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应具备的三大意识

2019-01-15 15:55郭晓天
山西青年 2019年21期
关键词:教育者理论课话语

郭晓天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 临汾 041000)

从整体看来,问题意识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和指导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出发点;创新意识包括对教学话语、教学载体、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动力;趋向意识强调的是其价值性所在,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目标。

一、问题意识

马克思的“问题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和具有强大生命力以及与时俱进的原因之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责任,因此要密切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并推进自身的创新发展。

(一)创建师生互动交流的课堂氛围

教育者选择“问题育人”的教学方式,首先要创建师生互动交流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坚持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以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前提,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利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此外,教育者自身要树立正确的问题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研能力,为学生提供适当的问题材料,展示相关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多提出贴近学生思想实际、有价值、有导向的问题供学生讨论、思考。

(二)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是一门实践的学科,因此必须将理论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从社会热点问题出发,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准确定位从现实问题中折射出的价值观的问题并加以引导,以问题反观理论,并用理论解释现实,实现理论知识与现实实践的结合。目前,社会热点问题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网络信息时代,学生获取信息方便快捷,很容易受到社会热点事件的影响,从而产生一定的情绪波动,比如在面对充满正能量的热点事件时会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但是面对大量的负面社会热点事件时,又会受到各种评论和观点的影响,处于迷茫状态,甚至产生认知偏差。由此可见,通过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引导学生的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过程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既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同时实现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

此外,根据高校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热点问题以及所表现出的思想特点,例如价值取向功利化、个人主义、心理素质低、理想信念缺失等特点,在问题意识的导向下,教育者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形成以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思路,有针对性地构建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强化问题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的方向所在,也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的必然选择。

二、创新意识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目的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丰富和完善、创新与发展,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功能,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遵循熟练性、灵活性、对象性、与时俱进性的原则。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话语与党的话语,在掌握主流话语的基础上不断注入相关学科的术语、生活话语以及新网络话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从而实现教育者对各类话语的融通与灵活运用。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层次分明,因此话语创新也必须具有对象性和针对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面对的是追求平等、创新、对新事物有着浓厚兴趣的大学生,面对新事物有着很强的接受和适应能力,教育者应主动靠近学生,贴近学生生活,及时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与语境,并将其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中,用新话语解释内容,增强教学语言的新颖度、趣味性、生动性和吸引力,通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避免专业性语言过于晦涩难懂、过于抽象、滞后带来的枯燥乏味。

值得注意的是,话语创新并不意味着偏离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根本性、政治性以及科学性,创新教学话语实现的是更好地贴近学生思想实际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趋于容易化相结合的结果,实现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因此增强课程吸引力的同时要避免假大空的现象,避免过于通俗带来的低俗性和弱效果性。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当前网络、手机已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首选,教学方式与网络技术的融合成为当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需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用图片、动画、视频等新颖的形式表现出来,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不断拓宽思政课教育教学渠道,弥补课堂教学内容资源有限且组织不灵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网上教学资源例如视频、图片以及相关知识链接等,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能够以更大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教师和学生以网络为媒介的双向互动交流。

此外,可以通过创造教学情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强化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认同。教育者可针对当前社会热点事件创设话题情境,也可以利用受学生欢迎的游戏模式开展组队情境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目的明确,使学生能够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方式的创新必须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为前提,防止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的情况发生。

三、趋向意识

(一)教育者吸引力的提高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引导受教育者改变、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因此,教育者的态度、情感、价值观以及教学语言、教学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吸引力、亲和力和实效性,教育者应该以饱满的热情面对教学,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共同投入其中,态度亲和、方法适当、语言幽默接地气,通过独特的教学风格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独特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二)选择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教育载体

教育载体的运用、教育方法的选择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微时代信息传播更加开放、便捷与高效,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必须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育,例如在体育场、餐厅、广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投放公屏,播放时政新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等内容,文字内容不宜过多,需简洁明了又不失主体,标题吸睛又不偏离主体,同时可以不定期插入相关榜样事例的视频感染学生,通过受教育者的直接感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

如今,微信作为当下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社交渠道之一,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并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微信公众号由于其传播信息丰富、影响范围广泛的优势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和实效性的首选途径,因此,探索和研究应用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当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方向之一。首先,要加强对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的专题建设,学校可以分类推送多专题内容供学生选择,包括每日新闻要点和国家时政热点解读、民生新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解读、优秀教师课件内容传送、专业优秀论文、革命精神和榜样精神宣传、红色文化传播、大学生就业指导等,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分栏整合,可以使大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同时,要将微信公众号作为师生交流的平台,教育者要主动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及学生真正关注的信息和思想需求,设置讨论区发起公众讨论,对问题作出及时且有针对性的回答,激起学生的讨论热情,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一环节,对讨论区的言论引导尤为重要,应加强监管,避免偏离主流思想,产生负面影响。最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保证每一位同学的参与热情、避免敷衍了事,需将登录记录与讨论足迹作为考核保证。

(三)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趋向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介体包括方法与内容两方面,文章前面提到要实现传统课堂教学与拓展网络课堂及创建新型教学模式的结合,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方式的创新,增加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兴趣点与趋向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需求,要深入分析大学生思想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学生为本,从群体性和对象性出发,内容不可以滞后和过于抽象,应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新鲜活力,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进一步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主动性、积极性和接受性。

(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课堂教育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才能让教育对象觉得亲切可感,才谈得上亲和力。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家庭与社会都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不可或缺的承载体,三者的环境建设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发挥,在建设过程中要侧重学校阵地建设,大力弘扬主旋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墙的建设、开展道德讲堂,宣传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学校、社会与家庭三者必须协调运行,共同创建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环境。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各项工作紧密相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是保证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主要途径,为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发展需将问题意识、创新意识与趋向意识付诸于教学实践中,更好地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

猜你喜欢
教育者理论课话语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品读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