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大学生人民观教育的路径研究*

2019-01-15 15:55
山西青年 2019年21期
关键词:劳动思想大学生

辛 欣

(吉林外国语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进入新时代,伴随着现代社会的深刻变化与个人因素的复杂性,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迫在眉睫,这就需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观教育。

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始终坚持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置于最高点的根本理念,时刻重视人民的意愿。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1]习总书记的人民观直接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建政以来历届领导人关于人民思想的精华。

毛泽东同志在革命期间提出统一战线思想,要将社会各界联合起来,发挥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紧密结合党与人民群众,明确指出要给予人民能感知的物质基础;提出共产党人应时刻记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使命。邓小平同志的人民观主要体现在他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使广大人民达到共同富裕。他又创造性地提出了评价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标准。并指出群众是需要密切联系的,在各项工作中共产党人都应该虚心接受人民的监督与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将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落脚点。之后在新世纪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核心立场就是以人为本。可见,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的需求一直是我们党执政的目标,执政为民的理念始终被中央领导集体所贯彻和坚持。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被列在基本要求的首位。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建设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科学命题,在之后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又进一步从理论的高度明确指出马克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这个基础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式被确定下来,“以人民为中心”也是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核心概念。

二、加强大学生“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观教育的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这既是对新时代大学生的赞许,更是一种鞭策。我们应该关注大学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激发正能量,使其在社会发展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每个人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劳动和奉献,应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劳动中创造价值,积极奉献的人是幸福的,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作为肩负崇高使命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与逆境不应消极颓废,而要以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积极去面对和解决问题,自强不息、奋发向上。

(二)创新传统教育方式

高校作为深入传播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优势平台,应充分发挥这一宝贵平台的价值,将人民观深入贯彻大学生群体,弘扬服务于人的健康风气。坚持巩固思想政治教育,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并利用相关的热点时政教育提升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教师的授课内容不能很好的贴近学生,授课过程缺乏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环节,授课方式比较古板,一些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从教师角度看,要结合新时代大学生面临的困扰,解决他们所关心的切身问题,发掘其兴趣点并加以合理利用。从学生角度看,要提高对理论课的重视程度,更多关注时政热点,增强社会参与意识。

(三)加强劳动教育

我国在2011年发布了《教育规划纲要》,其中提到:“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2]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互帮互助的实践中获得直观感受,进而转变错误观念,加强集体观念,扭转他们轻视底层劳动的倾向,逐渐形成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学生参加劳动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优秀的劳动品质,进而有助于使自己发展成为自由而全面的人。可见,经常化和制度化的劳动教育是加强大学生人民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劳动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