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思想对话的儿童哲学

2019-01-14 03:41李明旭
江苏教育 2019年90期
关键词:小伙伴公益绘本

李明旭

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是教育应有的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追求。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众兴小学开发了儿童哲学阅读校本课程,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学生对这四者的初步认知,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一、与生动活泼的自我对话

实现人与自我的和谐,首先要学会欣赏自己。人要善于发现自身的优点,要喜欢上自己。绘本故事《谁不喜欢高级灰》是有关“美丽”的故事,故事讲述精灵王国的新国王只喜欢灰色,他要求臣民们都穿灰色衣服,否则将受到惩罚,而且把整个精灵世界都变成了灰色。精灵们团结一致,最终解除了国王的魔法。教学中,笔者抓住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认识美丽:(1)你认为什么是美丽的?(2)我们如何去创造美丽?(3)怎样面对别人认为的美丽?引导学生认识美丽是无处不在的,是丰富多彩的,我们需要尊重别人的选择,哪怕和你完全不同,哪怕是你厌恶的。

实现人与自我的和谐,要活出真实的自己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虚荣心。我们要学会欣赏别人,而不是爱慕虚荣,更不是贪婪占有。所以笔者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别人的优点在同学中看到别人某些方面优秀,应当要积极学习,鞭策自己,生活中要学会分辨,哪些应当追求,哪些不能盲目跟风。

二、与惟妙惟肖的他人对话

与他人和睦相处,要学会尊重。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笔者选择了绘本《神奇的喇叭花》来教学。故事里,准备节日礼物是对老年村民的尊重。山羊奶奶的关爱能得到尊重,马爷爷德高望重更能得到大家的尊重,山羊伯伯、小猴子、鸡大婶为村子做出了贡献也得到大家的尊重。相反,故事中的妙妙靠吹捧、依附权势生活,这样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与他人和睦相处,要学会沟通。人际关系无时不在,因此与他人的沟通方式至关重要。方式不同,沟通交往的效果往往会有天壤之别。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就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借助绘本《缠绕的藤蔓》,笔者组织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不同的沟通方式,产生了哪些不同的结果;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事情,效果怎样。通过思考讨论,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

三、与生机嫣然的自然对话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拥有一颗敬畏之心。在大自然中,众生平等,不能因为人属于高等动物,就可以随意改变或破坏环境,比如《怪鱼的秘密》这本绘本主题是“自由”,讲述了幸福和谐的大海突然被一条怪鱼侵入,从而遭到破坏,直到有一天发现,是由于环境污染才让这条怪鱼来到这片海域。海底小动物共同制定了《自由宣言》,从此各种海底动物又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个故事虽然说的是动物的事情,其实反映的是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在教学中,笔者结合绘本,引导学生从故事出发,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什么是自由。通过教学,学生认识到要尊重和敬畏自然中的一切,不能为所欲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要注意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在教学中,笔者选择《古塔穿越》来组织学生交流、思辨。这本书的主题是“低碳”。故事讲述了童话世界里小动物对现代化城市的新奇,也体会到了雾霾、污水带来的威胁。绘本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影射了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对环境保护的不足。在教学中,笔者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如何才能低碳生活,更好地保护好自然环境。

四、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对话

人要融入社会,要有责任心。在这个社会上我们享有一定的权利,同时也承担一份责任。因此,人要融入社会,要有公益心。笔者选择了《蘑菇也疯狂》这本书来让学生了解公益。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份热心公益的情怀,给予别人帮助会让自己拥有成就感和幸福感。故事中,三个小伙伴通过魔力望远镜,看见了远方小岛上的情景,冻得发抖的羔羊,倒在地上的兔子,让小伙伴流泪。内心的爱唤起了小伙伴们要做点什么的愿望。笔者让学生设想一下,假如你是故事中的三位主人公之一,你会怎样帮助小岛上的居民们?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在讨论中了解到:做公益是快乐的;做公益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坚定的信念,需要合理的分工与合作。

人要融入社会,要有合作之心。《老榕树下的心愿》是一本关于“合作”的儿童绘本,这本书的内容是说在黑尔森林里生活着一群动物,他们之间充满了嫉妒、仇恨和冷漠。在老榕树下麋鹿许下了美好的愿望,希望大家能和谐相处。这时,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合作。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有多次争吵和失败,但最终制定了合作规则,也体会到合作需要冷静、倾听。依托绘本,笔者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的合作,是和小伙伴共同完成一个手工作品,是和同学一起将教室打扫干净,是肯定自己,也相信别人,是以积极的态度实现共同的目标。

猜你喜欢
小伙伴公益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公益
公益
公益
我和我的小伙伴
我的小伙伴
“小伙伴”等十七则
致远方小伙伴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