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建筑系统设计探讨与研究

2019-01-15 03:30张进候杰易操孙涛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9年11期
关键词:智能建筑图纸建筑

张进,候杰,易操,孙涛

ZHANG Jin, HOU Jie, YI Cao, SUN Tao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1 引言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阶段在行业已经实现了操作自动化的目标,接下来的发展方向便是向着智能化迈进。现在建筑行业的规模普遍较大,对于各阶段进行有效管理得一直都是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构建智能建筑系统,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减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人为失误,确保建筑项目各阶段的顺利推进。

2 智能建筑系统的设计的特点

2.1 节约性

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的不断供应,在资源日益枯竭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最少的建筑材料建设出满足居民使用要求、国家质量要求的建筑也成为企业需要重点考量的问题。智能系建筑系统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该方面的相关性问题,借助前期现场勘查人员反馈出的建设区基本资料以及项目所记录的相关资料,对该建筑项目最优化方案进行科学计算,计算结果需要细致到每个施工环节,这样可以帮助企业工作人员明确工作中的核心内容,有效提高建筑项目推进中的管理效率,提升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

2.2 生态性

在传统建筑设计理念当中,设计人员认为建筑项目只需要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要求即可,对于建筑的其他功能性没有太多的硬性要求。但是在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之后,人们对于建筑的功能性也有了更多的要求。生态性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生态性的意思就是在建筑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将“绿色施工”、“环保性”、“环境适应性”作为基本设计理念,建筑整体结构不仅需要满足当今人们的居住和其他功能性需求,而且在施工和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设计的建筑整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适应性,使建筑整体看起来与周围环境可以更加协调,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而实现任何自然友好相处的目标[1]。

2.3 人性化

建筑的设计初衷是为了给人们带去更好的生活,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人们对于建筑的功能性需求情况。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对建筑进行定位,如将其定位成服务类、功能类、舒适类等,服务类建筑定位应注重建筑整体的便捷性和舒适性,功能类建筑定位在施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建筑整体的功能性是否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舒适类建筑定位需要注重整体建筑结构的舒适度。根据不同人群对建筑的需求,对建筑结构进行优化,进而在智能建筑系统应用过程中,可以提升建筑的实用性,提升人们对建筑整体的满意度[2]。

2.4 集约化

在传统建筑设计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如设计人员技术水平较差、设计公司自身设计资质不够等,很容易导致设计方案出现空间利用率较差、开放度过高等问题,这种类型的设计方案很难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并且还会对资源造成很大程度的浪费。而智能建筑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对多种类型建筑方案进行模拟运行,在运行过程中找到该运行方案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建筑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有效提升建筑项目整体的实用价值,并且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空间利用效率,体现出智能建筑系统的集约化应用特点[3]。

3 智能建筑系统的设计要点探讨

3.1 图纸准备阶段

3.1.1 仔细研读项目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是确保项目顺利开展的基础,通过仔细研读项目设计图纸,可以帮助系统采集相应的数据资料,为智能系统的不断完善提供资料支持。在对智能建筑系统进行构建的时候,技术人员需要对施工图纸的各个应用环节进行仔细了解,确定每个施工过程和施工环节所需要的施工材料类型、施工材料总量、施工质量要求等,根据采集到的相关的数据的信息,对其进行科学性整理,将整理后的数据信息进行录入,使智能系统可以避开设计雷区,设计出符合现有要求的智能建设系统。除此之外,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明确各个接口间的衔接情况,如在监控系统与火灾系统衔接的过程中,需要将其进行合理性衔接,确保火灾情报传输的及时性,提高建筑应用的安全等级。

3.1.2 及时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施工技术是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力的重要凭证,同时施工技术还是确保施工进度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系统设计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提前了解施工图纸中的相应规划内容。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需要全程参与,其主要工作是对施工图纸的相关内容进行资质分析,明确设计图纸的深层价值。只有做到该情况才能将施工技术进行及时交底,减少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的出现,提升建筑项目的使用有效性。另外,技术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对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进行了解,同时技术人员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参与项目建设的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减少相互间的矛盾,提高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

3.2 建筑施工阶段

3.2.1 明确系统防范要点

建筑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项目施工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这样也增加了不确定因素对建筑项目施工的影响。针对此类情况,设计人员在构建智能建筑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对可能影响项目推进的因素进行分析,计算该因素在建筑项目中的权重,针对权重较大的因素所引起的施工问题制定相关的应急方案。即使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此类问题,也可以借助应急方案起到及时止损的作用。另外,通过明确系统防范要点,可以减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为后续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

3.2.2 防范措施制定的科学性

在智能建筑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和专家系统技术,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施工问题制定防范措施,同时还需要对防范措施的实用性进行评估,可以借助系统模拟防范措施的有效性,根据反馈结果不断完善各个环节,进而提升防范措施制定的科学性。在完成防范措施之后,企业需要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具体的操作流程,在发现突发情况时,可以快速应对此类情况,起到企业经济止损的作用。

3.3 项目验收阶段

3.3.1 工程验收的基本条件

在工程验收的时候,要对当前施工现状是否符合工程设计内容、合同内容等进行客观的判断和分析。在验收过程中,要与工程实际的施工质量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够保证工程项目在验收和移交过程中的有效性。在具体管理过程中,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工程质量监督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在验收时,行政主管部门还要给予相对应的许可文件。

3.3.2 设备验收

在针对建筑项目进行施工的时候,会涉及大量的施工设备,这些设备在后期的竣工验收环节当中,可以初步接受相对应的验收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在实践中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对单体调试、接口等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另外,工程验收专业人员还要对这些施工设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情况、质量等进行验收。在验收过程中,要保证这些设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功能特征符合合同约定内容,这样才能够保证设备质量验收的有效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项目从确定到竣工后投入使用属于较长的施工过程,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因为工作总量的过度叠加,建筑项目的管理一直都属于非常难解决的问题。智能化建筑系统的加入,可以对复杂的工作内容进行细致梳理,进而提升建筑项目在推进过程中的管理效率。另外,通过完善智能建筑系统,对推动行业经济稳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智能建筑图纸建筑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
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计研究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基于区块链的建筑信息模型图纸多人协同创作系统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浅谈汽车线束产品图纸管理
建筑的“芯”
看图纸
智能建筑自动化设备安装技术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