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战斗力标准推进军事管理

2019-01-13 05:01王文超
魅力中国 2019年2期
关键词:战斗力我军官兵

王文超

(陆军工程大学训练基地政治工作教研室,江苏 徐州 221004)

目前,国际形势正处于新的转折点,各种战略力量正在加速分化与整合,国际体系进入了加速演变与深刻调整时期,其中军事领域的发展变化尤为广泛而深刻。世界新军事变革给我军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可以说,新军事变革的时代就像一个高速转动的圆盘,要想跟上时代变革的步伐而不被甩下去,就要到变革浪潮的中心去。这场世界新军事变革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信息化为核心,如何确保我军这支胜利之师经受住长期和平环境的考验,进而准确把握机遇有效应对挑战,立足潮头,赢得战争主动权,是时代赋予我军的重要课题。

军事管理是战斗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能打胜仗的重要支撑。因此,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军事管理工作应势而为,紧盯信息化时代的使命任务,坚持抓住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统筹协调推进,从而在世界军事博弈的大棋局中稳操胜券。军队战斗力由人、武器以及人与武器的结合方式三个基本要素组成,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简要探讨新形势下我军的管理工作。

一、“人之本”——稳固官兵思想与意识,以思想引导行动

军队战斗力的生成由诸多要素构成,但人是其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第一要素,官兵的精神状态与能力素质直接决定着武器装备效能的发挥。然而,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军官兵在实现强军目标的思想征程上面临着两大严峻挑战。一方面,就国内而言,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我军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一些官兵容易滋生和平麻痹思想,忧患意识、战备观念日趋淡化,矢志打赢的血性和斗志日渐消磨。另一方面,就国际而言,信息时代的媒体日趋主导公众话语权,人类战争也从自然空间、技术空间逐渐向社会空间、认知空间拓展,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也竭力营造“唱衰美国”与“唱强中国”的假象,虚化夸大我军实力,企图以“温水效应”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子兵法》有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要紧紧扭住思想政治建设这一关键环节,坚持精神引导、条令规范、训练锤炼与奖惩结合等多管齐下,牢固树立官兵的忧患意识、战备思想、战斗精神,奠定广大官兵矢志打赢的思想根基,以思想促行动,达到铸魂育人、固本培元的目标。

(一)树立忘战必危的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一种危机感、使命感、责任感,是时刻不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牢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然而,最大的危险是看不到危险,因此,要使官兵清醒地、辩证地、理性地认识到我国面临的安全威胁、西方敌对势力分化中国的图谋以及我军实力的差距,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警醒与决心,登高临远,知己知彼。

(二)提高平战一体的战备思想

古人云,“备战甚于防川”。未来战争中武器装备更新换代,技术手段优化升级,节奏快、进程短、杀伤力大的特点更加突出,全面打牢官兵“时刻准备打仗”的思想基础势在必行。根据 “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的要求,强化官兵的战备意识、规范战备秩序、落实战备制度,扎扎实实在常态化备战中提高战斗力水平和打赢能力,做到召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必胜。

(三)培育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

战斗精神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是催生战斗力的精神武器。要引导官兵从我军的革命历史和英雄事迹中汲取力量,也要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官兵成分结构的变化,对官兵进行有层次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与从严从实的训练管理,充分调动官兵投身强军实践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传承我军的虎狼之气、骁勇之风、威武之势。

二、“器之利”——加强装备防护与升级,走军民融合道路

武器装备是军事技术物质存在方式的体现,也是存在于战争和备战过程中的一种战争手段,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近代科技革命以来,武器装备的发展高歌猛进,左右着现代战争的每一根神经。武器装备是触及敌方的“剑刃”,剑刃锋利与否,反映着一支军队的防御力与进攻力。

现代战争的作战要素由材料对抗、能源对抗逐渐发展为信息对抗,作战规模由武器对抗、平台对抗发展为体系对抗,这对武器装备管理提出了新的现实要求,而粗放式、经验型的装备管理模式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要通过管理创新实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战斗力,进而赢得战争主动权。

(一)加强信息安全的防护力度

在信息化战争中,网络武器的矛头直指敌方网络系统的安全漏洞,对其实施窃取、攻击与破坏,不仅仅是装备的技术更为复杂、性能更为先进,使得对其维修保障的要求更高,而且信息资源、信息安全管理已成为新的军事管理课题。要把管好网络体系、信息终端、作战数据作为重点,应用信息网络、电子监控、定位跟踪等现代科技,构建重要军事目标智能化安防体系,确保信息系统常态有序运行,信息终端技术性能良好,作战数据更新及时、管理严格、安全可靠。

(二)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武器装备管理手段也日益多元化。在不断完善信息设施和设备、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武器装备管理体系的影响,重组武器装备各级管理部门的业务工作流程,依靠管理体制的变革和调整,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效益,实施多元化的管理手段,有力推动武器装备管理的创新发展。

(三)推进军民融合的创新体系

与普通商品相比,武器装备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其研制、生产和采购过程也要受到价值规律的制约,研制生产部门要追求高效费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要遵循价值规律,使武器装备在研发、生产、采购等环节中趋向市场化,走军民融合式创新之路,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建设纳入国家创新体系之中,从而得到强力支持和持续推动。

三、“合之要”——整合战斗力生成要素,促体系作战能力

装备只有在善于驾驭者的手中才能发挥威力,也只有人和武器实现最佳整合,才能形成强大战斗力,是未来战争制胜的重要基础。那么,在官兵的战斗精神与能力素质得到发展巩固,武器装备得到有效管理的情况下,就必须探讨如何使二者在信息化战争中实现有机统一,达到“人剑合一”,最大限度发挥官兵的能力与武器装备的效能。

恩格斯指出,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群的出现以及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机械化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战争形态转变,推动了信息化武器装备、数字化战场和信息作战样式的诞生,因此,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军队要实施科学高效的管理,建立一套精确、集约、规范的组织计划、指挥控制、整体协同管理机制,以将诸军兵种作战行动、指挥系统、武器装备等聚合为一体,提升体系作战的能力。

(一)坚持军事理论的科学指引

作战理论创新必须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武器装备的更新。面对新的战争形态,军事理论研究必须适应信息时代的特点和要求,进行相应的训法战法创新;要在善于运用他山之石的同时着眼于自身的实际,解决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实际问题;还要有前瞻性、实用性,能够将抽象的理论转变为可执行的条令条例或战略计划。

(二)促进编制体制的协调健全

以“信息力”为核心对军队的编制体制实行根本性变革,从组织上保证军队形态的信息化。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不同于机械化建设管理,机械化建设可以先分散搞然后合成,而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解决好体制、机制和法制问题,在开始就要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

(三)注重军事训练的创新高效

军事训练是连接人与武器装备的桥梁,针对高新武器装备训练系统性强、协同要求高的特点,对训练秩序维护、资源调配、质量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完善训练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减少无序性和盲目性,确保军事训练的效益;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模拟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和战前作战实验,对作战新思想、作战计划、作战行动和作战能力等进行科学合理的模拟剖析;还要探索跨兵种、跨专业、跨建制联训合训的管理模式,促进人与武器的全维度、深层次融合。

猜你喜欢
战斗力我军官兵
《突破口》,道出我军制胜密码
提升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战斗力的建议
战斗力爆表的棘龙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
基于改进雷达图的战斗力生成要素分析技术
我军特种人才培养的一次全新尝试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一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