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艺术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变

2019-01-15 12:39钱杉杉
西部论丛 2019年1期
关键词:高迪教堂雕塑

钱杉杉

一、标志性的朗香教堂

在20世纪建筑艺术语言的发展中,最让人惊人的事件其中之一是那一位曾经奠定了现代建筑五原则,宣称“住宅是居住的机器”的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在“二战”后的1953年,竟然设计出了朗香教堂这样的雕塑性建筑,它一方面体现了这位大师的设计理念、艺术语言上敢于创新、永不停息的精神,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高迪对他的影响。朗香教堂的四个立面完全不一样,平面没有一条直线,怪诞而原始。它像鸭子、帽子……就是不像传统的教堂。他对几何形、工业化建筑的厌烦和叛逆,对自然、原始和古朴的回归,从而也影响20世纪下半叶建筑语言的丰富和转向。

二、唯美的蓮花教堂

印度首都新德里有一座伊朗建筑师法里布兹·沙哈巴创作的雕塑性建筑莲花教堂。这是崇尚人类同源、世界同一的大同教(巴哈伊教)的教堂,正名为“灵曦堂”。它整体造型是一朵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浮在水面上含花待放的莲花。三层共27个花瓣,从欲放、半开到开放的动人姿态,非常具象的塑造了这座教堂。边上9个水池,好似托起莲花的水塘。因为教堂规定不拜神和偶像,没有祭祀方式,只是需要静思默想来净化心灵,所以室内除一列列白色大石凳,并没有其他装饰物,非常简单纯净,它的造型所象征的意义与教堂的联系也更贴切。建筑的表现力与雕塑的表现力也趋于一致。

三、扭曲的雕塑艺术

艺术语言的模糊与交融也是现代雕塑和建筑发展中的一大特色。各专业领域的界限和分工已不再那么的明确与清晰。雕塑家所使用的再也不限于具象的形体。几何形体也是他们常常用的手段。绘画的二语言也常见于雕塑作品。作为建筑师,他们再也不限于运用几何形的抽象语言,而在不断地改变着表现手法和创作理念。

高迪建筑空间具有极强的雕塑特性,他的建筑不是线条的组合,而是雕塑般扭曲的体块。甚至他的手工铁制构件也是一种雕塑版的厚重感,他是走向有机建筑的第一人,是现代雕塑性建筑的开创者。

高迪31岁时就接受委托主持修建的巴塞罗那神圣家族教堂项目,在施工中不断的修改设计。他投入了全部的宗教热情,最后几乎与尘世隔绝,到1926年他74岁的时候因电车车祸逝世时离完工都还差很多,一直到现在教堂也还在缓慢的施工中。这座教堂最终成了一部充盈着幻象,满是古代传说和基督教神话的宏篇史诗。高迪自己则把它看成“地中海的哥特式的古希腊神庙”。这样的工程施工难度是不可想象的,绝不是简单纸上画出来的按图施工。由于它每一处都是不对称和不规则的,就连结构也都要做出石膏的模型来,就像做雕塑一样在石膏模型上来回的推敲,而且连墙面上瓷片、碎玻璃片以及马赛克也常常在高迪亲自指挥下返工从来。高迪的创造激情和非凡才能还不仅仅这些,他还对内部装修、家具都是以一个雕塑家的理念和眼光来创造的。他另一个代表作巴特罗公寓的屋脊和正立面的波浪形线条还一直深入到室内;里面布置的家具都是精心的按照人体各部分的曲面来设计加工的,这样既满足了人体使用的舒适性,也使人联想到风蚀和水蚀作用下的地理形态。

四、新的建筑空间语言的主题

高迪为建筑空间语言开辟了新天地,比之米开朗基罗、巴洛克风格以及古印度中世纪神庙,把建筑空间的雕塑化更向前突破了一大步。他的作品是艺术史上的奇葩。具有不可代替的美学价值,虽然成不了现代建筑世界的主流,却给建筑空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经验。后来还有人把他尊为异性建筑的鼻祖。高迪以雕塑语言来设计建筑空间,创造出了他心中神奇的梦幻世界。

不论艺术语言如何嬗变,建筑空间与雕塑艺术共同营造出来的强大气场是永恒不变的核心主题,气场才是宗教建筑空间与雕塑鲜活的灵魂,生动的命脉。

五、现代主义大师的大转变

两种艺术语言的模糊交融,而氛围气场的营造是不朽的主题,雕塑与建筑空间相互依附又各自独立的辩证关系

在进入20世纪以前,包括雕塑在内的装饰,都被认为是建筑空间本质中与生俱来的一部分。19世纪的英国美学家约翰·罗斯金在其名著《建筑七灯》、《威尼斯之石》中,把装饰看做是建筑空间艺术必不可少的要素,并把“真实、独立的雕塑和高浮雕”列为“建筑装饰主导的组织形式”,把“浅浮雕、凹雕”列为“附属的组织形式”。德国理论家戈特弗里德·森佩尔认为,正是装饰把纯粹建筑物转换为纪念性建筑,成为文明的承载者。被称为“现代建筑理论之父”的法国建筑理论家维奥莱一勒迪克更认为,装饰为建筑空间所必需,应该与结构本身相结合。可是,进入20世纪以后,在多种社会因素影响之下,建筑空间艺术酝酿着剧烈的动荡和变革。从而使雕塑与建筑空间、环境的交织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那么,这是否切断了雕塑和建筑空间是联系,从此一刀两断,分道扬镳了呢?从20世纪以来的发展历史看,情况并非如此。如同古埃及、古印度、中世纪欧洲、巴洛克那样,雕塑琳琅满目,充斥着建筑空间内外的情况是见不到了,大量外加建筑表层的雕塑装饰大大地减少了。但是,现代建筑空间并没有与雕塑绝缘。他提出的“少即是多”,虽然去掉了附着在建筑空间表面的雕塑,但雕塑却是建筑空间环境中的组成要素。它减少了依附性,增加了独立性,这正是20世纪以来,雕塑与建筑空间交织的一个主要方面。

猜你喜欢
高迪教堂雕塑
巨型雕塑
小学生迪克比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小学生迪克比
我的破烂雕塑
安东尼奥·高迪
写实雕塑
教堂
关键时刻
自然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