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层建筑防烟系统余压值调试的常见问题

2019-01-15 02:07
山西建筑 2019年2期
关键词:前室楼梯间预控

程 鹏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4)

在高层建筑内,防烟系统承担着阻止烟气向疏散通道扩散,保证建筑内人员顺利疏散和避难的重要任务,所以规范规定加压送风机的风压除沿程损失外应能保证有余压值。但是在进行余压调试时经常会有送风口风量不足、余压值基本为零等情况发生。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多个方面,在设计、生产和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预控措施,通过多个渠道解决。问题主要为以下几个大类。

1 系统的管辖范围问题

1.1 原因分析

超过100 m的高层建筑在深化设计或实际施工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没有分段,造成了防烟系统内部送风量不平衡情况严重,风压分配严重不均,所要求的余压值难以形成。

1.2 预控措施

规范强制性条文规定:对于超高层建筑(高度大于100 m)来说,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该竖向分段并且要互相独立设置,且每段高度不超过100 m;为了均衡风压,风道内每100 m要进行封堵,人为竖向分段,并分别设置风机加压送风。

2 送风方式问题

2.1 原因分析

采用了直灌式加压送风系统。该种送风方式效率并不高,会导致距离风机近的地方风压大,而距离风机越远风压越小。并且送风过程中漏风量比较大,导致风压不够。

2.2 预控措施

当实际条件不允许,只能采用此种系统时,32 m以上的高层建筑的楼梯间,应该采用两点送风,要两个部位同时往里吹;这两个送风口之间的距离应该不小于建筑高度的1/2,因为要均衡风压,所以两个点要尽量分散;并且考虑到沿程损失,设计送风量应按计算值的1.2倍来考虑,这样才能弥补直灌式加压送风系统的先天缺陷,见图1,图2。

3 风机选型问题

3.1 原因分析

直接按照表格或规范给出的值确定风量,造成了所选的风机风量和风压不达标;或者采用了通风空调—机械排烟兼用系统,却未按设计要求选择双速风机;甚至不按照设计文件标注的型号供货,导致风机功率偏小,这些都是风机选型不正确导致的问题。

3.2 预控措施

规范规定:建筑高度小于24 m时,风量查表即可;建筑高度大于24 m时,防烟楼梯间和各种前室(独立、合用、消防电梯)的风量应该按照计算值与查表得到的值,二者相比取大值来确定,应该比较后再确定风机风量,见表1。

表1 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合用前室各自加压送风的送风量

在按照风量选择风机时应注意,风机风量应为计算风量的1.2倍,如果是直灌式加压送风系统风管,风量还需再增加20%,也就是风机风量=计算风量×1.2×1.2。

4 风口设置问题

4.1 原因分析

1)高层建筑的剪刀楼梯间的加压送风口设置不合理:只在一趟楼梯内设置或两趟楼梯内交错布置都是错误的做法,送风口数量不够,实际加压效果不佳。

2)加压送风口周围布置了自然排烟口,可开启外窗等漏风源。发生火灾时,加压送风系统基本失去了作用,防烟楼梯间无法形成正压。

3)机械加压送风口设置在了容易被门挡住的地方,疏散时门开启挡住了出风口,导致风量不足,同时由于送风风速过大,疏散门很难推开,也会阻碍人们正常疏散。

4)部分送风口选型不正确:防烟楼梯间采用常开式送风口时,竖向加压送风风管内部风压不均匀,倘若各风口型号尺寸大小均一致,则会影响各层风量的平衡,距离送风机较远的风口风量不达标,甚至末端的送风口的风速、风量接近于零,无法保证送风系统的正压值。

4.2 预控措施

新的防排烟规范明确规定:剪刀楼梯的两个楼梯间、独立前室、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因而高层剪刀楼梯间的两趟楼梯间的送风口应该分别独立设置,即两趟楼梯间各自每隔2层~3层设置一个常开式送风口。

检查设置了机械加压送风的场所,是否存在百叶窗或者可开启的外窗(除避难层需设置的固定窗),漏风处无法形成正压,理论上说,自然通风和机械加压是不能共用的。

检查送风口是否被门挡住。

各层送风口面积应根据该风口的风速来确定,并且该风速应符合规范标准,一般来说,加压送风口的风速不宜超过7 m/s,否则会影响人员疏散。

5 送风管道问题

5.1 原因分析

1)出于成本和施工便利等因素考虑,多数防烟送风管道借用土建的井道,这是不规范的做法,如果送风竖井内被其他专业如水暖管道占用,有效截面面积减小,管井内风速上升,沿程损失就会成倍增加。

2)由于竖井风道施工条件比较困难,采用土建风道的施工质量往往不过关,风道内部抹面工序不认真,表面粗糙,甚至有其他专业的预留洞口没有封堵,漏风现象十分严重。

5.2 预控措施

防排烟新规3.3.7条明确规定:机械加压送风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内壁光滑,且不应采用土建风道。3.3.8条规定:竖向设置的送风管道应独立设置在管道井内。也就是说,竖向的送风井需要做成内衬风管,外层混凝土的管道井,在施工中的通常做法是先安装金属管道,再在金属管道外做管道井,这种做法更便于操作。

主干风管的严密性检验是检测漏风量的关键步骤,新规范6.3.5条规定抽查比例不应小于整个风管系统的30%,且不少于1个系统。漏风量应该符合GB 5024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法兰连接的金属风管,螺栓孔之间距离应不大于150 mm,非金属风管螺栓孔的间距应不大于120 mm,并且法兰四个角应该有螺栓固定。风管以密封胶密封时,密封面应在风管的正压侧,不应在负压侧。并且在风管安装完毕后,其接口的有效截面面积不得缩小。

6 前室常闭送风口和防火门关闭不严密的问题

6.1 原因分析

对于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合用一个系统的高层建筑,如果非联动开启的前室常闭送风口的漏风量很大,那么在风压调试时调试层(着火层及上下层)的风速和风压就达不到要求,加压送风风道的压力分布也无法达到设计标准。此外,应该关闭的防火门的缝隙也是主要的漏风点,这也是无法保证余压值达标的主要原因。

6.2 预控措施

日常巡查前室的常闭送风口应该保持在完全关闭的位置,直到火灾发生或者调试时再打开,以及排查防火门是否完全关闭不留缝隙。

7 余压阀问题

7.1 原因分析

防烟楼梯间与前室之间的正压值过大导致疏散门很难推开,这是因为合用正压送风系统未设计压差调节装置。按规范要求,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宜分别独立设置送风系统。但实际条件只能让二者共用一个正压送风系统,又没有在楼梯间和前室之间加设余压阀时,如果楼梯间比前室的压力大的多,从前室进入楼梯间的门则难以打开。

7.2 预控措施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该设置测压装置和风压调节措施,即测超压和余压的装置。楼梯间与前室合用送风系统时需要在相邻的墙上装设余压阀,保证防烟楼梯间及前室之间、前室和疏散走道之间的压力差不超过规定值。防排烟新规对余压值作出的规定为:前室、避难层与走道之间压差应为25 Pa~30 Pa,楼梯间与走道之间压差应为40 Pa~50 Pa,余压值超过压差时要采取泄压措施。确保从防烟楼梯间到前室,前室到走道,走道到房间,压力是递减的。

8 结语

如何保证防烟系统的风量,减少系统沿程损失,直接影响着高层建筑的防烟效果,更与整栋楼内人员的安全疏散紧密相连。最新颁布的GB 51251—2017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已经开始实施,我们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多项预控措施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保障防烟系统的高效运行。

猜你喜欢
前室楼梯间预控
预控措施在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疫情预控公益广告
谈如何做好房建监理开展前的预控工作
楼梯
更正
地下疏散楼梯间防烟设计探讨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中若干条文的见解与建议-防烟系统
消防电梯的设置及防火要求研究
楼梯间 要小心
实现安全预控管理的几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