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的意义与策略

2019-01-15 12:39杨旭彤
西部论丛 2019年1期
关键词:循环经济意义策略

摘 要:中国现在已然进入了城市化的发展时期了,通过观察发达国家的实际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城市化时期是消耗能源最多并且会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的重要时期。然而,在推进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它将面临实际问题,也因此,我国应该通过以及使用一系相关的策略和方法,去改善现在的传统经济向导为主的发展方向,去大力地推广循环经济。

关键词:循环经济 意义 策略

一、循环经济的现实意义

循环经济是指在发展国家经济的动态过程之中,将清洁能源的使用和生产、所有资源的综合规划以及利用、生态文明的保护以及与可持续发展消费的理念进行有机地结合,最终实现了废物废品的减量、所拥有的资源的再次利用、资源无害化和资源化等符合二次利用的生态规律。在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系统之中使得自然生态系统达到一种协调以及平衡的完美状态。在经济学中,循环经济包含了还原、废物回收和资源回收三个步骤。这是一个利用经济规律将经济资源转化为资源开发、产品生产、资源回收的反馈过程。要实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对解决当前资源约束和环境恶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循环经济的会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实际生活生产当中,推广循环经济会面临许多富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首先,在当前社会环境中,人们对循环经济的认识还很浅薄,并且受到了多年以来,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刻地影响,相当多的人,尤其是决策层和商业界,对循环经济的使用和未来发展的认识不够充足。经济不景氣,意识淡薄,大部分人都会有意识亦或者是无意识地去使用和重复这些传统的经济发展思想和观念。一些领导人和商界领袖强调“先发展,后标准”的思想,刻意以及片面地、甚至是盲目地去追求可以直接产生经济效应,追求局部的直接的经济体的扩大,最终对实现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理念的推广和实施造成了不可想象破坏。

第二,循环经济的法律和政策仍然很不完善。实现以及进行循环经济的理念是一项十分重大且系统的工程,需要各个方面去平衡,需要国家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去作为屏障,对其进行有效地保护。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当下国家制度中现在使用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还是大多地建立在传统的经济体发展模式当中,地方循环经济专项立法对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循环经济中的责任和义务尚不明确,不适应循环经济的发展。

第三,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资源以及结构污染的问题十分地显著。当下,中国的能源结构主要还是以煤为主导能源。例如在我国山东省内,还是有许多污染型重工业在其中发挥着增加省内经济的比重,例如有造纸、电力、建材、冶金、机械等,而他们这些重工业对于煤炭的消耗和使用占据了省内煤炭使用的极大比重,能源和原材料都较高消耗以及排除污染量极大,而且铝消耗量也极大,因此污染物排放量同样也很大,显然,能源和产业的结构不合理让山东省发展循环经济背负着极为巨大压力。

三、循环经济的策略

我国为了建立循环经济的相关法律体系是势在必行的。根据现有的国外经验,循环经济是不可能在传统市场经济之中自己形成,它的出现和形成必须依赖于使用立法的手段去迫使相关公司的行为发生质的变化,结束短期内的极大耗损能源的传统生产行为以及快速成功地建立起循环经济的生产。对于现在一般的情况而言,中国目前尚且没有形成可以有效率地去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的法律法规。循环经济立法理念尚不明确,立法质量有待提高,国家必然要去通过法律的方法去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进程,制定科学的生产程序,规范生产过程的各个方面,并从源头上进行排查和检验,防止并且有效地约束废品的排放和发生,并且我们也需要详细地按照各个区域的现实的发展,有效地对不同的污染物的排放制定相关标准,并且加收排污费用以及加强相关法律的监管作用。

其次,调节能源和产业的结构,优化我国经济现在的局面。优先发展信息化。对推动经济增长起主要作用的行业。发展低消费、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产业,提供税收优惠,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国民经济会抑制住盲目地投资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投资,搞好空间规划,选择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交通方式,是宏观层面和资源节约手段,必须高度重视。应尽快推进土地综合规划工作。否则,不仅会长期浪费能源,而且会投入一笔巨大的不可估量的代价。

最后,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必须最终依靠技术进步的支持来发展循环经济。因此,应加强创新,开发实用的实用技术。通过设计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道路,建设高科技园区,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环境和替代技术、能源级联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和危险原材料替换技术、生态材料和再循环技术,以及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术。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将重点从个体企业拓展到生态工业国家,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尚红云,周生军.循环经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3):15-16.

[2] 孙泉莉.循环经济:经济增长方式的一场革命[J].宏观经济管理,2006(03):57-58.

[3] 吴祥钧.循环经济:经济增长方式的第二次转变[J].现代经济探讨,2005(07):3-6.

作者简介:杨旭彤(1997年8月14日),男,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哈尔滨商业大学

猜你喜欢
循环经济意义策略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我国电子垃圾资源化问题研究
浅析关于循环经济下的旅游经济管理
诗里有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