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装配式建筑在工程管理中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2019-01-16 09:44李文明
中国设备工程 2019年5期
关键词:预制件装配式施工单位

李文明

(成都中鑫海置业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1530)

装配式建筑是指利用预先制作好的构件,在施工过程中直接使用合理的连接方式装配而形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良好的施工秩序,严格按照有关施工流程对预制件进行合理装配,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具有很好的组织能力,工程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对预制件装配顺序、施工流程等进行规划管理。本文笔者通过现有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影响工程管理工作进行的多方面因素,并探讨了问题的解决方案。

1 装配式建筑工程优势

装配式建筑工程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模式,具有很多其它传统建筑模式无法替代的优势,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建材消耗,例如在施工现场,装配式建筑可以直接进行安装施工,省去了很多例如脚手架等组装工序。装配式建筑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能源的消耗,例如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土地等资源,同时还可以实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比如钢板等。装配式建筑工程由于预制件的使用,还可以很好的减少周围的扬尘污染以及噪声污染,保护周围的环境,给施工地周围的居民带来方便。除此之外,装配式建筑还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误差,由于预制件的应用,在施工现场人为操作量减少,这同时也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由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可以使施工更加精准高效。装配式建筑模式还可以缩短施工周期,减少施工作业量,这主要是由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件已经在工厂提前进行了组装,施工现场只是对部件的机械化安装,因此可以跳过一些模板、钢筋等的安装过程,为施工带来方便。

2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2.1 构配件影响因素

预制件在装配式建筑中起重要作用,可以说是装配式建筑的基础。我国目前预制件的生产规模十分有限,由于发展的时间较短,各个厂商对预制件的生产还没有足够的经验积累,所以在质量上面仍然存在进步空间,这应该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对装配式建筑而言,只有使用质量过硬的预制构件才可以保证建筑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由于预制件生产地的不同,需要经过一定的距离运输才能到达施工现场,这当中就会出现许多无法避免的问题,例如,在运输过程中,运输距离会对预制件造成很大影响,主要是由于有关运输车辆对预制件的保护情况各不相同,甚至在一些方面存在着漏洞,所以在预制件运达施工现场后,质量情况就会出现差异。

2.2 施工准备影响因素

施工准备工作对装配式建筑的影响较大,我们都知道,在建筑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施工准备工作,这项准备工作与工程质量具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在分析施工中的各项因素后,应该及时针对现场情况作出有关的施工调整,确保施工过程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其它因素例如施工人员素质以及有关作业机械的精度等都会对施工效果造成影响。施工过程中人员的统筹协调也是装配式建筑中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这就要求工程管理人员及时协调施工进度,配合施工单位有序完成施工任务。

2.3 管理人员管理意识影响因素

工程管理人员是把控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关键的一部分。装配式建筑由于其便利性,在国内的很多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应用,但是,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工程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施工单位对工程管理人员不够重视,对其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没有具体严格的要求,这就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由于工程管理人员的疏忽大意,很可能导致施工进度延误,施工过程中各个单位无法协调配合等问题。因此,工程管理人员应该对自己的工作足够重视,应该全面掌握施工进程,及时处理有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临时性问题,努力学习有关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工程管理人员还应该提高创新意识,作为新型建筑模式,装配式建筑模式与其它建筑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它需要各个施工方严密的配合协调才能完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应该及时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3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问题

3.1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出现的问题中,管理体制不健全尤为突出。在我国现有的很多施工项目中,工程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不能发挥应有的协调作用等问题经常出现,这给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有完整的工程管理体系,主要表现为必须设有相应的职能部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工程管理的作用,开展工程管理工作。除此之外,应该派出足量的人员进行现场施工管理,这样才能及时处理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施工管理人员还应该经常开例会进行施工进度总结分析,提交施工报告等。然而,我国现有的施工管理过程过于简单,由于成本等原因,很少有施工单位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工程管理,这就使得有关施工人员在施工的同时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的质量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质量。

3.2 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不能得到落实

由于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各个施工单位都印发了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相关制度规定,但是就我国现有的情况来看,很多施工单位都没有给予有关规定足够的重视,大多数施工管理的规定都是为了应付有关的检查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检查工作结束后,有关的管理单位立即会被解散。这种应付式的行为会使得有关规定无法得到实施,也就丧失了制定规定的意义。

3.3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得不到重视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个庞大的体系,需要多个单位协调配合才能完成施工,这就需要高效的工程管理工作。许多单位只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工程管理的组织,这很容易引发施工过程中的混乱从而导致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工程质量的降低、完工日期的延迟等。装配式建筑的管理部门应该是施工过程中的统筹协调部门,最应该得到施工方的重视。

4 改善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对策分析

4.1 改变当下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要提高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根本上是要推翻传统建筑模式的理念,认识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传统建筑模式中,很多施工单位都没有组织有关工程管理工作,但也完成了有关施工项目。在装配式建筑中,仅仅依靠施工单位的协调配合而缺少工程管理部门的施工项目是很难高效完成的。要改变这一现象,我们必须更新工程管理的有关理念,及时组织有关的施工管理部门学习先进的施工管理理念,从而建立更先进的工程管理体系。

4.2 健全当下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在现有的施工项目中,很多施工单位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是不完善、不健全的,也就无法适应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为了更好的配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必须完整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程管理体系。一方面,我们可以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工程管理经验来提高自己的工程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结合实际状况探索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施工管理体系,在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完善有关管理制度并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部门也应该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监督管理效率。

4.3 加大生产质量管理力度

生产质量同样也是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提高生产质量,就要加大生产质量的管理力度。第一,应该对从事预制件生产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和检查。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的生产素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构件生产人员专业水平不够,在生产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错误从而导致构件的生产质量受到影响,在提高生产人员业务水平的同时,有关厂家应该及时进行抽样检测,发现问题后应该及时做出处理。装配式建筑的构件生产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到施工机械的影响,为此,有关的生产企业应该及时更新生产机械,定期进行维修检查来减小构件生产过程产生的误差。

5 结语

目前来看,装配式建筑已经在我国的建筑业中占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作为施工过程中关键的一部分,应该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在开展工程管理工作的同时,应该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的优势,提高施工效率,这就要求工程管理人员及时协调各个施工单位,统筹施工进度。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工程管理人员应该协调配合,积极承担责任,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在日后的发展中,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应该积极创新理念,学习先进经验,各个施工单位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的要求进行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在多方面的努力下,装配式建筑在未来一定会有更好更快的发展。

猜你喜欢
预制件装配式施工单位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预制件在港口码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装修一体化装配式建造技术研究
大型预制件物流运输安全管理分析
耐火预制件在水泥窑中的应用
施工单位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探析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