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海洋科普展示 提升场馆科普职能

2019-01-14 02:41于红梅齐继光王沛
科技创新导报 2019年24期

于红梅 齐继光 王沛

摘   要:科普职能是海洋馆的重要职能之一,进一步强化科普工作、提升科普职能也是我国海洋馆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走向。本文以青岛水族馆为例,通过海洋生物馆的升级改造以及海洋科技馆的落成开放,探讨了场馆改造、多媒体运用对于提升展示效果、开展科普活动的作用,以及青岛水族馆如何利用现有场馆资源进行科普教育活动,提升广大受众群体的海洋科学素养和环境保护意识,以期为海洋馆科普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青岛水族馆  场馆改造  海洋科普

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8(c)-0252-05

科普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提高受众群体的科学素养,而且可以对科普宣传工作者起到积极影响[1]。科普和科研作为青岛水族馆两大业务支柱,对弘扬水族馆文化、保持青岛水族馆核心竞争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海洋科普工作一直是青岛水族馆的特色之一,近些年来,本馆重视落实基层科普实践活动计划,积极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海洋科普宣传教育,开拓创新科普新模式。在“走出去,请进来”两步走的海洋科普规划指引下,不仅科普大篷车山东行取得圆满成功,而且海洋生物馆的升级改造、海洋科技馆的落成开放也使得我馆的科普展示与教育功能大为提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新时代背景下,作为国家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和青岛市科普场馆协会理事单位,青岛水族馆有义务也有能力进一步创新海洋科普展示,充分发挥本馆在科普宣传中的主阵地作用,提升本馆的科普职能。本文以青岛水族馆的旧场馆改造和新展馆开放为例,探讨了场馆改造、多媒体运用对于提升展示效果、开展科普活动的作用,以及青岛水族馆如何利用现有场馆资源进行科普教育活动,提升其海洋科普职能,以期为广大海洋馆科普工作的开展提供方案和参考。

1  场馆介绍

青岛水族馆是一座完全由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专业水族馆。1932年5月对外开放至今已有86年历史,曾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等多项殊荣。

青岛水族馆的海洋生物馆是集中展示各类海洋生物标本的展馆。本馆馆藏标本数量达2万多件,无论是展示数量还是展品种类都较为丰富。海洋生物馆始建于1936年,当时是青岛海滨生物研究所,1955年成为青岛水族馆的标本展馆,目前展示面积有1200m2。馆内按照生物进化的顺序陈列展示了由低等的海洋植物到高等的大型海洋哺乳动物标本1000余件,是我国第一座专门展示海洋生物标本的自然博物馆,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海洋生物标本展馆。

随着国家海洋战略的实施以及社会大众海洋意识的觉醒,海洋生命科学作为海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會大众的生活已经紧密相连,海洋生物展品所特有的逼真以及传播出的信息,正进一步影响大众的感知度,无论是小到三四岁的学龄前儿童,还是六七十岁的老者。面对日趋庞大的海洋科普受众群体,在生物类展品的布局上,要兼具知识的条理性和形式多样性[2]。

时过境迁,基于新形势下公众对海洋科普需求的不断提升,海洋生物馆作为本馆面向社会开放的核心展厅,陈列布局较为陈旧、展示方式过于单一的弊端日益显现,以逐渐偏离观众的喜好和审美观感,鉴于上述情况,海洋生物馆的全面升级改造工作势在必行。此外,为充分利用新型多媒体技术进行科普展教活动,青岛水族馆将原有职工餐厅改造,建设了全新的海洋科技馆,尽量满足各年龄段游客和受众对海洋科学知识的需求。

2  展馆的升级改造

2.1 海洋生物馆的升级改造

2.1.1 主场馆的改造

海洋生物馆的全面建设升级改造于2015年11月开始,历时6个月。

在整个改造过程中,搬迁浸制标本813件、大型干制标本28件,滩涂采集制作浸治标本23件,制作凝胶标本26件,维护维修大型标本28件,征集成品标本215件(其中16件大型标本、16件为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赠送)。标本搬运过程中需克服以下困难:(1)标本大小不一,从小至3cm的螺到大至14m的抹香鲸,标签分类要明确;(2)部分浸制标本的玻璃器皿易碎;(3)大型动物干制标本皮肤、鳍等位置极易受伤。这就需要本馆工作人员在场馆改造期间对标本的搬抬、安置存放及维护措施不容马虎。此次改造我们精心设计了富含“青岛元素”的“沿海渔业资源展区”,涵盖脊椎动物亚门、棘皮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等数十种沿海常见物种,标本的说明牌标有专业名称与坊间俗名,更接地气地向公众普及当地特色海洋生物知识。图文知识内容是整个展览的纽带,对提升科普知识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馆相关人员为保证内容的精准,为此做了大量查阅、编辑、翻译工作,展示资料内容是原展厅内容的数倍。为了体现场馆的人性化,满足参观者的不同需求,此次改造特在一层和负一层设计安装电梯,以便老人、孩子及行动不便的客群使用。

有了完善的硬件设施,细节化处理也是颇费心思,特别是色彩的运用和灯光的结合,展厅以蓝色为主格调,搭配原木色的展示台,既有环保元素的融合又不失质感。灯光运用方面,要求色彩还原显色性高、环照度低,可清晰辨别与观察以保证展品的真实性。在参照《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GB/T23863-2009》与《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中的部分相关资料后,结合我馆海洋生物展品特点,最终选取LED自然光源,充分运用灯光柔和、均匀的特点来光衬托标本,营造静谧的氛围,稳定参观者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