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与企业竞争优势文献述评

2019-01-15 15:55王梓鉴
山西青年 2019年21期
关键词:竞争优势研究

王梓鉴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上海 200444)

在从事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的学者当中,美国新经济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自然是最著名的学者之一,其成名作《弱关系的力量》也是脍炙人口的佳作。格兰诺维特认为,大多数网络模型只适合强连接,因此,其适用范围局限于小的,定义明确的群体。强调弱关系有助于讨论群体之间的关系及分析社会结构中不容易定义的主要群体。

格先定义了人际网络中的联系的“强度”这一概念:联结的强度融合是一个(可能是线性)时间组合、情感强度、亲密关系(相互依赖)、互惠服务等特色的纽带。之后又用社会关系网图论证弱关系之于强关系在网络的扩大和信息的扩散上的优势。信息传递不一定是仅仅靠强关系和直接关系实现的,弱关系的意义就是通过局部桥创造更多、更短的路径。之前的研究中没有衡量弱关系在扩散中的重要性。作者又从两个层面: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来证明上述结论。作者以波士顿郊区劳动力市场研究为例发现:哪些活动于不同圈子的弱关系所获取的信息要比我们自己获取的信息更加丰富。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弱关系在寻找机会时是一个重要的资源。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弱关系在影响社会凝聚力方面发挥着作用。换工作使得人在不同的关系网络之间转移,并建立了更多的弱联结桥,在特定领域构成了关系桥。使信息和思想更易流通,这些弱关系通过会议和见面得以维持。在举例论证之后,作者提出了POX网络模型,其关于人际关系的核心命题是:人际关系的选择往往是可传递的,如果P选择O,O选择X,然后等于P也选择了X。作者强调的是选择而非关系,能够反映出传递性,也能反映不平等和分层。

本文的主要含义是:个人经验与大规模的社会结构紧密相连,远远超出个人的视野或控制。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联结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这样的联结产生悖论:弱关系,经常被认为是一种疏远,但对个人的机遇和他们融入社区都是必不可少的,强联结,培育局部的凝聚力,却导致整体的分散。

边燕杰的《找回强关系:中国的间接关系、网络桥梁和求职》是与格氏的《弱关系的力量》针锋相对的一篇文章,尽管可以看作是一种回应,但是边燕杰在写作逻辑和思路上却都与格氏截然不同。边燕杰用量化研究方法,运用数学模型对研究数据加以分析,并得出与格氏相反的结论:与国外经验研究不同,中国的工作分配是在制度环境下的,依靠基于信任和义务的与工作分配实权人物的强关系而获得的。作者基于格氏的见解提出观点:工作分配制度对于求职过程中的强关系和弱关系之相对有效性具有深刻的意义。强关系可以创造连接其他没有关系的个人的网络桥梁。

边燕杰先对格兰诺维特对弱关系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列举出很多有关强关系和弱关系之相对有效性的经验研究案例。总结出格兰诺维特的三种见解:(1)区分“信息”和“影响”;(2)注意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3)重视制度背景的影响。

边燕杰先借用了格氏对“桥梁”这一网络概念的定义。之后又引用博特的结构洞理论中的个人网络关系隔断(disconnection)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观点驳斥了认知平衡理论认为强关系不能作为桥梁的这一观点。而后作者引用波特和劳曼的研究发现证明个人之间的关系隔断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没有经过商议的社会文化过程。

在提出研究假设之前,作者先对中国社会中的关系、工作分配体制、关系网和非正式过程做出阐述。通过之前的论述,作者最后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求职者与控制代理人取得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并据此提出研究假设。

在界定了相关变量的的具体测量方法之后,作者用了OLS最小二乘法回归及Logistic回归两种统计模型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印证研究假设。

作者在最后的总结与讨论中指出:我们必须严格制定求职中通过个人网络流动的是什么,是信息还是影响?当影响而非信息通过个人网络流动时,通过强关系而非弱关系更容易建立求职通道。这里作者似乎表明弱关系发挥的是信息渠道的作用,而强关系发挥影响传递的作用。

虽然强关系桥梁对弱关系强度的假设提出了挑战,但作者并未完全否认弱关系的重要性和作用。作者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弱关系比强关系在市场经济中有更大的工具效能。

《竞争优势网络》这篇文献是由社会学家J·Galaskiewicz与A·Zaheer所写的,正如作者所说:“尽管我们大量借鉴社会学、组织理论及策略研究文献,但我们目的并不是就此领域作一个全面的评述,而是提供一种研究网络或策略的框架,这种框架可以将社会网络理论运用于竞争性策略研究,也可以使研究者认识到融合这两种研究领域的可能性。最后,我们希望这既能为组织社会学也能为策略管理研究做出贡献”。作者的确在试图建构一个用社会网络视角分析竞争优势的框架,作者先提出了“组织域”这一核心概念,通过从一个“域”的视角中来看组织行为是对将企业看做一个孤立的实体并跟其他实体没有长期的有约束性的联系的这一观点的挑战,强调了网络视角的重要性。在这一基础上,作者探讨了网络成员(网络构成)、网络结构、网络模式这三个维度,并将网络结构与网络模式相结合来分析企业采取不同的行动意向在不同的网络结构下获取竞争优势的方式。尽管作者从组织行为动力学角度来分析企业行为,但实际上组织行为的分析并非如此简单,作者提出的这四个不同的方式虽然都予以举例论证,但仍旧有反例,并不能反映所有情况。

作者试图从组织中的个人及个人间网络出发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并认为之所以存在不符合上述四种方式的例子,是因为组织间个人网络的作用。这也涉及到了社会学与组织学研究中的一大问题:即微观—宏观问题。组织中的个人经常会为了自身利益而使企业蒙受损失,企业与个人之间的交往模式也会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作者认为社会网络关系是情感的、有意义的、有内在价值的。因此,行动者可以利用社会网络关系改变结构等价或与之有联系的实体的行为来获得优势。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公司拥有,或能发展相同的社会资本。其中的差异解释了公司的竞争优势。

由R·Gulati,N·Nohria与A·Zaheer所写的《策略研究》则更像是管理学研究。与上一篇文章相似,作者试图强调不应该将企业视作原子化的、自治的实体,而是应当将其置于其所嵌入的关系网络来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尤其强调战略网络潜在地为企业提供了涉取信息、资源、市场、技术的能力。因此,通过考察企业所嵌入的关系网络,能够更好的理解企业的行为与表现。

在这篇文章中,网络自身的特点并非作者想要考察的地方,作者关注的是如何将传统的企业盈利来源与网络相结合来解释企业的竞争优势。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五个传统的企业盈利来源,即(1)行业结构,包括竞争的程度和进入的壁垒;(2)一个行业中的地位,包括战略群体和流动障碍;(3)无可比拟的企业资源与能力;(4)签约与协调成本;(5)动态的网络制约和利益;作为五个议题,贯穿全文始末。

这篇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运用社会网络的思路并结合传统的经济学相关概念来分析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原理。在结语中,作者认为,企业增加的利润部分来源于自身拥有的资源,部分来源于它所属的网络结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有关社会网络与竞争优势的文献,虽然作者大多是经济学或管理学专业的,但其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黄甜在其《嵌入性、社会网络与集群竞争优势》一文中指出,网络的强弱关系通过影响集群内知识共享和传递过程,进而影响集群竞争优势。弱关系网络比强关系网络更有利于集群内的知识创造。弱关系在传播中充当着沟通不同群体间的信息桥,突破了内部强关系网络的束缚,实现了跨界社会团体的交流与联系,获得异质信息,提高集群的创新能力。当然强关系力量也不容忽视,它减少隐性知识传递的交易成本,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可见,弱关系网络有利于集群探索知识创造过程,强关系网络更加有利于集群运用知识创造过程。

在《中国零售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路径——一个社会网络视角下的探索性案例》一文中,作者将社会网络先分为两个维度:一是结构性的;二是联系性的。结构洞、网络中心性、联系强度都能带来竞争优势。

猜你喜欢
竞争优势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矮的优势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感谢竞争
画与话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