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张量成像对健康人群腰骶神经的初步研究

2019-01-15 05:19俞立琛江阴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江阴2144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3期
关键词:扫描时间椎间节段

俞立琛 江阴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江苏 江阴 2144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析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定量分析健康人群腰骶神经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和纤维束示踪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技术显示腰骶神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6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行常规腰骶椎磁共振平扫及DTI扫描,测量并比较各节段腰骶神经的FA值,运用DTT技术对神经根进行纤维束示踪成像。结果:正常健康志愿者各节段神经根的平均FA值为0.188±0.020,各节段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Kruskal-Wallis检验,H=3.016,P=0.389),纤维束示踪图像能清晰显示腰骶神经的走行和形态。结论:磁共振DTI技术可以观测腰骶神经的FA值,DTT技术能清晰、直观地显示腰骶部脊神经的走行和形态。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能对正常神经及神经受损情况做出判断,运用DTI对腰骶神经进行分析,从而了解PELD手术前后神经纤维束的变化,而神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则可以完整地显示纤维束的形态和走行[1]。本研究为探讨DTI技术评价经皮腰椎间孔镜手术前后神经纤维束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6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做如下报告。

1.资 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62例成年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36例,女性26例,年龄16~45岁,中位年龄31岁。纳入标准:①所有志愿者身体健康,无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部手术史;②无脊椎及脊髓发育异常临床症状;③行常规腰椎磁共振证实无腰椎间盘膨出或突出表现,不存在椎管狭窄征象。排除标准:①排除外伤、脊柱或椎管内外肿瘤和感染志愿者;②排除有磁共振检查禁忌症的志愿者;③排除妊娠期妇女等。

仪器设备:GE Signa HDxt 1.5T超导磁共振。

1.2 方法

所有志愿者均使用型号为GE Signa HDxt 1.5T超导磁共振,线圈为8通道颈胸腰联合线圈,通道为CTL456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所有志愿者均保持静止不动。

所有志愿者仰卧位进行常规扫描,其矢状位扫描范围为胸10骶3椎体水平,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扫描参数为TR:2320ms,TE:102ms,FOV:32cm×32cm,矩阵:320×256,激励次数(NEX)=4,回波链长度19,层厚/层间距=4mm/1mm,扫描时间为135s。FSET1WI扫描参数为TR:380ms,TE最小值,FOV:32cm×32cm,矩阵:288×192,NEX=4,回波链长度3,层厚/层间距=4mm/1mm,扫描时间为100s。FSE T2轴位扫描参数为TR:2340ms,TE:110,FOV:20cm×20cm,矩阵:320×224,NEX=4,回波链长度18,层厚/层间距=4mm/1mm,扫描时间为127s。

继上述操作扫描后进行DTI扫描,范围为腰3骶1椎体水平纯轴位共26层,扫描参数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成像(SS-SE-EPI)脉冲采集,扩散敏感梯度取15个方向,出于扩散加权系数(b值)对图像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和信号衰减程度影响的考虑,b值分别选择为0和600s/mm2,NEX=4,TR:6300ms,TE取最小值,FOV:36cm×36cm,矩阵:128×96,层厚:5mm,无间隔扫描,扫描时间为410s[2]。

1.3 数据分析

采集数据由磁共振医师分别对常规腰椎MRI图像进行判读,利用工作站l软件Functoo进行后处理和分析。首先对DTI图像进行变形修正后,进行纤维束追踪临界值的处理:设置最大步伐为160,最小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为0.18,以避免脑脊液、肌肉纤维、肠道内水分等干扰。对62例志愿者选择常见受压部位腰3、腰4、腰5及骶1神经,双侧4对8根共496根,在与b值=0的图像融合后进行腰骶神经纤维束三维示踪成像(DTT),并采用感兴趣区(ROI)法测定FA值,ROI选择在双侧椎间孔区内侧开口区,尽可能按照神经根大小选取,范围基本与神经根保持一致,尽量避免可能产生的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最后的分析结果取两位医生所得结果的平均值。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在此次研究的62例志愿者中,常规腰椎磁共振显示腰椎间盘形态无明显改变,部分伴有椎间盘内水分缺失T2WI图像上呈低信号改变。62例志愿者的腰3至骶1神经根均清晰显示,自椎管内斜向外下方走行,神经根连续完整。FA值分析志愿者各节段神经根FA值经Kolmogorov-Smirnov检验均满足正态分布,其均值为0.188±0.020,同一节段双侧神经根FA值无统计学差异,各节段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Kruskal-Wallis检验,H=3.016,P=0.389)。不同性别的神经根FA值无统计学差别(P=0.527),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神经根FA值与年龄无明显相关(P=0.296)。

3.讨论

各向异性指标常用部分各向异性FA表示,其范围为0~1。其中0表示最小各向异性的扩散,代表为自由水;1表示假想状态下最大各向异性的扩散,通常视非常规则的大脑白质纤维FA值接近1。用原始数据重建出的FA图更能直观地显示病变,高信号代表各向异性最高的白质纤维束,低信号则是各向异性最低的是脑脊液。

DTT是在扩散张量成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可以在活体组织中显示纤维束的方向和完整性[3]。磁共振具有多维成像、多重对比和空间分辨率高、解剖显示好的优点,被普遍认为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能力最强,成为评价脊柱疾病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技术[4]。

本研究在62例志愿者椎间孔内侧开口区的腰骶神经平均FA值为0.188±0.020。目前正常腰骶神经的FA值报道不一,Balbi等[5]研究的值是0.218;van der Jagt PK等[6]研究的值是0.31;Budzik等[7]研究的值的是0.38;而Oikawa等[8]研究的值椎管内的值是0.247,椎间孔内口是0.323,椎间孔外口区则是0.337。考虑各组数据不同的原因可能与所用磁共振场强不同、检测部位选择差异、梯度场数目、b值选择及像素等相关,所示各节段神经根FA值无明显差别,与既往大多数研究一致,但与时寅团队的研究结果不完全相符[9]。

综上所述,磁共振DTI技术可以观测腰骶神经的FA值,DTT技术能清晰、直观地显示腰骶部脊神经的走行和形态,可为临床手术方案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扫描时间椎间节段
高速铁路节段箱梁预制场规划设计研究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价值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中参数优化MRI的应用有效性和临床指导意义
延迟时间及扫描时间对320排螺旋CT下肢静脉血管直接造影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腰间盘突出运用椎弓根螺钉与椎间融合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人工智能研发新核磁共振以缩短扫描时间
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诊断急诊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