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以生为本理念

2019-01-13 05:01袁红霞
魅力中国 2019年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群体主体

袁红霞

(重庆市渝北区中央公园小学校,重庆 401120)

介于小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在管理方式上要符合小学生群体,做到以生为本,以此来满足小学生群体对教育管理的需求,实现正面引导教育小学生的同时有效发挥教育管理的作用。

一、革新并落实教学理念,重视学生身份地位

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与学生两个群体在教学环境下均为主体,但在传统教学理念中,两个主体的重视程度却存在很大的差异,相较于学习主体,教学主体更加受到重视,学生在严格服从教师指挥安排的模式下其学习主体的身份备受压制。要想实现教育的发展,与时俱进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些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需要进行舍弃,通过教学理念的革新与再创来迎合时代发展,这是推进教育领域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此,学校应当将重视目标从以往的教师群体转移到学生群体,贯彻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并围绕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去学习和推广,以此来完善以生为本教育管理理念在教育环境中的运用经验不足的问题。

教师作为教育管理学生的群体之一,教师自身对以生为本理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理念革新效果,需要学习管理人员定期组织全校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在教师层面保障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落实质量,倡导教师将学生作为教学核心,重视学生身份地位,为学生所服务,给予学生持续的关怀与尊重。

二、围绕以生为本建立教学模式

(一)营造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

为了使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在学校中得到有效的落实和发展,需要对应的校园文化来支撑。而教师与学生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的配合与努力才能有效的建设校园文化,对此,教师需要积极响应校方建设校园文化的要求,时刻按照校园文化准则去要求自己及学生,以此来保障教师和学生在校园文化上达成统一,促使良好校园风尚形成,感染更多的人,包括转校生和来校参观者。学生是校园组成群体的一部分并非全部,所以教师及校园管理工作人员间同样需要营造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作为教育管理者更应以身作则,为学生做标榜,不能因身份差异而有所特殊,对学生乃至整个校园风气的形成带来负面影响。

另外,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其主要工作是教育,因此积极创设以生为本教学环境也是非常必要的,以生为本的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展开,师生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学生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受到教学水平的影响。由于小学生年纪小,教师的教育方式要温和,教师要意识到教学引导与约束并不意味着要去忤逆孩子的天性,特别在学生表现不佳时,教师更应发挥人文关怀,来体现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坚决杜绝打着负责和爱的旗号为不合理化的教育行为找借口,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有爱的环境氛围。

(二)平衡学生个体差异

目前很多学校受传统教育理念所影响,评价学生好坏的参照依据局限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这种偏激的评价标准不仅违背了综合素质培养教学目标,其不良风气更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成长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在学校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能够得到教师的重视与青睐,而成绩较为落后的学生则往往被教师所忽视,教师对学生不同的态度使同为学习主体身份的学生因学习成绩等个体差异而变得地位失衡,两极分化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当前学校的各个班级中。这种班级氛围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并不能带来正面帮助,学生很容易因教师的态度来给自己定性,不受重视的学生最终会丧失上进心,变得自暴自弃,本应通过教育引导能得到提升和成长的学生因此而弄巧成拙,变的不可逆转,这正是缺乏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弊端体现。

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即便是教师最满意的三个学生也终将能分出胜负,所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不应当回避,而是正视,并通过有效的对应策略去加以平衡,不让学生的个体差异破坏学生身份地位的平等,阻碍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落实。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组,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各组学员的综合能力落实对应的教学计划与目标,并随着学生能力的变化波动及时进行调组,时刻保障各组学员能力的均衡。另一方面,传统分组教学中普遍存在优等生组歧视劣等生组现象,对此教师要给予批评,并树立全新的评价指标,即从综合能力上判定学生的能力,不以成绩论英雄。

(三)为学生的自主权提供展现平台

要想实现班级内部的和谐,仅凭教师的管理是不够的,还需要规范制度的约束。比如民主选举制度在选班长和组长上能够带来很大的帮助,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权利参与到班长和组长的选择中,不仅突显学生的表率作用,还能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约束,保障竞选结果的公正。

由于规范制度所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所以学生同样有权利参与到规范制度的定制过程中,教师在制定班级规范制度时可以由学生来投标表决及否决,这样可以有效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更是对学生自主性权利尊重的体现。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制定规范制度,自己选择班长和组长,最大化发挥学生的自主权,真正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部分,教师则在其中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选择给予提示和监督。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论述了解到,为了推进教育发展,教育管理理念的革新是必要的,以生为本来进行教育管理,对学生、教师、学校都会带来很大的收益。但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落实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落实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但这并不妨碍以生为本教育管理理念的落实,通过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去完善以生为本理念在小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不足,相信随着教育工作不断的完善与推进,教育工作质量势必得到质的飞跃。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群体主体
论碳审计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何谓“主体间性”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安徽省巢湖市老年大学校园文化 硕果飘香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