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报社改革发展的思考

2019-01-13 13:52李志成
魅力中国 2019年6期
关键词:报业发展

李志成

(丹东日报社,辽宁 丹东 118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

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既是对传媒业生态的深刻洞察,也是站在党和国家的高度,对传媒业的使命和任务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媒体转型融合的极其重要的启示。

纵观全国报业尤其是地市级报业发展现状,多元化经营成报社发展的“风向标”,吸金能力是主流媒体影响力的“晴雨表”,坚持走“多元发展、融合服务、机制创新、人才引领”的路子,是地市级报社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

一、报业多元化发展成就斐然

目前,全国各地很多报社(报业集团)的多元化收入已经占总收入的半壁江山以上,有的正在高速发展,呈现喜人的发展态势。而相对来说,东北地区地方报业经营发展步伐相对滞后,举步维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职工收入,决定团队“心气儿”。普遍来看,凡是多元化发展得好的报社,往往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好,创收力强,影响力大,其主业的传播阵地更坚固、传播触角更广泛,广大职工想事干事的劲头和信心更足,完成政治要求、突出宣传效果、营造舆论氛围、鼓舞干劲士气的力量更强大。

举例说明,成都、宁波报业集团的多元收入占比均60%,成都传媒集团大力发展文化地产、网游、会展、策划、教育、旅游等多元产业;泰安传媒集团(泰安日报社)的非报收入占比超过80%;沈阳报业集团积极探索非报经营收入渠道,沈报在小记者培训方面成绩斐然,年发展小记者数万人,成为报业收入新的增长点和读报人群的新生力量。

相对于华北、东南沿海地区报社来说,北方一些地级市报社多元化发展滞后,有的连员工工资待遇保障都成了问题,采编队伍人心浮动。媒体的吸金能力是其影响力的“晴雨表”。这些新闻单位不仅不能更好地完成政治要求和宣传任务,连保质保量地完成新闻报道任务都成了问题。

由于报业互联网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但由于报业主业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度下滑,这就需要报业通过多元产业拓展来为转型提供大量的资金。

二、地市级党报两大发展趋势——活得好的报社“找市场”,活不下去的报社“找市长”

纵观全国地方党报发展现状,普遍来看,各地报社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大特点。即活得好的报社“找市场”,活不下去的报社“找市长”。很多改革不彻底的报社,形成了举步维艰的状况;很多改革成功的报社,形成了良性发展。

沿海先进地区报社在推进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几年后,各经营性板块按照集团自主经营暂行办法,在薪酬分配上拥有自主权,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一次被激发。持续深化的改革,帮助全社职工转变了观念、激活了机制、激励了员工,也真正融入了市场竞争体系。

近年来,山东泰安传媒集团始终坚持深度跨界的发展战略,形成了传媒业、现代会展、文化地产、体育产业、教育培训、系统集成、服务外包承接等多元产业集聚发展的生动局面。庞大的产业基础,为他们留住人才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实现了靠感情留人向靠事业留人的转变。

三、地方报社(报业公司)内部改革的想法

近年来,很多地方报社力求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积极推动媒体改革创新。目前,很多报社按照中央媒体移动优先策略和全媒体发展布局,现已拥有党报、都市报、新闻网、两微一端以及直播平台等多个新媒体端口。地级市中,做得好的报社的新媒体用户已达上百万人次。

然而,强大的媒体用户阵容,并不代表拥有强大的媒体创收能力。当下,地级市媒体融合改革创新实践中应主要解决三个问题:分与合、转与改、产与业。

分与合,即专题新闻和时政新闻分开,专题新闻业务合并入经营业务。

转与改,即完成报社劳务派遣制人员转岗为传媒公司人员身份,报社新媒体、广告、发行、专题新闻部门及三产等一切经营性质业务全部与报社主体剥离,组建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彻底实现公司化,与报社管理分灶运营。在编人员可自主选择进入传媒公司工作,在岗期间将事业编关系封存起来,按照传媒公司人员管理(保持原有的基本待遇不变),退休后按事业编人员办理手续。

产与业,即推进多元产业、突出一个主业。以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撬动新时代媒体融合新动能,全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主流媒体,突出做好新闻主业的同时,带动相关多元化产业发展。

四、同时,要实现全报社经营公司化。

向市委市政府申请成立报业传媒有限公司(对内即新闻传媒中心),由市国资委备案,报社主管。整合报社原新媒体、晚报(都市报)、广告、发行、联合办版(含县域)、电商及非报三产等职能,各岗位人员由全社竞岗产生,实行双向选择,公司聘用,实现企业化运营,立足主业,多元经营,分灶运行,自负盈亏。

(一)传媒公司工作人员全部与公司签定劳动合同,形成新的管理机制。

将报社原劳务派遣人员划入传媒公司,从体制机制上促进纸媒与新媒体各平台深度融合,形成新闻、创收的两只拳头齐发力,建立起新的管理和奖励机制。

(二)启动全新用人机制。

启动全新用人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年轻采编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鼓励全社39周岁(即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以下人员实行自主竞岗、双向选择,将劳动人事关系转入传媒公司,并自主竞聘公司各层级岗位。启动全新岗位和分配机制,实行平台和项目组负责制,按绩效进行考核奖励。

(三)明确公司建制规格和效绩考核目标。

传媒公司为报社全资国有企业,为总经理责任制,总经理兼任社委,参照报社副职或国有企业副县级待遇进行内部管理,对社党委负责。

猜你喜欢
报业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报业转型路径——报业地产走势探析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
报业集团如何布局全媒体
反思报业转型五大关系
青岛报业整合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