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记者如何获取新闻线索

2019-01-13 08:46刘巍
魅力中国 2019年29期
关键词:新闻线索活动

刘巍

(商丘广播电视台,河南 商丘 476000)

从心理学角度讲,如同其他所有认识事物的活动过程一样,整个新闻采访活动过程必须从感觉比较简单的心理活动开始。感觉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开端,是认识的起点,是一切复杂、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获取新闻线索,正是处在感觉这一心理活动阶段。

一、新闻线索的地位与作用

所谓新闻线索,是指对新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新闻线索不等于新闻事实,不能用来形成新闻报道。它们比较简单,没有细节,没有对象的全貌和整个过程,往往只是一个片段或一个概述,它只反映了记者心目中事物的个别属性。

获取新闻线索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这个位置介于明确的报告想法和面试准备之间。党的记者要在明确自己的报道理念和采访目的后,立即为此收集大量的线索和信息。如果被认为是记者在获得线索后开始准备采访计划的决策过程,那么获得线索就是决策的基础。此外,获得和掌握的线索越多,信息越多,可用的选项越多,记者活动的选择越多,最佳决策。

二、新闻线索的获取渠道

明确了新闻线索的地位与作用,并不意味着新闻的线索会自己来,及时的去感知和捕捉它,也要通过一定的渠道。根据实验证明,人们若要产生感觉,得靠刺激物的一定量的强度。因为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体属性的反映,而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脑的感觉器官,那么,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记者应该提高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身体的感觉器官对周围刺激的感觉能力。不断扩大和丰富新闻线索的获取。作为刺激物的新闻线索,其获取渠道通常有:

(一)通过党和政府的政策和决议,通过负责同志的活动和讲话取得

这是因为人们对当前的政治形势、经济、文化等重大形势和生活问题、政策趋势和新任务等方面进行了概括和预测。这些报道的重要、可靠依据。

(二)通过各种会议和简报获得

在大多数会议中,与会者聚在一起讨论各种情况、问题、建议等;所谓的简报,一般也是对基本单位工作的简单书面报告。会议和简报会包含大量重要和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记者只要注意就能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例如《农民代表给委员长提建议》、《不能让农民负担反弹》等全国好新闻,其线索皆出于此。

(三)通过记者耳闻目睹获取之。

记者的眼睛和耳朵应该不同于普通人。无论他们去哪里,接触到什么,他们都必须认真地看一看,从“是否能从新闻中脱身”的角度来听新闻。无动于衷,漠然置之,他们都与记者失去了联系,因为他们会大大削弱自己的能力。

(四)通过日常生活的积累

记者日常所接触的有些材料,常常看上去小而零碎,暂时派不上用场,但如果把它们悉心存放和积累起来,并密切注意事物的发展,随着周围环境的不断变化,说不定到了某个时候,便能触及记者产生感觉,从这些积累的材料中获取新闻线索。

(五)通过广大观众、亲朋好友的提供和联系来获取

相比较而言,这是获取新闻线索的一个最大和永不枯竭的源泉。不管怎么说,一个记者获得生活的机会总是有限的,而观众、朋友和亲戚则分散在社会的各个角落,直接参与社会生活,如果记者与他们关系密切,那么,触角就多了,所以,你感觉新闻的机会越大,你就会感觉越好。因此,记者不仅要写稿件,还要写社会活动的代价。

三、新闻线索的正确处理

因为新闻线索不容易获得,感觉不是感知,所以它们不能代替整个事物。因此,新闻线索要正确处理,充分利用。具体应注意:

(一)注重考证,不应顺藤摸瓜

顾名思义,新闻线索只是线索,它只是新闻事实的简明信息和信号,绝对不是新闻事实本身。它可以起到鼓励记者发芽的欲望,但无论是“藤”上还是“瓜”,都必须通过面试来证实。记者可能摸过一个“好瓜”,但他们可能做不到。并没有摸到如愿的“瓜”。因为作为新闻事实的新闻线索,简洁的信息和信号,有时只是表象和幻象,或者因为记者的采访很晚,原始信息、新闻线索的外观和幻象,或者由于记者的采访较晚,原来的信息和信号的新闻线索被“损坏”,因此被记者的采访实践否认。因此,新闻线索只能是引导或引导记者采访,这可以激发记者关注,兴趣和面试活动的需要。记者可以也应该去做同样的事情。

(二)尊重规律,不要拔苗助长

有些记者一有新闻线索就急于寻找“大甜瓜”。此种愿望固然是好的,然而,新闻事实的产生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过程和规律。如果记者不尊重这一法律,他们就不能等待这一过程。当党的新闻事实还处于不成熟和不完整的阶段时,他们要么拔出幼苗来鼓励他们,要么用某种“诱导生命的技术”自欺欺人,把新闻线索作为新闻事实的报道区域。那么,致力于人们只能是“生瓜”甚至是“假瓜”。在这方面有许多经验值得学习。

(三)讲究时宜,不要大材小用

有些新闻线索,即使只是事实的某个片断或概貌,但根据遗忘的经验可以看出,只要稍加上一个面试,你可以找到一个“大甜瓜”,然而,新闻法告诉我们,即使是有价值的“大瓜”和“好瓜”也不会以随机价格售罄,所以有必要注意时间,也就是说,一般来说,一些新闻报道必须要注意“火”,我们必须紧密配合情况,必须符合人们的需要。

(四)合理安排,不要齐头并进

在某个时候,许多新闻线索同时到手,这固然是好事,但若处理不当,不顾自己的精力、能力限制,不擅长区分新闻线索的优先次序,同时撒网,手拉手,结果很可能是失去彼此,这是因为人类的注意力和精力是有限的,当战士们面对几条新闻线索时,记者必须根据他们的成熟和困难适当地处理这些线索。或者,在编写动态新闻后,很容易上手,或接近或远,或写非动态新闻。否则,它们可能都是蜻蜓点水。他们所得到的只是关于新闻的模糊知识。

总而言之,记者在明确报道思想的基础上,应当视野开阔,广泛获取新闻线索,然后正确处理,认真求实。美国记者Maierwen•曼齐尔曾指出:“来源是记者生命的血液。作为一名记者,我们不应该把头放在别人头上,不应该满足于‘派记者’,而应该把生活和活动作为来源,不断地从他们那里获得新闻线索。”

猜你喜欢
新闻线索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浅析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有效路径
探索电视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有效途径应用探讨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牛年到,节日活动可以这么“牛”
“拍手歌”活动
浅谈如何发现和捕捉新闻线索
浅谈基层媒体记者如何发现新闻线索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