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性变革 *

2019-01-14 09:53
教学与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历史性成就变革

历史性变革是党的十九大的一个重大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前提和特征,也是理解新思想、新征程、新战略的重要基础。然而,有关历史性变革的集中论述并不多,对它的展开研究还相对薄弱,对它的理解也还存在着一些争议和疑惑之处。本文试图就历史性变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的地位、历史性变革与历史性成就的关系、历史性变革的内涵、历史性变革的向度等问题进行相关的探讨。

一、历史性变革在新时代中的地位

新时代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的基础性论断。十九大所阐述的新思想、新征程、新战略等,都是以新时代作为逻辑起点和立论支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堪比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都是基础性的、支柱性的。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第一部分是“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集中阐述了新时代,接着后面的各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及“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等。很明显,后面各部分的重要论断,或是直接以“新时代”为冠词,或是总体以“新时代”为基础,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如果没有十九大报告第一部分的新时代,后面的这些重要论断都是空中楼阁,也是不能成立的。“时代是思想之母”,更是集中概括了“新时代”对于新思想的意义。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第一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然后才展开论述这一思想的各方面丰富内涵,这种逻辑结构中“新时代”的意义不言自明。

历史性变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质变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部分集中论述新时代。这一部分首先论述了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然后才阐述新时代,其中的逻辑顺序是很明确的。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以成就和变革为客观前提的。新时代之所以是“新”的,就是意味着与过去有很大的变化。没有变化谈不上新时代,而且一般性的变化也不足以支撑新时代,因为“时代”是大词,一般的变化到不了“时代”的高度和层次。第二,成就和变革对于进入新时代的功能和意义并不是等同的。一般而言,时代的跃升,既要有量变,还要有质变。仅有量变、哪怕是比较大的量变,都不足以进入新时代。质变,包括阶段性质变或部分性质变,往往是时代变化的最关键的因素。在一定意义上,成就主要指向量变,变革主要指向质变。没有历史性变革,就不足以说明时代的变化,历史性变革对新时代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历史性变革是大的时代变化所不可或缺的。世界近代史上,法国大革命开启了一个新时代,是革命;十月革命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也是革命。革命就是最深刻的变革,是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重大改变。在划时代的历史分期中,革命就是新旧时代之间的那道分界线。伟大的革命是旧时代的结束,是新纪元的开端。甚至,一个大的社会制度内重大阶段性变化,也是与深刻的变革关联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新时期,就是因实现了历史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即党的十二大报告第一部分就用的是“历史性的转变”。党的十四大报告中这样指出,“一九七八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全会形成的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承担起艰巨的使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1)《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13页。正是“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才开创新时期。理解新时代的历史性变革,一方面这个变革不同于“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是社会制度变革的那种大时代,甚至也不同于十一届三中全会那样的大转折,因此,不能这方面做简单类比。我们所讲的新时代是一种“小时代”,实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所以,这个变革的层次要低一些、程度要轻一些。另一方面,这个变革是重要的和不可或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既必须有成就的因素,也必须有变革的因素。没有发生历史性变革,仅仅是成就的线性堆积,论证新时代就是不完全的、不充分的。

历史性变革在十九大报告中得到了强调。第一,在内容上,十九大报告指出,过去五年的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重大方针政策、重大举措、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8页。这段重要的论述,语气非常强烈,强调了“历史性变革”,并以此为收束。第二,在形式上,十九大报告第一部分循例是对过去五年工作的总结,这部分的标题用的却是“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标题用“历史性变革”而不是“历史性成就”,意味深长。

历史性变革与新时代具有双重关系,既是新时代的前提,也是新时代的特征,这两个方面需要辩证地综合地理解。第一,历史性变革作为新时代的前提。在逻辑上,历史性变革在前,新时代在后,有了变革才有新时代,诸如“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第二,历史性变革作为新时代的特征。在事实上,历史性变革与新时代是并行的,正是因为进入了新时代,才发生历史性变革。如果将进入新时代的起点定在党的十八大,历史性变革正是十八大以来所发生的。

二、历史性变革与历史性成就的关系

作为新时代的重要支柱,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从十九大报告的相关论述中就可以看到。第一,讲到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这里的成就与变革是并举的。第二,讲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从那时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里的“前所未有的提升”和“前所未有的变化”,也是成就与变革并举。

历史性变革与历史性成就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在逻辑上可能有这样几种:

一是等同关系。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是同义语,两者内容相同,只是表述不同。这种关系是不能成立的。用词上,如果两者完全等同,就是同义语反复,在十九大报告的同一部分用两个不同的概念表述同一个事情,完全没有必要,不仅是累赘,还会造成混乱。实践中,成就与变革并不是同等的。比如,有些成就不包含变革,仅仅是量上的增长,没有发生阶段性跃升。有些变革不一定是成就。广义上的变革,有不同的效果。只有积极的正面的变革,才能归之于成就之列。那些没有什么效果,甚至是负面效果的变革,当然算不上是成就,应是瞎折腾。

二是分列关系。成就是成就,变革是变革,两者是相互分开的、平行的、泾渭分明的。这种关系也是不能成立的。学理上,成就与变革关联于哲学上的量变与质变,而量变与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割裂量变与质变就是形而上学。静态上,量变的积累总是促使发生一定的质变,而一定的质变也总是有量的变化。动态上,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有些变革就是成就,有些成就是变革引发的。同一事情从不同的侧面看,可以既是成就也是变革。在十九大报告的叙事中,成就与变革的区分是相对的,有时是分不开的,更多的时候成就和变革是交织在一起阐述的。

三是包容关系。历史性变革与历史性成就是包容关系。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既不是等同的,也不是分列的,既有相互区别的方面,也有部分内容是相互交叉的。这在逻辑上是最合理的解释,也是最接近事实的解释。十九大的阐述中,有些历史性成就是历史性变革,有些历史性变革就是历史性成就。比如,“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开创性的成就,就有很深的变革之意。没有变革,何以有开创性?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话语中,“变革”都是指正面的、积极意义上的变化。那些负面的消极的变化,不用“变革”指称。从这个意义上,所有的变革都是属于成就之列。十九大所指的“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本身就在巨大的成就之列。还要指出的是,成就之中除了变革的成就,还有其他方面的成就。也就是说,历史性成就涵盖了历史性变革,但历史性变革不能完全涵盖历史性成就。可见,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之间的包容关系,实际上是以成就包含变革。

十九大报告就是从相互包容角度阐述了成就和变革。第一,标题与内容的糅合。十九大第一部分阐述了十八大以来五年取得的主要成就,包括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民主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人民生活、生态文明建设、强军兴军、港澳台工作、全方位外交布局、全面从严治党等十个方面。这是以历史性成就的逻辑展开的,覆盖了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而这一部分的标题是“历史性变革”。标题是“历史性变革”,而内容重点讲的是历史性成就。第二,内容本身的糅合。在十九大报告整个第一部分的叙事逻辑上,是将成就和变革糅合在一起,在成就当中显示变革。诸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等。(3)习近平:《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3-7页。这些论述的方式,前半句讲的是成就,后半句讲的是变革,很明显就是将成就与变革结合融合在一起的。

三、历史性变革的内涵

在十九大报告中的阐述中,历史性成就是一条“明线”,历史性变革是隐含其中的一条“暗线”,两条线合在一起,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新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的大逻辑下,阐述“变革”用“暗线”是比较妥当的。由于历史性变革用的是“暗线”,所以,历史性变革的内涵显得不那么集中、不那么明晰,这也正是我们研究中所要发掘和归纳的地方。

历史性变革内嵌于历史性成就之中。十九大报告中所列的各方面重大成就,实际上也包含了各个方面的变革。具体而言就是:全面加强了党的领导,则是改变了党的领导被忽视、淡化、削弱的状况;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则是改变了发展观念不正确、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则是改变了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制约发展活力和社会活力的状况;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则是改变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司法不公问题严重的状况;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则是改变了社会思想舆论环境中的混乱状况;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则是改变了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坚定不移地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则是改变了人民军队中一度存在的不良政治状况;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则是改变了我国在国际力量对比中面临的不利状况;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则是改变了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状况。关于历史性变革,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的第四讲中,对一些历史性变革做了较为详细的展开。(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43-48页。

历史性变革表现在众多的具体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在党的十九大之后,习近平在诸多重要场合总结和阐述了各方面的历史性变革。诸如,在经济方面,“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经济发展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其他领域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提供了重要物质条件”。(5)《征求对经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人民日报》2017年12月9日。在军队方面,“五年来,国防和军队改革大刀阔斧、蹄疾步稳,在主要领域迈出历史性步伐、实现历史性突破、取得历史性成果”;(6)《军队全力以赴全党全国大力支持推动国防和军队改革向纵深发展》,《人民日报》2017年7月26日。通过大力度的改革,人民解放军“实现了军队组织架构的一次历史性变革”。(7)《坚持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努力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人民日报》2016年7月28日。在科技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总结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实践,观察大势,谋划全局,深化改革,全面发力,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8)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29日。在生态文明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9)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求是》2019年第3期。在国际方面,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是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10)《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公正更加合理 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有利条件》,《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4日。

十九大报告还指出了历史性变革的特点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

第一,变革是深层次的。所谓深层次,是指涉及理念、体制、制度、法律层面的变革。诸如:在发展方面,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新发展理念,促使我们的发展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在改革方面,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300多个重要改革文件,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共推出了1 500多项改革举措。这些改革的数量和力度都是空前的,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使得主要领域改革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在法治方面,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依法治国问题,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的第一次,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在意识形态方面,十八大以来加强了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立健全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大大增强了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在外交方面,十八大以来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等等。以上这些变革,不仅成就巨大,而且在理念、机制和制度上有重大建树,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毫无疑义是深层次的。

第二,变革是根本性的。根本性的变革,当然也是深层次变革。而“根本”二字,意味着是变革中的重中之重、深中之深。什么样的变革才能称得上是根本性的?就每一方面的变革而言,制度层次的变革带有根本性。而就各项变革之间来说,管党治党的变革最具有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一再强调、并且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八个明确的最后一条,也是属于压轴性的一条。十八大以来的变革中,最根本的就是党的领导和建设的变革,实现了治党管党从“宽松软”到“严紧硬”的转变。正如十九大有关党的建设的总结中,用了像“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这样很重的词,像“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这样的落脚点,无不指向 “根本性的”。

四、历史性变革的向度

历史性变革是一个“大词”。就“历史性”而言,只有重大的标志性的事件,才可以称之为历史性的,一般性的事件谈不上是历史性事件。历史性事件在数量上应该是很少的,一定的历史阶段内历史性事件只可能是有限的几个。就“变革”而言,“变革”比“成就”要深,因为其中包含了“变”;“变革”比“变化”也要深,因为其中包含了“革”,是带有革命的变化。当然,变革的词义较“革命”要淡一些。从以上分析可见,“历史性”和“变革”结合在一起的“历史性变革”,其所指向的事件必定是非同寻常的大事。

历史性变革要历史地把握。对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党的文献中有过许多重要的概括。诸如,“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11)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9日。“党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2)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5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13)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2页。“中国民主革命期间发生过的两次历史性转变,一次是由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65页。“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15)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5页。以上这些重大历史性事件,合理的排序应该是:第一是建党,有了党才有以后的一切,这是开天辟地的事件;第二是成立新中国,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第三是遵义会议,党的生死存亡的转折;第四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放在这个大历史背景中,就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性变革的地位和意义。

历史性变革要辩证地把握。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好历史性变革的尺度,拿捏好“变”与“不变”的关系,以及“变”的程度。第一,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既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变”,又要讲出体制、机制乃至一些具体制度的深刻而重大的变化。第二,在变的程度上,既要讲出这种变革是“历史性的”,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充分体现十八大以来的深刻变化,为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提供基础性支撑。同时,更要注意变革的方向和程度上的分寸,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改革开放一以贯之,不能给人以历史的断裂和对过去否定的印象。

历史性变革要结合改革把握。在很大程度上,历史性变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结果。2013年10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可以看做是2012年11月习近平当选为总书记后新一届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谋划。这个决定以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提领谋篇布局,共16个部分60条300多项举措,非常全面、非常深刻。习近平这样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16)《对标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啃硬骨头确保干一件成一件》,《人民日报》2019年1月24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坚持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截至2019年1月,先后推出了1 932个具体改革方案。这个数量和频率都是惊人的,几乎是一天推出一项新改革举措。正式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啃硬骨头、闯险滩,在各个方面实现了新突破,才汇成了历史性变革。

历史性变革要从方向性上把握。向度,就是方向和程度。比程度更重要的,是方向。必须在历史、现实和未来中把握历史性变革的方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从党的十三大起,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始终如一的主题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不断坚持和发展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理论自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干下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在2018年1月5日的讲话中强调,“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重大政治论断,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党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17)《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18年1月6日。因此,历史性变革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历史性变革的任何阐释,都不能偏离,也不能超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猜你喜欢
历史性成就变革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了不起的成就
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
40年,中国实现历史性跨越
失恋“成就”的CEO
以变革迎接新时代
新谢泼德火箭:历史性的垂直软着陆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创新IT 赋能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