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对广东经济的冲击与对策:投资回流视角

2019-01-12 06:07廖丽平陈月明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年1期
关键词:外商劳动力广东

廖丽平,陈月明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510665)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经济出现了诸多问题,如经济长期低位徘徊甚至副增长,失业率高居不下等。为走出经济困境,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国际经济环境开始悄然发生变化,导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发生了显著变化,一些观点将其称为投资“回流”。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所呈现的投资回流现象,预示着全球竞争格局和产业分工将发生结构性变化,这将对广东产业转型升级产生显著冲击。因此,对经济外向型程度较高的广东而言,必须深入分析“投资回流”的影响和冲击,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保证广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2]

一、投资回流的概念及原因

(一) 相关概念

1. 回流与转移

跨国公司将投资和生产能力从海外向本国转移称为投资回流,主要形式有海外工厂迁移回国或在国内新建工厂。例如,201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将原计划在我国建设的新型热水器工厂撤回到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卡特彼勒在德克萨斯州新建挖掘机生产线,把相关业务从中国撤回。[1]

转移的含义比回流更为广泛,既包括向本土转移,也包括向其他国家转移。影响转移的主要因素有优惠政策、市场情况、生产成本、产业链配套等。

2. 回流与收缩

在全球经济低迷背景下,对制造业领域的投资减少成为投资收缩。一般来说,当采购经理人指数(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PMI)超过50%时,意味制造业总体扩张,反之说明制造业在收缩。一般而言,不能把投资规模收缩等同于回流。

(二) 原因分析

投资回流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受诸多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 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

过去,中国劳动力数量庞大且价格低廉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企业到中国投资设厂。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加速,农村劳动力大量涌进城镇,加大了雇佣团队的数量,雇主们有更多的选择,导致工人岗位竞争激烈。所以,劳动力长期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也就导致了中国的劳动力长期维持在一个低水平的状态。

虽然中国的劳动力平均工资比较低,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劳动力素质提高,人均产出率水平也大大的提高,劳动力工资的增长率比发达国家要快(见表1)。2014年中国的平均工资比2012年增长了25.72%,劳动力的优势逐渐减弱,对于外商而言,通过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来使企业获得高额利润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加上运输成本的提高,因此把工厂迁回本国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

中国城镇人均的可支配收入越来越高(见表2),相应的消费水平也跟着提高,没有较高的工资水平,企业无法长期留住人才。加上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保险意识和保障意识提高,企业不仅要给到员工比较满意的基本工资,还要在福利保障等方面留住员工,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提高,导致了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减弱。此外,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除2009年和2013年外,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见表3)。生活成本不断增加,劳动力工资水平不断上升,必然导致企业的用工成本增加。

表1 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2010—2014年的平均工资(单位:美元)

表2 中国2011—2016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表3 中国2007—2013年CPI分类指数

表4 美国税后人均工资及增长率

2. 美国劳动力成本低速增长

受金融危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美国的劳动力成本一直以较低的速度增长,甚至出现负增长。自2007年由于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增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从2004年到2013年,美国人均税后工资水平一直处于低增长,其中2009年和2010年甚至出现负增长(见表4)。

3. 中美两国劳动力成本变化的对比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相反,美国本土的劳动力成本却在下降。虽然两国之间的人均工资差距还比较大,但随着这种增长趋势,差距会越来越小;加上美国劳动力的人均产出率比中国高,所以总体上的差距并不大。2005年中国劳动力平均成本是美国的22%,但2010年为31%。中国工厂每小时生产力工资是8.62美金,美国南部为21.25美金,预计2015年中国长江三角沿海地区会达到15.03美金,美国南部则是24.81美金,两者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3]

二、投资回流对广东经济的影响

(一) 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1. 投资回流导致外商直接投资签订项目个数减少

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后,许多厂商退出在海外的制造基地,搬回本国进行生产,这导致了广东出现投资回流的现象,使得广东与外商直接投资签订的项目大大减少(见图1)。2001—2007年,外商直接投资签订项目保持平稳数量,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签订项目数量直线下降,平均每年减少约3 000个项目。广东与外商直接投资签订项目的数量直接影响到广东经济的发展,签订项目个数的减少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2009—2015年,每年外商直接投资签订项目的个数保持平稳,但却无法像2007年以前那样获得高数量的签订项目。

2. 投资回流导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减缓

工业按经济类型分为国有控股工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国有控股工业与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的增加值增长速度成正相关关系,都受到投资回流影响,其增长速度大幅下跌,且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的变化趋势更为明显。2007—2009年,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减少5.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减少14.8%(见图2),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受投资回流的影响颇大,利用外资的总额减少,经济发展减缓。

图1 2001—2015年广东外商直接投资签订项目个数①

3. 投资回流降低对广东当地企业的技术溢出

跨国投资通过技术转移和人员流动对东道国企业产生积极的技术溢出效应,能够促进当地企业的技术进步。跨国公司的投资回流切断了当地企业学习先进技术的一个重要途径,势必降低对当地企业的技术溢出;相应地,也会减少技术溢出的效应,导致新技术传播速度和范围的减慢和缩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当地企业的技术升级,对于广东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要特征和优势的省份,影响尤为严重。[4]

4. 投资回流会扩大广东企业的产品市场和利润空间

外资企业进入广东市场,为当地企业带来技术溢出的同时,也带来了市场竞争的压力,压缩了当地企业的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也就是说,跨国投资的技术溢出既存在正溢出,也有负溢出。如果外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太大,无疑会对当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投资回流使得当地企业有机会获得较大的市场和利润空间,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5. 投资回流使得广东制造企业规模和数量缩减

虽然广东的制造业的规模仍然较大,但是盈利能力持续低下,如果不能成功转型,制造业将面临更大挑战。对一些企业而言,“广东制造VS外国本土制造”的优势正在减少,外资持续看空中国制造,规模化制造业将持续缩减规模及数量。除了欧美资本的回流,加上台资及港资本对低端制造的资金撤回,这些撤离带来的是配套企业的大量倒闭,对广东制造业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5]

2015年以来,投资回流的企业中,有美国、日本、德国等制造强国的生产高端产品的企业,陆续从中国撤出。2014年12月5日,广东万事达公司和联胜公司相继倒闭;2015年1月,手机零件制造商东莞市奥思睿德普科技老板欠债1.35亿元跑路,400名员工失业;从事杂牌手机制造的兆信通讯因资金链断裂倒闭,1 000多名员工失业,董事长高民自杀;在2015年2月,微软计划春节前关停诺基亚东莞工厂;约10家为沃尔玛供货的东莞制造企业因为美国的政策补贴等原因,转而到美国开设工厂。从2014—2015年这些企业的倒闭和回流,可以看出投资回流使得广东制造企业的数量减少。[6-7]

从广东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可以看出(见表5),外商投资企业单位数2014年比2013年呈负值,回落3.2个百分点,港澳台投资企业单位数的个数2014年比2013年的增长为-2.8%,总的规模以上制造业工业企业2014年比2013年增长-2.6%。由此可见,投资回流使得广东省制造业工业的企业规模和数量缩减。

图2 2001—2015年国有控股工业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增长情况②

表5 广东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二)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发达国家投资回流对广东宏观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两方面。

1. 对广东经济增长的影响

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使广东出现投资回流现象,广东经济增长的速度放缓。广东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数近年来呈减少趋势(见表5),也反映了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总产值增速放缓,使广东经济增长速度减缓。

2. 对广东劳动就业的影响

发达国家的厂商纷纷退出了海外市场,造成投资回流,广东的工业企业减少,失业人口增多,其中大多数失业人口是处于低端制造业领域,这群人面临再就业压力巨大。2006—2007年广东失业人口增长率有所下降;但由于投资回流,2008—2012年广东失业人口增长率不断增长,平均增长率为1.83%,失业人口增多,就业压力加重(见表6)。

表6 2006—2014年广东城镇登记失业人口数

因此,广东应积极面对发达国家投资回流带来的影响,提高技术,扩大就业,促进民生。

3. 对广东进出口的影响:波动幅度大

由图3可以看出,2000—2013年外商投资经济出口额均飞速增长,但从2013年开始其出口额出现下降趋势并以相对低速逐年减少;2013年后,外商投资企业对外出口额总体下降,2016年1月的出口额已经跌破2012年1月的出口额,情况不甚乐观。

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投资回流冲击的应对策略

全球主要经济体复苏缓慢,面对发达国家投资回流的冲击,我国政府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在消除投资回流的不利影响同时,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竞争力,并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

图3 2000—2016年1月份三资企业出口额变化示意图③

(一) 转变政府职能,改善综合投资环境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所导致的制造业投资回流,增大了广东吸收外资的难度和压力,政府应有针对性地做好吸引外资政策的调整和宣传工作,并保持外资政策的持续和稳定,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法律、法规、政策。特别是各级政府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简化外资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以及行政水平,保证依法行政,公开公平公正;同时,要增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侵权行为的处罚和打击力度,尽可能推进快速维权,积极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切实保护境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8]

(二)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美国“再工业化”主要致力于高端、高附加值的制造业领域,因此将大量资金投资于其本国的高端制造业。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所产生的投资回流,会对广东的产业发展产生影响和冲击,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应对。

广东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面对投资回流,原来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性质,决定了广东需要加速调整经济结构,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更有效率集约地利用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特别要注意的是,要加大工业投资力度,提高自动化生产线在工厂中的占比,逐步扩大工业企业生产规模,加强企业核心技术的研发,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改造与升级,不断提高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以产业技术创新驱动和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9-10]

(三) 着力发展新兴高端产业,布局全球产业价值链

当前,经济全球化已使得国家间的相互联系达到了深入、广泛且难以逆转的程度,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了基于价值链的全球产业布局,不断提升自己在产业链上的位置。事实上,企业要获得核心竞争力并赢得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其内部价值链、供应链,更取决于一个更大的价值创造系统,即产业价值链乃至全球价值链,并形成一个依托技术创新的价值增值过程。应对投资回流的影响,就要培育高端制造产业的竞争优势与技术能力,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布局全球价值链,加大对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投入力度,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助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端先进制造业,使广东在面向未来及全球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5]实现创新价值链与产业价值链的耦合与联动,共生共赢。[11]

(四) 加快本土市场培育,巩固产业集群建设

投资回流为广东本土市场的成长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政府应该抓住机遇,加快培育本土市场,拓宽市场和开发多种销售渠道,带动和巩固制造业的发展。广东产业的空间布局还需进一步优化,以专业镇、科技小镇为抓手,构建有利于产业成长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配套设施,形成企业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的良好氛围,从而加快推进广东各产业协同发展。

注释

①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02—2016年数据整理所得。file:///C:/Users/jw/Desktop/2016/directory/content.html?06-23.

②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zb=A0E0709&sj=2016.

③资料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16年数据整理所得。file:///C:/Users/jw/Desktop/2016/directory/content.html?06-03.

猜你喜欢
外商劳动力广东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聚焦《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
广东舆情
谁是冒牌外商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
广东剿匪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