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19-01-13 05:01顾亚菲
魅力中国 2019年2期
关键词:生产力观点改革开放

顾亚菲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2)

我国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已经进入新时代,回望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在推动改革开放过程中一系列思想,对于中国新时代的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邓小平的哲学思想要在改革开放的实践当中去寻找,必须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来理解,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因此必须深入了解邓小平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时代特征和现实情况,才能真正理解邓小平的哲学思想。

一、邓小平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首先,邓小平恢复并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在拨乱反正的一段时期,“两个凡是”禁锢着人们的思想,随后,邓小平同志以大无畏的革命勇气,积极推动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批评了当时在人们当中弥漫着的个人崇拜的思想,“两个凡是”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也不是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的观点。邓小平同志当时指出,如果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一切都是从本本出发,实行本本主义,思想僵化落后,迷信盛行,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国家的发展也就停滞不前,那就要亡党亡国。他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事物就要坚持,是错误的就要坚决反对反对,及时改正。”邓小平同志通过对实践观点诠释,解决了当时对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态度,换言之,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并不是束缚人们的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正是在这个问题的解读上,邓小平恢复了并确立了实践的权威。

第二,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也是一种社会生产力的观点,这就解决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很久之前就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在历史进程中,科学技术也是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邓小平同志在分析和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关于科学技术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的观点,并强调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丰富了唯物史观中生产力当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各种联系,解决了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不足问题。随后,他阐明了知识分子也是劳动者的一部分,是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这也是我们现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理论依据。

第三,邓小平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此,毛泽东同志曾提出要仅仅依靠依靠人民群众,同时,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同志在继承了毛泽东同志人民群众的观点基础上,又提出了新的理论,也就是创立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最大特点就是达到共同富裕,把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融入了进去。把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作为党和国家的首要任务,把人民满意度,支持度,作为衡量党和国家政策好坏的标准,党和国家政策方针路线是否正确要以人民群众的实践来证明,是否能够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具有很深的哲学意义。

二、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之处

首先,邓小平同志辩证分析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鲜明的特点在于它的批判性和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就是具有批判意识,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当中,马克思提出新唯物主义,承认自然物质世界先于人的存在是新旧唯物主义的共性,但马克思所指出的“新”在于就是把实践的观点融入进去,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真正基础,把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自然观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邓小平同志结合时代特征,通过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建设过程中的实践过程的分析,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和实践性精辟的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即批判性,实事求是即实践性。邓小平同志把二者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在改革开放初期,破除了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坚持实践的观点,成功的进行拨乱反正,把社会经济建设摆为党和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第二,邓小平同志创新性的诠释了矛盾论和系统论二者的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同志在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建设的过程当中,通过对每一对矛盾的辩证分析,揭示了每一对矛盾所对应的各个方面,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比如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如何让先富带后富,如何坚持独立自主同时又坚持对待开放,如何同时发展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如何处理好改革与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如何建设和法治两手抓以及如何坚持改革开放和惩治贪污腐败等一系列问题,为这些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邓小平同志通过分析矛盾论和系统论二者的联系,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强调要用系统的思维去看待每一个问题问题。要看到事物之间的不同矛盾,每一个矛盾的不同方面,并且要从事物的各个矛盾之间,矛盾的各个要素之间,各个层次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来考虑分析问题。同时在工作的过程当中,要考虑到工作的系统性,要有层次,有条理,顾全大局,把握适度原则,有大局观念,注意协调发展这些都是邓小平同志系统论思想的具体体现。

第三,邓小平同志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直接动力结合起来。邓小平同志通过社会主义的两队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研究,创造性的提出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观点,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以更替社会制度的暴力革命不再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只是现行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具体表现形式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发展不相适应。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的表现形式及其生产关系的实现形式,这两种形式有可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可能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把这两种形式与生产力发展状况很好地结合,做到能够和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保持一致。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对各个领域的改革,建立起了富有活力的社会经济体制,大大的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同时也是解放生产力的观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邓小平同志辩证的分析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联系。马克思早期曾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趋势:一种是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人类历史也随之从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不断进化发展,但是随着人们主体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也将成为社会、自然界和自己的主人;另一种趋势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各个地区、各民族之间交往越来越多,世界的历史也就随之而逐渐形成。因此,近代社会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趋于整体化,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邓小平同志通过对两种趋势的分析,指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也离不开世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不仅要立足于国内,扎根本土。更要具有全球视野,要面向世界。要想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坚持对外开放,要站在全世界发展的角度,分析世界未来发展方向,来设计和指导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但是,坚持对外开放并不意味着放弃独立自主,我们现在和未来永恒不变的立足点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同时又坚持自力更生,二者相辅相成的,我们通过对外开放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而坚持自力更生则是我们对外开放的原则和基础,因此来说,我国的国家主权并不会因对外开放而损坏。

三、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建设的实践当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思想,用哲学思维去看待我国社会发展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同志恢复并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破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强调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要用实践的标准衡量党和国家制定的政策、方针、路线是否正确,对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建设扫除了人们的思想障碍。

同时,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以唯物史观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以为唯物辩证法的思维去分析问题,他相信事物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我们要用全局的眼光和系统的思维去看待问题,要把握好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同时也要把握好事物各个层次、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以此来推动事物的协调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

在我国社会经济进入新时代之后,我们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基础上,也要积极总结历史经验,邓小平同志充分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思想,并且通过对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具体实际当中坚持以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和唯物史观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在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建设的过程当中,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系统的看待每一个问题,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去解决问题,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坚持党的领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全党,改革没用终点,只有不断新的起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生产力观点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观点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业内观点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新锐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