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19-01-15 14:39苏冰玉
山西青年 2019年15期
关键词:热点思政政治

苏冰玉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长春 130000)

关于社会热点的定义不一而足,其内涵大致可认定为有一定数量的人群议论并产生社会或者国际间影响的事件,这都可称之为热点。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在广大人民群众间属于素质较高的群体,正处于最活跃的阶段,对任何事都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心。但正是由于高校学生的这些方面的特点,大学生对社会热点关注度很高,但对其运用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操作却是少数。大学生思考方式和思维模式容易从多个方向出发,高校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特点,恰当地将社会热点引入课堂,合理地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个人思考的结果,进而促进学生思维方面的拓展。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

(一)传统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全面、内容复杂,但离不开的一个共同特点,即政治指导。换个说法,就是非义务地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流思想全面的教育注入到学生的思想里。在高校缺少积极主动思考的学生,因此非义务的思想教育出发点是好的,但往往导致事倍功半,灌输主流思想的过程还应该注重方式方法,避免让学生产生厌倦的思想是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高校真正的学习者应该是主动思考类型,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时,最重要的就是细水长流,一步步引导学生培养自己对政治的兴趣,然后刻苦钻研[1]。

(二)课堂覆盖式教育模式

覆盖式教育模式顾名思义指的是在工作运行过程中,高校一般采取隔离的方法严禁一些消息的散播。这样做一个显而易见的缺点就阻碍了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

在当今时代的高校学生往往拥有剧烈的学习愿望和探索好奇心。对任何引而不发的事件会刨根问底,在这一方面高校学生的固执性难以想象。长期这样下去,必定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学生的观念会产生变化,认为高校存在隐蔽的地方或者还有更多隐蔽,不利于学校发展的言论便会在学生之间肆意传播。大多数大学生都有自身独立的想法,学生是学校的一部分,对于学校产生的积极的或者消极的事件都应该有一定的知悉权。高校可以利用此次事件总结出其意义或者教训,从而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做到了与实际相结合[2]。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热点合理结合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优秀青年是祖国的栋梁,那么处于当代,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青年人群中的主力军,密切联系着祖国未来的健康而长远的发展。在高校中,教师资质参差不齐,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在学生身上反映的教学成果也就显出千差万别。当然,学生的思想教育素质需要联系自身,比如学生自身的悟性,对思政学习的注重程度不同。可以简单设想一下,一个具有浓厚思想教育风气的校园氛围将是形成优秀的思政学生的基础。因此,存在的种种现实问题阻碍了思想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社会马不停蹄的朝前发展,更多思想教育落到了教师头上,教师的工作负重强了,学生的学习任务也有所加重,各方面的竞争也逐步形成。从当前各高校的教育模式来看,多数还停留在课堂教育模式,以旧模式理论教育为主,这样的教育模式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负累,甚至让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因此,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是当下高校需要改革的一方面[3]。需要紧紧跟随社会热点,跟上时代的步伐,当然,在目前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每个大学生的心理都产生了细微的变化,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条件。而如今高校教学面临的阻碍就是如何让学生自身更好得建设,思想更好得发展,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内容。

三、社会热点存在的价值

通常来说,社会热点发生在具有明显社会特征的时期下产生的矛盾追问,以及由此同步发生的关于解决矛盾的诸多方式上。在群众中得到广泛讨论的问题中,即使微小的事件也容易发酵到人尽皆知,或者进行话题的同步改造,完全改变话题本身的性质,这都是热点问题容易带来的消极影响。还有可能造成负向的舆论导向,严重阻碍社会正常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效应,对生活环境也会造成部分不利影响。因此,社会热点需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将学生从社会舆论的错误导向中引导出来,在这个时候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提上日程,从而能够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群,应该对热点问题有正确的价值导向,不可主观盲目评论与捏造事实真相,要显示出当代青年的优良品德。其次,高校思政教育需要联合社会热点,其意义表现在四个方面[4]。

(一)社会热点是思政教育的切入点

当下时代复杂多样,伴随的时代特点也多种多样,因此,社会热点的呈现方式便是精彩纷呈的。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社会热点的发展踪迹,社会热点蔓延到社会工作的方方面面,影响较为宽泛。社会热点产生的价值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当下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为百姓带来了归属感,同时也体现了绝大多数百姓的利益价值和道德评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包括其学习生活和课外生活,与学生交流、剖析诸如此类的社会热点问题,和人们热议话题,对于重大方针的实施所带来的益处多加分析,从生活实处真切体会社会热点所带来的思政教育的真正意义。

(二)拓展思想教育与社会热点结合工作

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死板,多理论少实践。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源于校园的教学内容落后,学生没有学习积极主动性,高校缺少关注的力度。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学模式的落后,因此使教育成果落后。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把热点带进思政教育工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与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通过身边发生的热点问题去真正体会思政教育的魅力,内化为自身素养,真正达到育人目的。

(三)社会热点问题与学生思维的正向变化

如果要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就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强化大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利用社会热点进行合理思考。对教师来说,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这项工作任务艰巨,需要极高的耐心与素质。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关注社会热点的重要性,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接收思想政治的主流思想。教师还要量化选择,摘选层次不齐的学生队伍进行强化教育。举个例子,教师可以通过校园论坛等学生活跃地带,了解学生的思维导向,寻找恰当的切入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四)开展宣传社会热点教育项目

大学生需要了解社会发展动向,及时做出有针对性有意义的反应。教师需要利用社会热点进行思政教育。尽量杜绝死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发言,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打个比方,对于课堂正在讨论的课题,可以邀请教务处一些优秀的政治指导教师进行课题拓展,接着由学生进行课题发展。在把握社会动态的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思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把握。

四、结束语

结合上述讨论,合理利用当下社会热点的价值不容忽视,尤其是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有效地关注社会热点,继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社会热点是未来教育的趋势。

猜你喜欢
热点思政政治
热点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热点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