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美好课堂让教学更高效

2019-01-14 04:11陶建芬
小学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奇石诗意文学

◇陶建芬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活动。真正的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高效的课堂,有趣的课堂。美好的课堂要流动着孩子灵气,飘散着文学香味,飞扬着思维火花。教师要给孩子创造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让他们在美好的课堂中驰骋、遨游。打造美好课堂,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努力的方向。

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工具,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的重要学科。因此,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非常重要。高效课堂则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效果。特级教师周益民老师说过:美好的课堂让学生的学习更高效,更有趣。作为一名老师,就是要潜心研究教材,打造美好课堂,给孩子一片更广阔的天地。但是这种美好课堂如何打造,是现今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最严峻的问题。本文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如下研究。

一、美好的课堂流动着孩子灵气

美好的课堂是流动着孩子灵气的课堂,是诗意的欢聚。语文学习首先要给孩子乐趣,要让孩子在语文中找寻到欢欣的元素。语文课堂不光要有泪光闪烁,也应有笑声飘飞。

记得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这首儿童诗时,为了让学生直观了解蒲公英妈妈是如何传播种子的,我事先采集了一大把蒲公英,在课堂上,孩子们对着窗外吹着蒲公英,课堂里洋溢着愉快的气息,学生切实地感悟到蒲公英妈妈传播种子有着奇妙的办法。再请学生说一说还有哪些植物妈妈有神奇的办法传播种子,学生纷纷发言,椰子树靠水来传播种子;葡萄靠鸟儿来传播种子……然后,我再请学生仿照课文来说一说,孩子们闪动着眼眸,讨论片刻,一个孩子说:石榴妈妈的胆子真大,她不怕小鸟吃掉娃娃。娃娃在鸟肚子里睡上一觉,醒来就能落户安家。另一个孩子说:柳树妈妈有办法,她请风婆婆来帮忙。孩子们乘着风纷纷出发,处处都能来安家。孩子们的想象能力真够丰富的,他们有着小孩子独有的语言,把石榴妈妈和柳树妈妈如何传播种子说得太有诗意了,太形象生动了。此时,孩子们笑脸盈盈,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高潮。

再如教学古诗《小儿垂钓》时,第一步先组织学生对“遥招手”中的“遥”这个词意的理解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辩论赛,学生唇枪舌剑地据理力争,最后通过争论,得出这样的结论:这里的“遥”是指“远远地”意思,小孩怕惊动鱼儿不上钩,所以远远地向过路人招手,让他走近些,然后告诉他路该怎么走。第二步让学生来演唱这首诗,孩子们的表演惟妙惟肖,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学生在笑声中悟得了诗意,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儿童是情感的王子,想象是儿童生命和儿童文化的魂魄。让课堂流动孩子灵气,就要注重为孩子的情感释放、想象放飞创造空间。

二、美好的课堂飘散着文学香味

教师在解读《咏柳》时获得了意蕴生成,在解读《望庐山瀑布》时获得了诗意享受,同样重要的,我们还要思索如何也让这种美好的情愫如水一般浸润孩子的心田。

教师要努力让课堂飘散起文学的香味。你可以不是诗人,但不能没有诗意。海德格尔认为,文学在大地和天空之间创造了崭新的诗意的世界,创造了诗意生存的生命。文学就好像一盏灯,照耀着人们的心房。

让课堂飘散文学香味,就要以“文学的方式”把握教材。强调“文学的方式”,教师要帮助学生一起走进文本,体会文本言与意的统一。

教学《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教师要着重引导孩子想象文字描绘的画面与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美,在诵读与描述中感受庐山瀑布的雄壮美丽。在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名句时,先让学生讨论:三千尺到底有多长?银河到底有多高?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作者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瀑布从高耸入云的陡崖上一泻而下,再配上视频,学生感受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美丽,也感受到了诗仙李白遣词用句的精妙之处。

再如教学识字1的《场景歌》,要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景色,感受生活如诗般的美好。这首诗歌一共有4个片段,每一个片段都是一首诗、一幅画,引人入胜。“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展示的是一幅大海沙滩风景图,学生边诵读脑海中边浮现这样的画面:蔚蓝色的大海上,翱翔着白色的海鸥,远处行驶着着庞大的军舰,近处飘着小巧的帆船,海浪拍打着沙滩。从他们优美的朗读声中感受到大海的魅力,真是美不胜收。“一面红旗,一把铜号,一队红领巾,一片欢笑”描绘的是少先队员活动的场景。一群少先队员举着队旗,吹着铜号,去郊外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清脆的欢笑声撒了一路。从孩子们的笑脸中可以知道他们已经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诗意。

三、美好的课堂飞扬着思维火花

语文课不仅要有诗意的流淌,还应该有思维火花的飞扬。语言思维能力培养是当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它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提升学生在真实教学情境中的语言实践能力,获得更优质的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

在教学《黄山奇石》一课中,要求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4块奇石名字的由来。通过交流,学生感知这4块奇石是根据它们的样子而得名的。再让思考一下:作者是如何介绍这4块奇石的,通过观察比较,学生概括出:每块石头都介绍清楚名字、样子、石头在什么位置,只是表达的顺序不一样。学生谈到写作方法了,此时,我觉得学生仿写的火候已到,便出示一些奇石图片,让学生用语言进行具体描述,学生思维火花飞扬,想象丰富。有的学生交流道:远处的山崖上有一块石头,好像一只“天狗”,他两只前爪伏在地上,后腿微蹲,昂着头,望着月亮,尾巴还高高翘起。这就是有趣的“天狗望月”。有的学生说道:“僧人采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高高的群山之间,有一块直立的怪石,真像一个身披袈裟的僧人背着箩筐在山间采药。此时,学生思维火花飞扬,想象丰富,语言表达流畅,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升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是打开学生心灵与视野的重要途径。

总之,打造美好课堂是每个老师努力的方向。所以,教师要在课前、课中、课后做好精心安排,这样才能使语文课堂更加美好,语文教学更加有效,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更高地提升。

猜你喜欢
奇石诗意文学
诗意地栖居
我们需要文学
冬日浪漫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被耽搁的诗意
奇石欣赏
奇石连环画
春日诗意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