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管理及配电自动化实用的关键技术及问题略述

2019-01-14 02:41张洪志
科技创新导报 2019年24期
关键词:配电管理关键技术

张洪志

摘   要:配电自动化作为一种信息化、现代化集成计算机管理技术手段,集中了计算机技术、数据信息传输技术、控制技术、现代化设备技术等诸多内容。客观来说,配电自动化技术在实际投入运营管理工作时,具备可靠、高效等诸多优势。本文将针对配电管理及配电自动化工作运行内容以及配电自动化实用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强化配电管理自动化效率的途径。

关键词:配电管理  配电自动化系统  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M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8(c)-0014-02

配电自动化系统可以有效的改进电能质量,最大程度向用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并且能够有效降低配电运行管理费用,降低配电管理人员的劳动力投入。配电自动化技术在发展中国家运用的较为普遍,配电系统自动化管理程度较高,并且已经成形成了集变电站自动化、馈线分段开关测控、电容器组调节控制、用户负荷控制为一体的配电网管理体系,有效增强了配电自动化的管理效率。配电自动化已经成为当前配电管理工作发展的最新趋势,相比其他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发展的时间相对较晚,配电应用综合管理体系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但是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我国一经发展,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国家电网公司倡导下,国内一些地区的配电自动化技术已经达到了当前世界的先进水平,我国也已经跻身在配电自动化技术运用研发前列当中。本文将针对配电管理及配电自动化实用的关键技术及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1  配电管理及配电自动化内容概述

1.1 配电管理内容

配电管理是电力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中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的领域也非常广阔。配电管理工作内容,主要包含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配电管理、配电设备管理、配电活动管理、配电系统管理等诸多内容,包含了配电各个系统和环节的管理。科学合理的开展配电管理,能够有效保障电力系统、配电系统等各个系统顺利运行,通过电力配电数据实时捕捉和分析,可以最大程度上掌握电力实施数据,并分析出当前配电工作实际情况。最大程度上调动起人力物力资源,确保区域配电工作科学合理的开展,保障社会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电力资源。

1.2 配电自动化管理工作内容

配电自动化管理工作是通过对配电系统相关系数不断设计和调节,在保障配电质量的基础上,针对配电系统的各项内容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分配,确保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正常运行,增强配电工作实际效率。在配电自动化管理技术的支撑之下,供电网络的运行效率更快,配电运行的时间更短,若配电系统和配电环节出现问题,那么便可以第一时间找到问题的关键点,确保配电自动化管理效率。在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当中,最为关键的技术手段便是互联网+技术,其主要的内容便是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支撑下,实现大量的数据处理,确保配电系统的实时性管理,科学合理的开展数据信息分析,全方位的开展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时监测。相比传统的配电技术来说,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能够实现省时省力,有效优化了传统配电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大程度上保障了供电公司的综合经济实力。

2  配电自动化实用的关键技术

2.1 FTU技术

FTU技术是馈线终端装置,是配网自动化终端产品。FTU技术可以及时有效的捕捉到配电管理系统当中存在的故障,并且及时的针对故障内容进行隔离、处理,并确保故障恢复以及配电管理系统正常运行。FTU技术在实际开展设计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全工业设计手段,即使在恶劣的天气和气候条件之下,也可以保障配电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若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当中,FTU技术水平达到D2标准,那么将柱上开关与FTU槽电气结构进行匹配,那么便可以切实有效的实现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检测和维修。FTU技术另一大优点便是蓄电池在线智能维护功能,在此基础上能够延长蓄电池的寿命,确保配电自动化系统各项内容的正常运行。

2.2 开放式DMS技术

配电自动化系统当中所采用的技术平台为开放式支撑平台技术,在开放式支撑平台的技术保障之下,具备分布式运行环境的特点。通过大型商业数据库作为历史数据库,在软件技术支撑之下,通过总线交换数据的形式,保障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效率。此外,以DMS技术为基础保障开放式DMS支撑平台,能够在IT、Internet技术的支撑下,构建出Database平台,将配电自动化系统各项设备编码、数据信息、数据建模的内容保持一致,做到信息源头一致,确保系统拓扑信息统一。

2.3 SCADA与GIS技术

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統,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当中运用的也相对较为普遍。一边情况下,SCADA与GIS(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会有效的进行数据信息互联网。这样,便可以保障图元在不同软件、不同硬件平台上的一致性。并且SCADA与GIS技术的运用,还能够及时发现配电自动化系统当中故障问题位置,有利于确定故障点,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科学化运行打下良好基础保障。

3 强化配电管理自动化效率的途径

3.1 提升自动化程式处理性能

配电自动化系统在开展配电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是依靠信息技术的调整与判断,秉承“人机结合”的工作原则,实现的配电装置管理和供电装置管理。在此种基础上能展现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几大优势,可以借助自动化计算机检测与定位的形式来判断故障,并且还可以借助人脑、人的经验来灵活的判断故障,灵活选择故障处理方案。但是客观来说,供电管理体系的信息量较为庞大,若自动化程式自动化管理效率较低,那么直接会影响配电传输效率,甚至会造成配电装置出现误差等现象。所以,想要有效增强配电自动化效率,就应该不断强化自动化程式的处理性能,以便于强化配电系统管理的实际效率。

3.2 实现配电运输无缝隙接线

客观来说,在我国电缆电线构建设计与实施当中,因为各种潜在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导致电缆电线接触不良等诸多现象的出现。若出现电缆电线接触不良,那么排查工作也会相对困难,直接造成了诸多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所以,配电企业需要秉承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的原则,在开展电力作业的过程中,使用灵活化、自由化电流分压技术,科学合理的开展线路施工之后的电缆电线检测,确保配电系统自身运行的精准程度,避免出现过多的成本耗费,最大程度增强配电系统的传输效率,保障我国供电系统的平稳发展与运行。

4  结语

总而言之,配电自动化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最大程度上保障配电工作的科学化与实效性。在实际开展配电自动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当中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分析,挖掘出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当中的优势。在提升自动化程式处理性能的基础上,实现配电传输无缝隙接线,展现出配电自动化管理的优势,为我国供电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晖.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及其进展[J].山东工业技术,2017(24):212.

[2] 莫滨玮.配电管理及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施中的关键问题处理措施[J].山西青年,2017(16):65.

猜你喜欢
配电管理关键技术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棉花追肥关键技术
成功育雏的关键技术
老苹果园更新改造的关键技术
跨座式单轨与中低速磁浮信号系统的关键技术
杉木萌芽更新关键技术
探究低压配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探析电力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
供电所配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配电管理及配电自动化实用的关键技术及问题略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