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必须自信

2019-01-14 22:45
中国公路 2019年23期
关键词:蒙羞关键时刻泥石流

成天一针见血,

自认快意恩仇。

苦心寻章摘句,

风雨中犹清醒。

所谓生民立命,

过眼便成浮尘。

文章若能济世,

应问悬壶之人。

最近几年,突发事件总会从意料不到的角落中窜出,让从业者流泪、行业蒙羞。事件的蝴蝶效应衍生出的公路隧道入口安全治理、长大纵坡治理、桥梁护栏防撞改造等传递出“公路出了问题”的强烈信号。规范的权威被质疑,部分同志因此身陷囫囵,令人唏嘘。

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行业习惯性保持沉默,但总有些对规范一知半解者阉割规范误导舆论,致使行业成为待宰的羔羊。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规范本应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行业提供护佑。可其在关键时刻不能成为制度的防火墙、拥趸的庇护所,表现出的却是满满的不自信!

于是,权威被挑衅、践踏就在所难免。这伤害了从业者的信心,引起民众对出行安全的担忧,甚至引发社会问题。在年复一年的隐患治理中,事故发生率并未降低。因此,坚持规范自信、纠正社会偏见,从制度上还原事实真相,是规范义不容辞的责任。

规范是行业智慧的结晶——凝聚了顶级专家的心血、吸收了多次事故的教训,综合了发展阶段、投入重点、技术保障等一系列制约因素,是代表当时发展水平、权衡取舍后的纲领性标准,是国家意志在行业上的具体体现。因此,规范自信有理论和现实基础。尊重规范是对辛勤劳动的肯定,对国家意志的敬畏。

当前事故调查受舆论影响、不讲原因与结果的必然联系,隔山打牛的问题时有发生。规范在关键时刻对无端挑剔的不当回避,客观上纵容了外界对行业的伤害。其实,维护调查的独立性和树立规范的权威性并不矛盾,对规范的正确解读也应成为规范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规范的保障程度。将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混为一谈、不接地气的“专家”是行业“泥石流”。他们人为割裂规范和安全的关系,盲目吊高社会胃口,将设计的宽容变成对违法的纵容。规范自信必须从治理泥石流开始。在困难面前,坚守、坚持也是规范自信的一种体现。

不同规范在编制时间上存在重叠,同步推进难免出现矛盾。行业应约定适用规范的优先顺序,针对具体问题加大解释力度,让规范解释成为规范、变成共识。建议引入核心条款、主要指标等概念,精简强制性条款并突出表示,进一步清晰规范条款层次,杜绝不经意的表述让规范成为陷阱,进一步夯实规范自信基础。

总之,规范应对得起信徒的膝盖,增强自信的基础,一旦变成冰冷的文字,就会让行业蒙羞。增强规范自信,就是要在关键时刻肩挑道义,脚踏实地地保护行业,保护好从业者的利益,大张旗鼓地治理行业“泥石流”,让真相回归本来面目。

猜你喜欢
蒙羞关键时刻泥石流
关键时刻,人大代表送来救命药
一鼓作气,不胜不休!——写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时刻
一鼓作气,不胜不休!——写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时刻
泥石流
马其顿更改国名,究竟谁更“蒙羞”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泥石流
兰花
关键时刻
机械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