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引导问题研究

2019-01-15 06:22
山西青年 2019年7期
关键词:舆情群体价值观

王 晨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9)

一、高校网络舆情内涵

(一)高校网络舆情界定

关于舆情的界定,刘毅所著的国内首部全面研究网络舆情的专著《网络舆情研究概论》中提到的舆情概念被广泛认可,即:“舆情是指由个人以及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①网络舆情是舆情在互联网背景下延展的特殊形式,是社情民意在网络空间的集中反映。高校网络舆情包含于网络舆情中,从主体来说主要是高校教职工人员和大学生群体,不同类别的人在参与高校网络舆情时会形成不同种类的舆情。

(二)高校网络舆情特点

1.主体的特殊性、自主性、非理性

大学生群体是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着特殊性。他们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同时网络参与度高,舆情参与意愿较强烈。但由于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的来自道德和各种的束缚使他们往往陷于沉默,而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平台的自由与匿名特点使大学生摆脱道德的束缚使理性与非理性失衡出现非理性倾向。

2.客体的多元性、隐匿性、互动性

高校网络舆情内容具有多元性,范围上至国内外时政热点下至社会生活焦点。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也增加了网络舆情传播载体的多元性。新媒体承载的信息量更大、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能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群体的求知欲和新鲜感,博得关注度。

高校网络舆情隐匿性。如果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没有把握好一个度,放任自我情绪、随意宣泄情感、语言使用过激或传播错误思想,极易成为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助推者。

高校网络舆情互动性。网络实现了信息发布者与受众者的双向互动,而网络舆情更是刺激了这种互动性。高校本就多为突发事件发生地,人群集中且密集,一旦网络出现热点事件,关注者能及时告诉身边好友获知,在最短时间内形成高校网络舆情与大学生群体的相互互动。

二、高校网络舆情引导问题研究

(一)高校网络舆情现阶段引导方法分析

关于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方法,首先是社会层面既健全社会对网络舆情监管体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时对网络违法违规行为做出惩处,减少不发分子有机可乘的可能性同时政府在其中要扮演好主导者的角色,落实相应的职能工作。

其次从高校层面要求建立相关的监测机制和应急预案,对网络舆情发生前期做好监测引导,当有突发危机发生时能提前准备好应急预案,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控制舆情的爆发。

最后从学生层面来说要提高学生网络素养,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避免在网络环境中迷失自我,提高辨别能力。同时加强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增强四个自信,抵御西方外来落后价值观的侵蚀,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理解。

(二)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就学生主体来说。高校学生还未正式踏入社会,学校所提供的生活圈相对简单,大致都处于相同年龄段,群体意识强烈,害怕被孤立。当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相出入时,会产生盲目从众现象,放弃自己观点而追求与群体观点保持一致,导致大学生缺失独立思考的能力,理性的思考能力。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综合学生法治观、文化自信、价值观等多方面内容引导。

其次,学校对舆情监管机制不完善。高校是突发网络舆情的关键地之一,大多数学校在网络舆情监管方面投入的人员管理还不足,重视度不高。都是在舆情危机发生后的补救控制,有时效果甚微还会出现大面积的反抗,助推舆情的失控。如果忽视了舆情发生前的引导检测,在前期没有对大学生思想动态上有足够的掌握和引导,舆情一旦出现,传播速度将会非常迅速。监控机制的不完善,学校不能及时了解学生所关注和困惑的问题,及时作出问题的解答和教育,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会成为舆情危机爆发源头的积累。

最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待提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挑战。在教学内容上,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更新跟随不上网络信息的层出不穷,及时性差,容易缺少对时政问题的针对性。偏重于理论说教,对理论知识的传授,缺少对学生的吸引性,而现在信息传播的花式多种多样,语言上也灵活有趣,很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睛,转战注意力到网络中去。高校学生不论学院专业,总体上来说都有对我国时政热点关注或参与的需要,而思想政治教育对理论知识、基本价值观、原则等思想领域的着重,缺少对时政性事件的全方位解读,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方面还有待提高。

[ 注 释 ]

①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240.

猜你喜欢
舆情群体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