,而且会打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产生自卑情绪。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相关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地改革与创造出更为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一定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以及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工作,才可以有效地保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质量,促使我国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担任指导者与引导者

(一)体现教育的实效性,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虽然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但是并不只是简单记录儿童的实际生活。据调查,该课程的最大的教育意义就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因此,学生只要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调研或者调查,就可以将获得的信息与自身想法在教学课堂上完美地体现出来,这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反馈的信息,及时给予相应的指导与引导,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一定要及时地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比如说,教师在讲解“家里的安全生活”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提出相应的建议来避免伤害的发生,学生纷纷举手,有一位学生这样回答:不做家务,只做跟学习相关的事情就可以避免伤害的发生。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一定要对其问题进行引导,促使学生能够有一个避免伤害发生的正确观念。

(二)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工作。

据调查,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发挥出其本身的所长,教学效果还十分明显。因此,教师一定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工作,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能够分工合作,交流与沟通。

总的来说,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理念的要求下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和机会,让学生能够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主动学习,从而获得思想品德的有效提升,进而实现品德与生活的有效性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品德教材生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品德
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