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学的院系基层管理之痛

2019-01-15 12:39张贝贝
西部论丛 2019年1期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院系

摘 要:大学要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尤其是研究性大学。那么作为大学管理的基础一环——院系管理又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笔者从武大新闻系主任辞职有感而发,分析了研究型大学基层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了建议,以其大学基层管理能有所改善,进而研究型大学可以发展的更好。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院系 基层管理

2017年5月,武汉大学新闻系教授夏琼向其所在的学院递交辞职信,提出辞去系主任一职。同时,她也在微信朋友圈中晒出了自己的辞职信,“尊敬的学院领导:本人因任新闻系系主任一职长达十二年之久,其间既无所作为,更无甚建树,且严重违反任职年限之政治规矩!特请求辞去新闻系系主任一职,恳请批准为盼!”并且,她还配发了一段言论,“至于辞职理由嘛,实话实说:累了,倦了,也绝望了……长期与这种不懂教育,不尊重教学,践踏教师尊严,侮辱学生智商的高校行政管理体制进行着自不量力的抗争,突然发现毫无意义与价值!辞职感言:高校已放不下三尺讲台,如今想做一个认真的教书先生真的很困难。”[1]

无独有偶,就在此前几个月,也即2016年12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系主任程红艳教授也提出辞职。 程红艳在其文章中称,她从2011年担任系主任至2016年,也有五年。在这五年之中,她还是有些许抱负的,期盼能通过自己和其他人的努力,提高本科生的教学质量,同时也希望教育学院变得更加团结,学生和老师能更有归属感。后来才发现这些想法的实现都是比较困难的,只能是理想。

她还提到,系主任的工作中,她最不喜欢的就是教务处的形式主义和繁琐主义。关于这一点,程教授还举了个例子。自己和同事通过征求师生意见,辛辛苦苦修改的2013年的人才培养方案,被教务处要求以变化幅度极大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文件为依据,重新修订,最后十易其稿,改的面目全非,漏洞百出,虽然实行了,但是问题颇多,果然2014年要修改,2015年又要修改。教务处的其他规定大多也如此繁琐,形式主义。[2]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这两位管理者都是有抱负有理想,但是大学院系现有的基层管理体制让其无法大展拳脚,工作多年依然无所建树,进而心生失望,转而辞职。如果一个学校的一个院系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个例,可是两所学校的不同院系的基层管理都有这种情况,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了。

一、研究型大学院系基层管理之痛的原因

我国的大学主要是由各个院系和职能部门组成,可以说,院系是大学的生命线和核心。如果大学没有各个院系,那为其服务的职能部门自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而以上两所高校都是211院校,又同属研究型大学,其基层管理却为自身管理者所诟病。那么,为什么研究型大学基层管理如此之难?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研究型大学的管理行政化倾向

目前,中国大学的管理主要是行政管理模式,研究型大学更甚。几乎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级别,部属高校和省属高校不同,省属高校又和地方高校不同等等,每所大学的校长的行政级别也不同、虽是大学,但是几乎成了“政府”部门。行政化的管理模式统治着大学,大学内部职能部门繁多,人员臃肿,办学成本增大,但是办事效率却并未提高。在大学管理行政化的倾向下,本是担任服务职责的职能部门却一跃成为大学的管理者,而处于核心地位的院系却成为了服从者。研究型大学每年有大量的改善大学办学条件的经费下放在各职能相关部门,但是,教授老师的科研经费申请却是如此之艰难,尤其是文科专业,更是难上加难。分拨到各职能部门的经费除了用来建设教学楼,买各种设备,甚至有些设备买了只当摆设,几乎没用过。而在大学的文化软实力方面,却没有多大建树。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很多大学的图书馆虽然修葺的壮观雄伟,但是里面的书籍却种类不多,年代久远。这不是说一所学校的硬件不重要,但是相比而言,大学的软实力、影响力不应该更重要吗?正如曾经担任过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所说,“大学之大,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除此之外大学管理行政化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第一,在大学内部存在“官谋学术”现象,又称为官阀,学阀,即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和影响力为自己谋取利益,或者是谋求远超过自己实际水平的职称,或者是获得更多的学术项目,从而打压排挤真正有学术能力的教授学者和无名望的青年学者。在很多大学,其教学科研资源往往按职位大小进行配置,在实验室使用、仪器购置、经费使用等方面领导有决定权,在科研課题申报、成果鉴定、评奖、对外协作等方面领导有优先权,在教师中产生了不良影响,也伤了广大基层管理者和教师的心。第二,少数学校领导不顾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具体情况,大搞“形象工程”,追逐一时的轰动效应。在进行基层管理的时候,不考虑基层院系的实际情况和广大师生的心声,一味追求表面工作,只抓时间短、见效快的项目,完全把学校当做一个追逐利益的场所,采用市场化方式来管理学校,追求一时的名利,却把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校长远的发展规划抛到九霄云外。

这些理念和作风,都给基层管理者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基层管理者和广大师生接触最多,最了解师生的诉求,可是他们的心声却无人倾听。大部分中层管理者仍然是惟上不惟下,造成顶层形势一片大好,基层师生怨声载道。正如上文所说的“长期与这种不懂教育,不尊重教学,践踏教师尊严,侮辱学生智商的高校行政管理体制进行着自不量力的抗争,突然发现毫无意义与价值”。同时这也是是高校管理行政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的生动说明。

(二)中高层管理者没有真正意识到院系基层管理的特殊性

大学不像政府和企业等组织,它有自身的特殊性,如果管理者把大学完全当做企业一样去管理,而不关注大学的院系基层管理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这对大学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伤害。大学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管理对象特殊。大学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学生,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作者。尤其是院系的基层管理对象,他们一般都是教授副教授,是“高知”群体,具有学历高、个性鲜明、知识渊博,学问深厚等特点。他们不仅要进行教学科研,还要和广大的师生群体打交道。其工作比较繁杂琐碎,需要巨大的耐心和精力。他们进行的是知识传播的工作,这种工作特殊的性质决定了他们在工作时是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间的。因此高校管理的一大重点就是要意识到院系基层管理者的这种特殊性,要给予其发挥能力的环境和条件。

2.管理过程特殊。在大学的管理过程中,不仅有学术管理工作,还有一定的行政管理工作。学术管理工作是和学术知识和学术内容相关的管理工作,而行政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行政权力来行使的,行政权力是通过行政组织和领导职务来行使的。一所大学要想发展的好,不仅要行政管理得当,同时还要有行之有效的学术管理,确保教学和科研的发展和成长。高校的学术管理主要涉及到学校学术组织和个人的学术管理活动。在目前的高校管理体制下,学术管理要想有效执行,就绕不开行政管理。因此高校管理过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这就要求管理者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整体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善于调动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依靠集体的力量来推动学校管理过程的有效运转。正像古人所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二、研究型大学院系基层管理之痛的对策

在分析了原因之后,笔者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其改善。其具体对策如下:

(一)改变高校管理中行政管理泛化的趋势

虽然这项改革比较难,但是不能因为其难度较高,我们就自动放弃。作为身在其中的相关人员,强烈呼吁其改革。建议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首先,要改革双肩挑型的大学校长(既研究学术又管理学校)的体制。现在我们大学的校长一方面要管理学校,一方面又要做研究工作,指导数量众多的研究生。此外,还要出国考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身兼数职,不可避免的顾此失彼。不排除,他们之中有个别的优秀校长,但是就大多数而言,他们的弱势也是很明显的:由于他们是某方面的专家,看问题容易受专业局限性的影响;又或者利用自己的职权,建立自己的学术山头。英国牛津大学卢卡斯,他的研究领域原来是18实际的法国历史,但是他接任校长后,就必循停止教学研究招手研究生,否则就不能任命为校长。

其次,大学校长的带领下,借鉴建立职业经理人队伍的经验,在结合大学自身的特点,逐步建立起一支热爱教育、精通高校管理的专业化、职业化人才队伍,使其能真正为在校师生服务,为科研学术服务。尤其是在管理人员的选拔任命上,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配备校级或中层管理人员时,要注意保护那些创造力正处在旺盛时期的青年研究人员,要全力支持他们在专业技术上做出更大贡献。在选择学院院长时,可选择有一定行政管理能力的各学科学术带头人担任学院院长,以适应高校普遍采用的“校院两级管理、院为基础”的需要,保证学院的各项事务能良好的运行,使学院真正承担起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任务。

(二)在管理中,充分认识到院系基层管理的特殊性

在大学的管理中,要充分认识到院系基层管理的特殊性,就要充分认识到管理对象和管理过程的特殊性。首先,要树立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基层管理人员是学校管理最基础的一环,直接面对的是学生和群体,代表的是学院和学校的形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中高层管理人员要充分尊重有理想有抱负的院系管理者。不仅要尊重其个性和价值,关注其需要和需求,更要为其提供发挥其能力的良好环境,促进其更好的发展,进而帶动整个学院的发展。其次,应坚持科学管理的原则。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越来越大,大学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大学基层管理的特殊性也就更加明显,因此坚持科学管理的原则自然是一所大学要又好又快的发展的题中之义。大学仅仅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不够的,还要坚持科学管理的原则。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大学在重视人才的基础上,也要科学管理院系基层人才、严格管理院系基层人才。不仅要做到责任到人,更要做到赏罚并重,为大学打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基层管理环境。

注释:

[1] 来源于新京报

[2] 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制度德育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参考文献:

[1] 魏澄. 高校基层管理中的冲突及管理[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06:122-125.

[2] 廖江华. 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泛行政化弊端及对策[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01:98-100.

[3] 张苹. 浅谈高校基层管理人员的现状与出路[J]. 劳动保障世界,2016,12:20+22.

作者简介: 张贝贝(1990--)女,河南周口人,华中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哲学。

猜你喜欢
研究型大学院系
文房四宝
浅谈SQL Server中Select语句的分组统计功能
研究型大学人文通识课到课率与课堂因素关系探究
建设高水平大学数学教学团队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策略
研究型大学中教师角色分析
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创建研究型大学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维研究
提高院系办公室管理绩效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