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公交一体化关于古镇资源融合研究*
——以开城镇为例

2019-01-15 03:37孔刘辉
山西青年 2019年14期
关键词:开城古镇公交

朱 璇 孔刘辉

(滁州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一、背景介绍

开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河西老街是开城现存为数不多的古街,沧桑古朴,风格独特;门墙刻满岁月,旧式的店铺布满沧桑。居民建筑多为明清建筑,有石础石磉、梁柱斗拱、替木叉手等构件,雕刻细致,多为卷云、卷心、卷手花饰。容貌虽朽,却古朴庄严,是展现开城古貌的窗口,颇受外来游人的青睐。

开城的迎河古寺;曹操屯兵的都督山;毛诗石刻与毛苌读书的毛公山、毛公洞;远近闻名的西九华,众多古桥、古寺、古墓、古遗址;著名抗日人士、有着“装甲兵之父”称誉的徐庭瑶,“时代的鼓手”田间等近现代名人,无不彰显千年古镇开城的历史文化的精彩。

2019年2月9日至15日,千年古镇-开城大门楼正式在镇口田间广场处设立,致力于打造全新开城古镇。近几年,无为县贯彻“五个全面一体化”政策,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投入新能源公交运行,无为县开往西九华公交(即102路),途径开城镇,对开发开城古镇起到推动作用。交通系统的改善与发展是历史资源产生生存发展和价值传播的基础条件。历史街区作为乡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维护发展都离不开交通系统。

二、重要性

历史文化城镇拥有历史文化资源,对乡镇的开发具有珍贵的价值,既是人类的物质财富,又是重要的精神源泉。如何更好地开发古镇,从很大意义上讲,交通是首要关键问题。交通的通达度和便利度,很大程度上拉动古镇的多方位定位,也能给古镇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古镇的开发,不仅是对古镇进行保护,也要逐渐重视古镇与交通之间的有效配合。利用传统特色进行第三产业的商业化开发,全国很多地区对古镇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旅游开发上,但在旅游发展的基础上,相应重视文物纪念,特色文化传播等形式,促进开城镇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在一定意义上说,历史街巷是历史资产保护的重要部分,对开发古镇具有重要意义。历史街巷的道路系统与不同主次的道路要道间联系,道路格局的改善,都离不开交通系统的完善。城乡公交建设发展,对交通系统的发展和管理制度都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古镇建设,在充分保护的基础上,还可以形成文化旅游、商贸、休闲等一系列的综合服务区,这必然会给历史区域带来大量的车流、人流、物流,对区域内的道路交通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也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力。如果我们能很好地规避这些问题,减轻道路压力,改善交通供需失衡,完善历史区域的交通制度,形成良好的交通秩序,就能较好地支撑历史区域有机发展,促进古镇的有效性发展。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可见交通的发展对一个地区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地步。无为县近几年大力开发乡镇地区,打造交通运行新模式,拉动乡镇地区发展。开城镇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特色,大力发展古镇建设,传承地区性传统文化,扩大影响力,推动古镇核心发展。

三、现状

“千年古镇”开城的古镇建设目的在于保护地方文化遗产,传承地域特色文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旅游建设打造知名度,增强文化软实力。近几年正处于大力开发阶段。2017年10月,开城镇作为最先一批城乡公交的实施镇,在享受城乡公交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在历史资源的运用上,交通并不能给予一定程度上的帮助,反而带走一部分客源,使开城镇的资源开发产生一定的阻碍。

(一)路网整体结构矛盾突出,资源开发需求无法适应交通运输的变化;对于河西老街和迎河古寺的修复、推广,城乡公交站点的设计并不能满足其需求。

(二)道路功能模糊,集聚大量的非机动车交通和步行交通并与机动化交通相冲突;在部分古道街巷交汇处,交通线路设计及停靠区域设置都未进行明确的规定,易造成交通拥挤等状况。

(三)路权分配缺少对公交优先和慢行的友好考虑。有限的交通供给与庞大的交通需求之间的出现了严重的失衡现象,其结果是整体交通效率低下,交通系统功能发挥不足,会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特别是在历史名迹区域,不能给游客带来便捷的享受。

(四)资源区域规划分布未能与公交车辆或旅游车辆(大巴)之间产生和谐发展;公交车在高峰期时,特别是节假日或春节期间,如何避免旅游大巴与公交车辆之间的冲突,是一件值得考虑的事情。

(五)历史资源分布区域的不同未能与公交线路的规划有效地结合;西九华和羊山地区的历史名迹与河西古街和迎河古寺分属于351省道和043县道两条不同线路。交通的需求性和效率也有所不同,如何有效地整合资源,提高居民和旅游者的出行效率。

(六)自驾车出行与停车场基础设施不完备的矛盾,旅游淡季能基本上满足古镇旅游者的停车需求,但是在旅游旺季根本无法承载过多的出游车辆,导致古镇附近乱停现象显现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旅游者的出行体验。

四、建议

强化历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活化路网设施的合理使用,提高地块的可达度和地区机动性,系统性地制定高效的道路交通服务体系。打造多方位发展趋向,融合资源,进一步提高交通的可观感。

公交车辆或旅游车辆(大巴)之间的和谐发展,对自驾游车辆的数量进行明确规定,可以采用公交车代替自驾车辆和旅游大巴,这样不仅仅减轻区域内的车辆数和拥挤程度,节省了停车区域问题,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公交体系与历史资源的结合,带动公交运行的效率提升。特别是在古镇使用公交淡季时期,利用古镇特色,发展旅游经济,提高公交利用效率,有效地整合资源,从而加强双方的融合程度。

重视“人本位”思想在交通规划上的地位,并在历史街巷或历史区域地段与交通道路系统改善过程中得到落实。规划中,应以历史区域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定位为根本,以历史资源保护为前提,结合城乡一体化的深层次发展,采用多种形式的交通方式和交通服务,制定相关政策。加上目前地区大力建设城乡公交,以公交体系为主要的交通形式,辅以轿车,电动车,自行车等形式,协调交通需求发展,追求资源的合理配置,进一步加强古镇交通的便捷性和通达度。

大力宣传“软交通”理念,提倡居民步行和电动车相结合的交通方式,规范停放制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减轻道路的运输压力,也给公交出行提供很大程度上的便利。

发动群众,成立交通维护队,或在道路清洁工职责的基础上,增设一定的权利。也可增设古镇名迹管理员职位,增加就业机会,更易于推动古镇第三产业的发展,给古镇的形象进行一定的宣传,扩大影响力。也能为公交车的通行和运营带来便利之处,合理化管理,文明出行。

制定相应的交通政策,组织合理的停车场所,对一些违规停放的车辆进行处罚,极大程度上规范交通秩序。对部分名迹区域,合理划分或者增设停车区域,给旅客带来充足的享受感。

合理定位古城,优化土地利用。优化古城的职能分布及土地利用性质和强度,通过新街区的发展,来改善古城的功能,纯化古城的交通。开城镇可以通过利用河东(新街区建设)和河西(老街区维护)的双重发展,疏解交通需求,满足交通需求。

五、总结

公交运行与古镇的历史资源融合发展,要兼顾全面,不能仅仅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出发,综合分析资源利用形式,结合公交出行需求,优化发展。若古镇的资源能够有效的与公交系统优化配置,不但可以拉动古镇经济增长,而且可促进古镇全面化发展。通过,古镇建设和公交系统合理配合,能有效打造新农村,新气象,努力建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

猜你喜欢
开城古镇公交
一元公交开进太行深处
等公交
同里古镇
开城工业园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
光福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