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型农林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以北京农学院为例

2019-01-13 05:01李相阳李志宋微
魅力中国 2019年2期
关键词:都市型农学院协同

李相阳 李志 宋微

(北京农学院,北京 102206)

高校教育的教育改革任重道远,而在这其中,本科教育的地位作为中学与社会的衔接,则尤为重要。常言道:经济越发展,人才越重要。作为一种新型农业,都市型农业自诞生以来,便在各大城市取得了迅猛的发展。而相关高校都市型农业专业的建立,与高等学府人才的培养,在相同利益的背景下,各创新主体携手合作,在人才的培养上引入协同创新视角,将对都市型农业院校的建设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北京农学院是北京市属高等农林类院校,因此,培养与都市型农业就业规划相适应的高等院校人才,是当今高等农林类院校所需要致力完善并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都市型农林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一)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新时代的经济体制下,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新时代教育体系与经济体系相结合,是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现有本科人才培养的制度下,往往更为重理论而轻实践,缺乏将本科学生所学知识与本专业产能职位相结合起来的动力与创新点,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面对工作岗位的要求,产生力不从心、左支右绌之感。而目前高校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主要突出表现为以下三大问题:

1.产教互动乏力,缺乏深度合作机制,人才培养的协同性亟待提升。目前,虽然北京农学院与多家企业展开了联合办学、培养等合作手段,但合作领域尚有待开发,仅仅局限于课程实践、生产实习等领域,缺乏让高校本科学子真正深入企业领域去亲身操作并有所体会的过程,仍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高校对学生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而企业方面也对本科学生群体缺乏培训并加以锻炼的重视程度,如此双方都未能真正给予学生群体有效的锻炼经历,致使双方合作仅停留于表面,而缺乏实际效果。

2.内外协同不足,未能发挥整合优势,人才培养的结构性亟待优化培养。北京农学院现目前存在的本科学生及优秀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深度和广度上的缺陷,外培计划与双培计划等模式的展开,将学生群体与校园环境割裂,致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以及与学校政策的呼应难以具有及时性,从而导致本科人才培养方面人员结构一定程度的失衡,不能很好地适应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人才战略结构性要求。

3.专业定位狭隘,综合素质能力欠缺,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亟待强化。在我国数千年来教育体系的影响下,北京农学院在培养学生时,对其硬实力抱有极大的重视,在课程学习过程及考核阶段投入比重极大,而忽略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维、分析决策及实践等管理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要从根本上解决都市型农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和“重培养、轻应用”等突出问题,必须打破传统的“封闭式、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壁垒,将创新与合作的思想根植于教育体系改革与联合培养实践之中,进而从体制和机制上,打通制约人才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任督二脉”。

1.加速协同培养本科人才创新实践方案落地。,扭转过于重视理论培养的的倾向。《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封闭性较强、实践性较弱的人才培养环节,对本科培养创新实践的方式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将生产、学习、研究机构的协同配合加以有机整合,并嵌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2.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走出“重培养、轻应用”的误区。当前,人才培养环节起到的功用与职能已经悄然发生变化,逐步由传统的“单纯培养”转型升级为“全面应用”。北京市教委《关于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指导意见》将人才匮乏视为关键问题,并多次强调,需要培养一批与新时代管理相适应的新型人才。因此,只有建立创新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与时俱进,适应行业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而从根本上改变北京农学院当前存在已久的在人才培养方面单一化、模式化的错误倾向。

3.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创新优势,突破“封闭性、单一化”的定式。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要创立和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并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创业对学生的身心素质都是极大的考验。学生的各项素质在创业中均会得到提升。创业过程中的艰辛探索也会使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实现飞跃,对人生发展与规划而言,是十分有益的选择,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实现。

二、高校协同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近年来,北京农学院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应用型现代农林人才为目标,努力打造和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高等教育体系。自该模式应用以来,北京农学院园林、农学等专业通过双培生、交换生、外培生等多种形式学生培养路径,共计培养学生2000余名,持续多年成为全校录取分数最高和一次性就业率最高的“双高”专业。而大学生也渴望将所学知识与创新智慧结合,通过互联网平台在创造收益的同时,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起到自己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一)协同创新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架构

北京农学院相关专业对协同创新为导向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由来已久。该模式立足于专业特性,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开放的合作模式相结合,打破传统育人过程中强制性灌输而不顾学生感受,缺乏亲身体验的窠臼,与生产研发机构深度合作,搭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以供需同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在对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加以保障的情况下,探索以“开放办学、多方合作、深度协同、联动培养”为基本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架构。

(二)协同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运行体系

经过持续多年的探索应用以及多届学生的培养实践,该模式以“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三个协同,四个创新,五大实践”为主体结构的实践运行体系亦已形成,该体系操作性极强,可为该模式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1.突出“一个中心”

明确“就业胜任能力”是创新培养人才模式最重要的关键与前提。通过数次讨论与持续不断地讨论研究探索得出结论,教学团队与研发机构就如何进行人才培养,达成了以下几点共识:①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理论教学的环节,又要重视实践教学的培养;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绝不仅仅是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而是使其在工作岗位上也能够胜任所分配的任务;③协同培养机构的合作深度与相应的专业水平,对人才培养能否彻底进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打造“两个平台”

(1)内向深度协同人才培养平台的构建。搭建由实训基地、科学研究机构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基地构成的内向深度协同人才培养平台,通过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学校内部将学习阶段与科研阶段尽可能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使人才培养更加富有层次和深度。

(2)外向开放协同人才培养平台的构建。北京农学院相关专业拓展了原有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强调国内外校际间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协同共赢以及在人才培养领域的深度合作。目前,已经建成由校际间合作办学,校外实习基地、人才培训网络、中外合作项目构成的外向开放协同人才培养平台。

3.促进“三个协同”

(1)促进多元主体协同。相应培训专业主动接纳校外人才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培训,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生所取得的进展不仅可以为学校带来有利之处,也可以为校外机构作出贡献,从而强化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稳定性。在培养计划开始之前,应就培养方签订合同,构建以学为主、政产研用多主体参与的人才培养协同创新联盟,以契约的形式打破合作的局限性与相关的制约手段,使得知识与技术在各个层面上都能得到共享。

(2)促进师资队伍协同。北京农学院相关专业目前的师资队伍较为壮大,但不同领域细化之间的合作仍然亟待落实。①在校内便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在学生拥有一定理论知识的时候,便将其引领到科研领域之中。②适当采取退休教师返聘的制度,令其担任在校学生的事业老师,与在校专职老师进行合作教学,从根本上将学生的学习历程更加丰富;极大地提升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兼职师资队伍的专业协同层次。

(3)促进实践教学协同。北京农学院相关专业依托以实践协同和教学协同为基础,使得教学体系以硬实力为前提的标准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转变。

4.推动“四个创新”

(1)推动人才培养理念创新。对学生创新创业等尝试应抱有一定程度的支持与指导。高校与政府的培训和政策都应紧随时代潮流,鼓励促进当代大学生从知识的被动吸收者向主动运用知识改变世界的创业者的转变,使各项补贴与支持落实到创业者本身,切实推动创业的运行于发展。

(2)推动人才培养结构创新。北京农学院现目前存在的本科学生及优秀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深度和广度上的缺陷,外培计划与双培计划等模式的展开,将学生群体与校园环境割裂,致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以及与学校政策的呼应难以具有及时性,必须从结构上加以改变和扭转。

(3)推动教学范式改革创新。社会与各大高校都对大学生创业予以一定的鼓励与支持,政府也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从资金等方面贯彻鼓励学生创业。而教学模式的改革,则会改变这一点。

(4)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创新。使得学生不仅仅重视学业发展,更加对创业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自我完善与提高。

三、本科人才协同培养创新模式实践效果

(一)助推学科建设,特色优势鲜明

以“学科建设工程”为龙头优化完善学科专业布局,初步构建起北京农学院学科专业架构,其中园林专业、林学专业、农学专业等多个本科专业,在合作办学、将学习机构与研发机构、生产机构基体合作的结果下,都逐渐成为本学校的优势专业。

(二)促进教研突破,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校园创业环境及培训情况,相当部分的学生没有接受过校园创业实践培训,致使校园创业培训整体满意度不高。就此,北京农学院展开了多项教研革新研究,在课程设置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对人才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三)卓越人才培养,特色初步显现

培养卓越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以协同创新为平台,其主要形式是产学研协同培养,以此构建产学研协同培养人才平台与模式。除完成本科生的规定学分外,还从素质、能力和创新等角度设计课程和实践活动。因此,如何实现能力型卓越人才的成功培育,是彰显北京农学院专业特色的最大亮点。

猜你喜欢
都市型农学院协同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金陵大学农学院与中央农业实验所合作及影响研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通州区潞城镇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都市型农事体验旅游发展策略探讨——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农教育为例
净在微珠一下夏季爽滑体验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园艺科学专业介绍
试论科技创新在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