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运用探究*
——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为例

2019-01-15 15:55陈亦凝
山西青年 2019年21期
关键词:笔者思政思维

陈亦凝 刘 星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湖北 武汉 430011)

一、什么是“互联网思维”?

百度李彦宏最早提出互联网思维,他说“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1]也就是说互联网思维,要求我们首先应该把自己置身于互联网的世界中,并充分认识到“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我们再在互联网的世界中求同存异、寻求合作,从而运用并作用于现实实践。

思政教育工作需要确定互联网思维,这首先是思政工作者或者高校教师应该思考和注重的。对于高校的思政教育活动来说,其属于高校教育中关键部分,高校通过主动的适应当前互联网思想,成为现今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对满足教育体系不断创新有着一定意义,而且对学生进行全面管理有着一定帮助,进一步增强理论与实践间的融合度,推动思政教育活动更好发展。[2]当前,“手机俨然已经成为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不论学生还是教师,手机没有电,总觉心空慌。“无处不网络,人人即媒体”,移动互联网的生态环境在高校已高度成熟,与此同时也说明,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和知识传播的重要领域,师生学习生活的新空间,高校教学和管理的重要平台,这要求我们带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运用,对整个高校学生工作的现状、当代大学生的独特个性、各学校发展实际、所带班级学生整体情况进行分析思考。一个知识点的掌握,可以直接来源手机百度、慕课或网络视频教学;一期问卷调查的发放,可以通过小程序“问卷网”方便简洁的发送和汇总;一期主题班会的召开可以通过PPT、微视频、班级微信群等召开;和学生沟通交流除了面对面,还有微信、qq、微博,甚至受到追捧的“抖音”、又或“刺激”“王者”等一款手游。京东无人快递员、支付宝无人超市、工商无人银行、无人安检、机器人写稿,种种表明,我们已经处在一个互联网+的智能时代。秉持互联网思维,依托网络技术开展交互、即时、便捷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刻不容缓。[3]

二、怎么运用“互联网思维”?

(一)确定自己开启“互联网思维”

以前,我们总认为互联网是虚拟的,是和现实相对立的,是不能为我们所用的,所以我们是处于一种排斥的状态,不去理睬和接受,甚至采取阻隔互联网的渗透,然而时代证明,这仅是一种“固步自封”的逃避和自欺欺人。

开启互联网思维,首先要开网。“网开言路”,这是指自己手机随时随地都开着4G网络,接收着来自于微信、微博、QQ等通讯交流工具寻找你的声音,随时随地方便同学找到,可以在线即时回复消息和互动。

开启互联网思维,再次要开放思想。现实生活与虚拟网络,现如今高度融合,“无处不网络、人人皆媒体”、“网络实名制”到来、“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线上交流线下对接”、“微博贴吧举报曝光、机构部门‘高度重视、立即调查’”,这就是开放且又整体的互联网生态圈,虚拟网络被高度关注,网络不再被孤立,开放坦荡的面对越来越清晰透明、阳光公正的互联网生态舆论环境,就显的至关重要。我们必须运用互联网思维思考如何开展思政教育工作,通过运用综合创新手段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4]

(二)主动出击,玩转网络新媒体

“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进高校网络空间建设改革创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善于运用互联网,尤其是熟练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做好思政工作。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统筹运用各类资源,打造信息发布、工作交流和数据分析平台,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共建与资源互享,推动网络思政工作创新发展。[5]针对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开通支付宝校园一卡通充值和消费、学工维修App上线运营、各学院学生工作队伍网站微信公众号运营维护、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等等,都是积极主动应对“互联网+”时代的体现。

2015年3月,在学院领导老师的支持下,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第一个官方微信公众号——湖大知行人文系正式创立,现如今已发布信息近800条,除及时提供信息外,时而能刷屏知行“朋友圈”,为近万师生提供了及时的信息公告和新闻消息,在学生思政管理工作中起到了良好传达作用。

(三)转变话语体系,教育也是一种服务

“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是高等教育办学的根本问题。这些理念是我们一丝不苟、敬业踏实工作的宗旨,但是互联网时代下,开启思政教育互联网思维,就是拥有一颗为学生服务的心,以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初心来从事我们的工作,要求我们把现在的工作当做服务行业来用心做,转变自己固有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把自己放在互联网阳光透明平等公正下,转变一味灌输“心灵鸡汤”式的思想和态度,以诚相待、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耐心倾听并且循循善诱给予学生更易接受的引导和帮助。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用户思维,一切都要以用户中心去考虑问题。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思政工作,必然会尊重每一个大学生作为个体的主体地位,让大学生切实参与到思政工作体系之中。[6]根据我们98、99,甚至00年的特性来看,在完全互联网的环境下接触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不在是单纯的来自老师的讲授或者家长的灌输,互联网的开放和互联网资源的共享也是获取知识重要渠道,相较而言,知识如何获得的舒服、便捷、心安理得便是心里衡量的标准。教育也是服务,这不应当做教育地位的沦丧,而是新时代教育的优化与规范,大方高调的把自己当做一名教育行业的“服务员”,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服务员”,以亲和友善接地气式的方式为学生做好各项服务工作,这应是思政工作者的追求。

三、“互联网思维”运用的切身体会

笔者是一名新闻学专业出身的学生,同时也是接收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的学生。针对“互联网思维”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运用有较为深刻的体会:

(一)从2016年11月起,笔者开始上《形势与政策》一课,作为一门纯理论的课程,没有较为深厚的理论素养,很难从内容上打动学生,让学生专注课堂教学,于是笔者作了一个专门的调研《我心中的思政课》,从最后笔者收集的建议来看,深入课堂多互动、准备新近发生的热点短视频分享、结合精美ppt图片,将能够支撑起一堂较为合格的思政课堂。

(二)2016年下半年,笔者在学校贴吧上看到一则信息“某1402本班的刘**(笔者隐去),欠钱不还……”,作为负责学院宣传工作的笔者,大吃一惊,因为那个被“贴”出来的学生正是笔者认识的同学,且还附上了学生的身份证照片及全部信息,与此同时,也陆续有看到消息的同学将这则信息截图发给了笔者,这件事情已经开始引起不良影响,于是笔者先联系贴吧管理人进行了帖子撤除,然后再找到了学生,经询问,学生欠钱情况属实,原因是借钱创业,经过笔者和学生询问后,学生表示自己已经和家长沟通,正在处理,并说“谢谢关心”。在这件事上,通过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第一时间和平台、学生进行了沟通了解,消除了不良影响,也消除了学生不安隐患。

(三)2017年年底,笔者学院一个女学生检查出淋巴癌,并开始在自己学院学生班级传出“求帮忙求扩散!请大家救救淋巴癌的我,我想活下去!”的求助链接,笔者看到后,迅速和该班辅导员老师联系确认,经证实:信息属实。于是请示学院领导后,笔者开始收集整理学生自己发布的朋友圈和病情情况,当天即整理发布了一篇微信“寒冬知行涌暖流,爱心传递续生命”这条消息属实,呼吁大家关注并尽绵薄之力,贴上了学生筹款的链接,后经学校和学院领导老师在寒假的捐款,就收到现金7000多元,平台上也获得近十多万元的捐款,大大缓解了本就困难家庭学生的燃眉之急。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即要求在工作中,根据实际,与时俱进、创新工作,并创造业绩。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拥有话语权,高校不仅应关注“谁在说”,还要关注“如何说”和“怎么说”的问题。[7]

四、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是当前教育创新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高校每一个思政工作者要增强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和影响力,占领网络主阵地,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富有成效的网络思政教育,增强网络思政教育实效性,加大网络环境监管力度,建立有效管理机制[8],保证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稳步前进。

猜你喜欢
笔者思政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