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例《密度与社会生活》的思考与意见

2019-01-13 02:21张春
魅力中国 2019年15期
关键词:孔明灯密度知识点

张春

(新疆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103团学校,新疆 五家渠 831304)

不久前,作为指导教师(我是化学教师,带的徒弟是物理学科)我听了一节物理公开课,这节课是一名工作三年的青年教师执教的准备参赛的课,课题是《密度与社会生活》,我是全程跟进的,她第一次讲课时,存在问题很多。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表达能力较薄弱2.课的设计思路凌乱,3.个人课堂驾驭能力欠缺。

例如,她的开始没有一个好的吸引人的引入。加上语言没有感染力,平淡缺乏自信心,所以即使用了一个微视频,电影《长城》的片段,想说明孔明灯与空气密度的关系,从而进入对密度的学习情境。但是,差强人意,因为没有简洁有力的语言引导,这个环节,只能是瞎热闹,为了表演,运用的多媒体资源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我的建议是,学生一时间难以用气体密度变化的知识点来理解、解答她的问题--孔明灯为什么可以飞上天?作为教师,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脱离课堂实践的教学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没有实际意义。还不如来点有效有用的,根据自己学生程度,设计一些更能接受和更直观的引课,比如自己录制微课视频或者现场做实验,在不告知学生用的什么物质的情况下,将植物油倒入杯子中,接下来将用红墨水染成红色的水沿着杯子内壁慢慢倒入其中,这时会看见,油因为密度小于水会慢慢的浮上水面。现象清晰可观,可操作度高。更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师只需要用“此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引导学生与生活紧密联系,根据已有的体验就可以自然轻松进入本课的教学中。然后再接上过渡语“密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古人就很好的利用密度为之服务”。此时再播放影片,有了“油与水”的铺垫,学生再去分析孔明灯的飞天原理就水到渠成了。然后,再用小实验“如何能使风车转动?”的疑问,引导学生知道,气体的密度是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与孔明灯飞天原理形成对接。很自然的进入密度与温度的关系的学习环节。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可以说出很多有关现象,诸如: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水银温度计的使用原理等,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气体、液体、物体三种不同状态的物质,其密度与温度的关系。简单不费力。可是执教者由于没有照顾到听众的思维逻辑顺序,把这里与前面孔明灯混在一起,一下就跑到这里,跨越度大,学生缺乏知识的整合能力和迁移运用能力,一时间学生无所适从。出现冷场的现象。致使教学达成度不高。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

接下来,该教师就总结了密度与温度的联系。然后,提出问题,冬季,水管为什么要用布包起来?教师是希望学生说出水的密度的变化是反膨胀现象。结果孩子们一片茫然。之后教师自己讲解。再问,你还知道哪些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应用?孩子们说出,打水泥路时中间留有缝隙等这样的答案。我觉得教师可能就是太急于突破反膨胀这个难点,没有顾及到逻辑顺序思维,如果把水泥路中间留缝隙这个实例放在之前,就给学生一个知识的铺垫,让学生有了如何根据密度的变化来解决生活中的诸如此类的实际问题。这时,你再提出水管的问题,学生就会从刚才这样的顺序思维中自然进入问题情境,明白水结冰后,密度变小,引起体积膨胀。这和一般物质的变化规律是不同的,因此,我们称之为反膨胀。这样过渡更自然一些。如果教师能加入“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所有物质都遵循温度升高而密度减小的变化规律呢?”那么对于程度比较差的学生就更好了。

再下来,教师设计实验,拿出一个小胶塞和一个金属砝码,让学生测其密度。首先,设计方案。学生七嘴八舌的也算说出了,接着,该执教者就想让学生开始动手了。但是缺乏明确的指令,结果学生乱糟糟的不知道动手,教师走下讲台,巡视,问,你们怎么不动手?学生才知道,可以开始了。这里也看出来这个教师缺乏驾驭课堂的能力,指令发布含糊不清。其实是自己没有明晰的条理所致。总之,一节课下来,没有重难点突破,没有应该出现的高潮,条理不清晰,主线不明确。我和教师沟通,她自己说,张老师,我让您见笑了,实在没有准备充分。

通过她这节课,我感受到初上讲台的青年教师确实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就觉得能把知识点罗列出来就好,可是,教学是一项艺术工作,如果仅仅是堆积知识,而不去想怎么利用语言、课件、活动、实验等等其他一切可利用的技术或者资源来引导学生如何水到渠成的生成思维,堆积再多的知识点恐怕也不能被学生接受。就像一桌饭菜,你要摆放在桌上,呈献给大家,怎么摆放更美观、更合理呢?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教学设计者去深思熟虑的。可能一个优秀教师、一个成熟的教师与青年教师之间的差距就在这里,绝不仅限于满足该讲的都讲了这样的程度,而是更多地去思考,怎么让这些知识点之间联系更紧密,更有效的联系他们,怎样诠释、表达出来更易于让人接受、理解。怎么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才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去研究实物内在的本质、原理、应用。今天,“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必须有流淌不息的泉水”。不能说,我教初二物理,我就只管初二的,还要掌握初三甚至高中的教材,这样便于对教材内容做到融会贯通,才能胸有成竹,运筹帷幄。做到衔接一体,行云流水。我想这和下棋一样,要学会走一步看十步。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教学也要有战略眼光,要从宏观的、全局的角度看待问题,设计课要有这样的胸怀自然有长足的发展。切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猜你喜欢
孔明灯密度知识点
『密度』知识巩固
密度在身边 应用随处见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孔明灯的来历
飞吧,孔明灯
“玩转”密度
密度应用知多少
新年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