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金融业态下的动产融资押物监管模型

2019-01-15 05:30孙飞显赵景海
中州大学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仓单动产业态

孙飞显,刘 喆,赵景海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a.信息工程系;b.实验实训中心,河南 郑州 451464)

金融部门是经营信用的主体之一,信用经营的关键在于风险管理,但风险管理能力取决于对融资主体的信息掌握程度。目前,我国现行的动产融资过程中债权人(银行)和债务人信息严重不对称,银行“看不住”“抢不到”“难处置”动产抵质押物的现象时有发生,动产融资的数量偏低、质量偏差,致使国内出现“企业的贷款需求很旺盛,但有需求的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贷不到款,而金融机构不仅批贷条件严格,而且可能还有难言之隐:有的对民营企业不愿贷、不敢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怕担风险、担责任”的现象。此外,近几年来,非法吸金、平台展期、平台争议、限制提现、暂停运营、平台失联、平台清盘、经侦介入、老板跑路、平台倒闭等P2P事件频发,搜索平台被追责、消费者维权无门的“网贷问题”层出不穷,“退而不清成常态、如期还款是难点”的P2P现状,致使互联网金融的热度不断被消解[1-3]。

物联网金融就是将传感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等物联网技术用于金融领域,实现增强信息真实性、构建更客观信用体系的新金融业态,是互联网金融的高阶模式[4]。围绕物联网金融研究,不少学者进行了探索,如:毛杰[5]针对互联网金融存在监管空白、信息技术缺陷、征信体系不健全、投资吸引力不足等等问题,研究了互联网金融+PPP模式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途径;阙方平[6]提出了物联网金融的“十大假说”;侯燕[7]分析了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改革面临的新挑战,并给出了应对策略;张璇[8]对物联网金融业态下的银行创新转型及风险防范进行了研究;李晓雯、海峰[9]基于AHP层次分析法,探索了物联网金融安全系统的构建思路;石永[10]基于金融领域的信用体系视角,概述了物联网金融的产生和发展状况;李雪迎[11]研究了物联网金融模式下国内商业银行的贷前控制方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8年11月9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金融部门主动作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缓解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基于此,为解决国内动产融资过程中抵质押物难监管问题,我们基于物联网金融视角,在调研动产抵质押物监管现状、风险分析、吸收前入研究成果基础上,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感知、实时定位、射频识别、自动报警等技术,从动产融资抵质押物标识、非标仓单标准化、仓单及仓储智能化管理、供应链全程无遗漏监管等维度,设计了动产押物监管模型(IoT-based Supervision Model for Chattel Financing Mortgage,ISMcfm),并对模型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分析。

1 模型理论

基于物联网金融业态下的动产融资[12]涉及抵质押物登记与公示、智能仓单与仓储管理、抵质押受偿与变现等环节。不难看出,动产融资涵盖技术、管理、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本文仅从技术层面,研究动产融资过程中基于物联网的押物动态、实时监管策略和方法。

1.设计思路

本文中,ISMcfm的设计思路是:首先,借助RFID技术,为动产添置标签,进而赋予动产以不动产属性;其次,依靠智能感知、实时定位、视频监控等技术,使得债权人、监管方都能够动态、及时获知动产押物的实时状态,以达到降低监管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其次,通过设计基于物联网的智能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管理信息系统),债权人可实时感知押物的价值,进而规避押物不足值风险及监管员的道德风险。最后,通过在供应链环节安置的物联网设施,增加对整个链条的管理,并实现风险预警。

ISMcfm的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物联网的动产融资押物监管模型框架图

2.模型原理与实现

如前所述,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是信用经营的主体。银行为客户动产融资之前的押物选取、估价,融资之后的押物监管(直接监管或者委托第三方监管),风险识别及风险出现之后的押物处置,都是动产融资的重要因素。不难看出,现实中的动产融资管控环节与图1所示的ISMcfm各模块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银行放贷及管控环节与ISMcfm的对应关系

要想完成基于物联网的动产融资功能,图1所示的ISMcfm框架在实现过程中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如何综合运用物联网技术,有效解决动产融资押物的智能仓储管理问题?二是如何运用联网技术,构建能够同时满足债权人(银行)、监管方、债务人三方需要的智能物联监控网络?三是如何以非标仓单的标准化为突破口,推动动产融资管控方式的变革?

在本文中,ISMcfm针对以上三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如下:

动产融资押物智能仓储管理:在ISMcfm中,我们借助RFID技术、传感器、GPS等物联网设备,将成捆的钢材、整箱的牛奶、移动的汽车等“动产”,通过加装RFID标签、定位与报警装置等途径,赋予“动产”以“不动产”属性,并进行动产的唯一化标识;此外,借助温湿度监测、火焰监测、红外监测、视频监控等物联网技术和设备,将传统的仓库改造为智能仓库,实时监管动产融资抵押质押物,并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在仓储管理环节依靠物联网实现自动化、规范化的智能管控。这样,不仅能简化监管流程,而且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干预,使得抵质押权利与押物实时匹配,达到规避传统动产融资监管方时常出现的道德、操作风险,缓解以往动产融资过程中借方、贷方、监管三方的信任危机,提升预警时效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

智能物联监控网络构建:在ISMcfm中,为了监控动产融资链条上各环节的风险,我们借助物联网技术,将与动产融资相关的原料采购、原料保管生产过程、商品销售、仓储物流、成品积压等环节连通,构建覆盖上述所有环节的智能物联监控网络,即部分引入“区块链”的思想,尽量形成融资链条各环节的信息闭环,实现对供应链全程无遗漏的掌控和管理,彻底解决传统动产融资过程中债权人、监管方、债务人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弊端,最大限度规避监管人员的道德风险;同时,借助该网络实时传输的数据信息,精准选择经营决策,优化上下游商业模式,提升供应链工效率。此外,债权人根据该网络传送的信息,能够精准把控融资企业及其上下游交易的三流(资金流、商流、物流)信息,准确预测资金需求,定制融资方案,润滑供应链,提升整体竞争力。

仓单标准化、登记与公示:针对传统仓储的非标仓单(仓库出具的存货凭证、存货单或者入库单)缺乏流通、无法交易、难以变现等问题,借助接触式、非接触式IC卡等物联网技术,通过统一仓单格式、记载信息要素、绑定押物时空位置信息等途径,设计具有排它性、唯一性、能流通、认可度高的标准化仓单(又称为物联网仓单),实现ISMcfm中动产融资押物仓单的标准化;在此基础上,可借助中国人民银行的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平台,建立统一登记公示制度,扩宽动产范围、完善信用体系、放量动产融资规模,解决现行动产融资业务中的虚假仓单、重复开单、空单抵押等问题,进而提升非标仓单的信用度,增强非标仓单的流通性,促使动产融资更规范、更便捷、更高效、更安全、更可靠。

2 模型分析

为了证明在降低动产融资违约概率(信用风险)方面的效能,我们提出了如下定理,并进行了推导和证明。

定理1:物联网金融业态下,ISMcfm的信用风险理论上一定降低。

证明:假设信用风险的总损失(Loss,以下记为L),预期损失(Expected Loss,以下记为EL)和非预期损失组成(Non-Expected Loss,以下记为NEL),传统动金融业态下动产融资的EL和NEL分别记作ELtfm和NELtfm,ISMcfm中动产融资的EL和NEL分别记作ELifm和NELifm。

按照风险管理理论[13],有:

Ltfm=ELtfm+NELtfm

(1)

Lifm=ELifm+NELifm

(2)

据已有研究成果[6]可知:

ELifm≈ELifm

(3)

由上述的式(1)、式(2)、式(3),不难看出:Ltfm、Lifm的大小主要取决于NELtfm和NELifm。

为不失一般性,我们是在“动产融资规模相同”的假设条件下,讨论Ltfm与Lifm的大小关系。

在ISMcfm中,因风险和收益的相对确定性,按照经济管理学理论,有:

(4)

又由RAROC(Risk 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理论知:

ELtfm=PDtfm×LGDtfm×EADtfm

(5)

ELifm=PDifm×LGDifm×EADifm

(6)

其中式(5)、式(6)分别表示传统动金融业态和ISMcfm下动产融资预期损失的计算方法,LGD和EAD分别表示违约损失率和违约风险暴露。

有式(3)所列的ELtfm≈ELifm,不难知道:

PDtfm×LGDtfm×EADtfm≈PDifm×LGDifm×EADifm

基于此,以下我们假设PDtfm×LGDtfm×EADtfm和PDifm×LGDifm×EADifm都用PD×LGD×EAD表示。

基于上述理论和假设,公式推导如下:

设ΔNEL=NELifm-NELifm,则:

=ΔPD×LGD×EAD

<0

设ΔL=Lifm-Ltfm,则:

ΔL=Lifm-Ltfm=ELifm+NELifm-ELtfm+NELtfm

=NELifm-NELtfm

=ΔNEL<0

证毕。

3 结论

本文借助传感器、嵌入式、RFID、ZigBee等物联网技术,通过赋予动产以不动产属性、非标仓单电子标准化、仓单登记公示及统一化管理、押品形态及位置信息实时采集、标准化和智能化操作、监管过程透明、信用风险管理瓶颈破解、供应链全流程无遗漏监管等途径,构建了流程封闭、理论可行、满足新金融业态需要的动产融资押物智能监管新模型。为全面实时监控押物状态、规避动产融资业务风险、改善动产融资萎靡现状,并进而为构建更加完善的商业模式,掌控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经营情况,放量银行动产融资业务、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局、缓解潜在金融风险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然而,由于实验条件限制,模型在真实环境下的实践检验有待加强,这也是我们承担的“物联网金融业态下的动产抵质押物监管问题研究”项目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猜你喜欢
仓单动产业态
发挥示范功能,探索数字助农新业态
唤醒街区想象力:多元业态赋能创意社区
“共享员工”更需共同呵护——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如何保障?
特别动产抵押和动产质押在实践中的正确适用
动产价款债权抵押权的法律效力
动产抵押研究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动人”又“动产” 山西国资改革按下快进键
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的探索—仓单融资
提单、仓单质押性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