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仁爱世人

2019-01-14 16:00李茂中
青春期健康 2019年4期
关键词:济世孙思邈本草纲目

■ 文 李茂中

神医扁鹊长期在民间行医,济世救人,足迹遍布当时的赵、周、秦诸国,创下了“望闻问切”的中医四诊法;名医华佗,“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不求高官厚禄,不分高低贵贱,以民为重,以医效民;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其巨著《伤寒杂病论》被世人代代相传;药圣李时珍“搜罗百氏,采访四方”,历时二十七年著就《本草纲目》……从古至今,无数的大医践行着仁医准则,悬壶济世,精诚为民。

何谓医者?古人云:“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作为医者,需博学精勤、仁慈恻隐、澄神定志。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就说过:“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明确指出医只有为君子所用,发挥其济世之功,才合乎道义的要求。药王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也说过:“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医学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在大力倡导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当代,弘扬“大医精诚”的医德风范,不仅是构建良好医疗环境的需要,也是实现“健康中国”建设目标的关键。因为“健康中国”的建设,离不开文化自信,也离不开传承千年的医学文化,正如《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中所言:“孙思邈提出的‘大医精诚’,体现了中医对医道精微、心怀至诚、言行诚谨的追求,是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

几千年悲天悯人的普世情怀,如今仍散发着仁爱天下的阵阵馨香。大医精于业,诚于心,厚于德。为医之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其约。作为一名医者,应广博见闻,恪守医德,力争“精诚”二字,尽毕生之精力做到“大医精诚”。

“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的品德,将毕生之力奉献于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的“健康中国”,那必定是很多人的福音。

猜你喜欢
济世孙思邈本草纲目
爱上《本草纲目》 不只因为健身操
成宏:妙手不负悬壶志,仁者长怀济世心
孙思邈巧用大蒜治痢疾
Inflammatory Mechanism of Total Flavonoids of Chrysanthemum and Medicated Serum on Castrated Dry Eye Animal and Cell Models
Silkworm Extract Ameliorate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Protects Pancreatic β-cell Functions in Rats
Fabrication of A Folic Acid-Modified Arsenic Trioxide Prodrug Liposome and Assessment of its Anti-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ctivity
易医戴耘:国内海外济世人
独善与济世
慈悲济世厚德载物 广东省陈绍常慈善基金会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药王孙思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