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化时代给图书馆学所带来的具体影响

2019-01-13 05:01赵建新
魅力中国 2019年2期
关键词:文献资料书籍资料

赵建新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图书馆综合秘书科,四川 成都 610000)

图书馆是学生们获取科学知识的基本场地,图书馆学也是研究如何处理图书馆的藏书与书籍使用等知识展开的一门课程。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为每个人都成为了传播信息的媒介,加速了信息交互的效率,缩短了信息传播的周期。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人们提出了构建数字化图书馆的改革需求,要求学校购入一定的数字化设备,让图书的借还活动变得智能化,便捷图书交流方式,实现信息共享与资源互补,让每一个喜欢图书馆、喜欢书籍的人更好地实现阅读成长。

一、图书借还数字化

在图书馆中,图书的借还活动是最基本的活动。以数字化技术规范图书借还活动,可以让使用者随时登录图书馆官网查询某个文献资料的借还情况,避免使用者做无用功。同时,如果确定了自己要借读的书籍,便可直接在网络上预定或者到图书馆的自主借读机上进行借书操作。这些改革活动就避免了人工服务,节省了图书馆管理费用与时间成本,能够切实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如果学生需要借阅书籍,可先在图书馆官网上输入关键词,根据搜索列表确定自己所借的书籍是否处于“可借用”状态。若是,学生则需根据图书分类与编码到特定馆藏区查找相应的读书代码,自主找出,然后在自主借读机上刷取学生证,完成图书借阅活动。一般来说,每本书的借阅周期是一个月,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学生没有完成阅读任务,则可在图书馆官网上输入自己的账号与密码,点击“续借”,则可延长图书借阅周期。这就方便了本校学生,提高了图书利用率。现在已经有多个地区的图书馆还设立了图书馆自动借还设备。如果学生想要还书,则可在自主还书机或者还书窗口还书。如果图书馆官网上没有及时更新信息,学生则可点击“还书”选项,输入还书时间,然后进入还书审定状态。如果学生已还书,图书馆官网则会显示“已还”字迹。否则,将会由相关工作人员调查取证,检查图书的借阅情况。但是,我们学校还未购入,所以完善信息化图书借还基础设施,也就成为我校图书馆建设实施信息化改革的一个完善策略。

二、建立开放的数字图书馆

数字化技术不仅仅是要规范图书借阅流程,更重要的是,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云储存量收录电子文献资料,建立开放的数字图书馆,扩大图书馆的利用率。实际上,在新时代下,图书资源数字化已经成为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最大的区别之一,它能够将纸质资料转化为电子文献,避免纸质资料遭受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纸质资料被损坏的问题,延长文献资料的使用周期,减轻图书馆资源的文献保管工作任务的难度。

我校图书馆中收录了大量的书籍、报纸、期刊等丰富的文献资料,但是有一部分珍贵的文献遗迹需要珍藏,不可随意借读。但是,这些科学资料很可能会对学生的专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关系着学生专业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所以,本校便会专门开设一个“电子阅览室”的板块,收录难以借阅的资料,以电子资料的形式面向全体师生。为此,本校会有专门的教师负责录入、校对电子文献,完善电子期刊。

三、定期检查数字化图书馆的运行状态

虽然以数字化技术改革传统图书馆的工作运行方式是提升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凡事总有利弊,数字化图书馆也存在一定的网络风险。比如,如果学校的图书馆电子系统被侵入计算机病毒,那么整个系统便可能发生瘫痪、崩溃问题,导致学校图书馆工作无法顺利展开。再如,数字化图书馆工作十分依赖计算机技术,如果计算机出现了老化或机器损坏,那么图书馆工作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针对这些工作风险,教师应该注意定期检查数字化图书馆的运行状态,保护用网安全,尽量消除网络风险与不安全。

为了维护数字化图书馆的正常工作,我校每两个月会进行一次网络安全排查工作,邀请专业人员检查我校数字化图书馆平台的防火墙是否在正常运转、是否被侵入了木马病毒、是否存在机器老化与网络问题等等。尤其是在期末考试阶段,本校学生借用专业书籍的人数变多,所以我们会时刻保持警惕之心,注意疏通网络拥挤,避免系统崩溃。

总而言之,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图书馆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学校教师应该主动学习数字化图书馆的一般使用技巧,主动建设信息资源,以便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资料借阅需求。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数字化资源库,制定数字化图书馆的改革策略,积极学习与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完善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工作进度。

猜你喜欢
文献资料书籍资料
鲁迅与“书籍代购”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用信息技术搜集文献
浅谈文献资料的特点和作用
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