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高职《计算机应用与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2019-01-15 15:55
山西青年 2019年21期
关键词:计算机思政政治

刘 颖

(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天津 300112)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教育应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高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所授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为学生传递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正确引导学生的政治取向,促进人才的成长。

二、研究背景

高职院校学生存在偏科严重的现象,对思政类课程的学习基本采取突击式的学习方式,追求过关即可,这样消极的学习态度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差。加之学生年龄比较小、成长环境单纯、对历史认知薄弱,这些原因就导致他们理想信念模糊,容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综合这些因素,教师需要认真思考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将其融入到日常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

本文以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应用与基础》为例分析计算机基础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教师素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力求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将知识与《计算机应用与基础》课程中的政治教育元素相结合,从而达到教书育人、课程思政的目标。

三、《计算机应用与基础》课程思政设计

《计算机应用与基础》是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及网络解决学生、工作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及网络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如何将思想政治的内容引入到课程中,如何使学生不感到厌烦,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教师素养

1.坚定政治方向

教师肩负着塑造学生思想的重要任务,因此应该牢牢占据高职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重视自身政治理论学习,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全程、全方位育人,培养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有为青年。

2.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是一群特殊职业者,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着深远影响。教师重在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师德、师风素质影响着受教群体的行为准则和价值体系。在高职院校中,教师通过良性有序的教学活动中,与学生产生一种相互需要、互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因此,教师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久而久之影响着学生们的长远发展。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教师同时肩负塑造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正确内容体系。[2]

3.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履行教学职责不可缺少的,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需要全面深入掌握所授课程的知识体系,具有较强的学习、科研能力,不断创新和拓展教学模式,充分挖掘课程中思想政治的隐性因素,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融入课堂。

(二)教学目标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认为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应是思政课老师来完成,所以在非思政课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思想方面的交流少之又少,这是认识上的误区。“课程思政”要明确的概念是“课程思政”并不是将非思政课程转变为思政课程去授课,它强调的是所有教师都有“立德树人”的责任,需要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课程思政的目标,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运用可以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的题材与内容,全面提高大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教学内容

根据课程思政的目标修改《计算机应用与基础》的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在目标培养上,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修正。《计算机应用与基础》课程需掌握的知识分为: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发展历史、计算机基础组成及工作原理;计算机相关法律法规;计算机网络知识;办公软件的使用。

1.在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将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以及计算机的进化。在课程设计中可以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在这部分加入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向同学们展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1956年,周总理亲自主持制定的《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就把计算机列为发展科学技术的重点之一,并在1957年筹建了中国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所,1958年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交付使用。历经60多年的发展,通过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形成了中国的计算机产业。我们在中国计算机发展的各个时期中,都可以看到中国在计算机产业获得的成就,通过向学生们展示中国科研人员的奋斗历程来展现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可以通过前辈的成就来让学生们坚定民族自豪感,激发年轻人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们意识到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实现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我国超级计算机的发展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超级计算机是计算机中功能最强、运算速度最快、存储容量最大的一类计算机,多用于国家高科技领域和尖端技术研究,是一个国家科研实力的体现,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通过对超级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日益强大。尤其是在2015年美国针对英特尔加速芯片的出口限令,导致中国无法及时升级“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为此我国科学家超速研发国产处理器,研制出完全自主可控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真正实现了“中国芯”。使学生在肯定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能力的同时,激励学生奋发图强的意志。

2.在讲授计算机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时,要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告知学生计算机软件是软件开发人员进行长期的、艰苦的逻辑思维的劳动成果,作为一种功能性的产品,它是极易复制和模仿的,所以就需要专门的法律对它加以保护。并通过著名的“蕃茄花园”盗版侵权案件,使学生了解知识产权、著作权的重要性,使学生意识到尊重别人的劳动也是对自己劳动的肯定。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必须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教师要帮助他们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信仰,使他们能够做到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通过计算机法律的学习,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课程中。

3.在计算机网络部分的教学中加入“网络强国战略”内容。在发达的网络下,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快速的变化,创新型思维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也导致了拜金主义、利己主义问题的出来。所以作为大一新生即可接触到的《计算机应用与基础》课程,教师必须充分利用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相结合的有利途径,从课程作为突破口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引导、教育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和自律意识,以及在网络环境下防范伤害、自我保护的能力,不要被网络中负面内容迷失自我。将思想政治工作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使“课程思政”融汇贯通。

4.在办公软件学习过程中,通过案例法和任务驱动法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的情况下,操作技能也逐渐增强,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逐渐拥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能够形成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在利用WORD制作电子小报的课程环节中,规定学生每3人为一组进行分工合作,完成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宣传海报的制作,学生们可以通过讨论、制定方案、实施等过程深化知识体系的建立,并且通过课程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等专业素质,以及一丝不苟、精准求精的科学精神,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总结

“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一种新尝试,不同专业具有不同的特色,不同的课程可以挖掘出不同的思政资源,要达到理想的立德树人效果,则需要我们每位教师都能很好地利用课堂这个阵地长期不懈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不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探索、实践和创新,在潜移默化中把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怀深深扎根在每位学子心中[3]。

猜你喜欢
计算机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计算机操作系统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