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

2019-01-16 10:20李良
时代人物 2019年31期
关键词:广大青年五四运动爱国主义

□文|李良

(作者单位:百色学院)

为改变1840年以来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斗争和浴血奋斗。五四运动的爆发,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步由小众的研究走向更为广阔的中国革命斗争实践,逐步成为被广泛接受的,具有影响力的、先进的理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中国从此以后具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在五四运动的激励下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五四运动形成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经过100年的丰富和发展,实践和检验,愈发的显示出五四精神的重要意义。

五四精神的内涵

爱国是“五四精神”的核心

五四运动爆发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希望通过巴黎和会归还德国在华利益,在强权即真理的时代,在弱国无外交的历史环境中,中国人逐步看清了巴黎和会的真实面目,中国面临着再次被列强瓜分的悲惨境地。广大的青年知识分子、仁人志士,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为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奔走呼号,爱国是五四运动的最为鲜明的底色和精神纽带。“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1]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鼓舞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凝聚意识进一步增强,中国人民展现出强大的爆发力、战斗力、影响力。爱国主义成为“五四精神”的精神核心,没有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就难以成功,中国的面貌就难以改变,正是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下,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在近代历史上一次次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进步是“五四精神”的动力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是新旧民主革命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和追求救国强国的进步性。“一九一九年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就不同了,五四运动以后,很快就晓得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势力的口号。”[2]五四运动通过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反对北洋政府的卖国行为,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支持,让广大的人民群众认识到自身蕴含的伟大力量,让帝国主义国家和中国封建阶级意识到中国崛起的进步力量,唤醒了沉睡的、麻木的中国人民,打破了部分国人对于帝国主义寄予的幻想,使人们认识到中国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人民在思想上与封建落后思想逐步决裂,理性与科学成为评判一切的标准。受到教育的青年知识分子,充满理想、满怀激情,面对国家和民族被瓜分和剥削,用先进的思想、先进理论武装头脑,勇于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落后思想做斗争,担负起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任。五四精神是一种无法抵挡的先进力量和思想, 是一股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进步力量,对旧思想摧枯拉朽般的批判,对新理论的期盼和新制度的追求,唤醒了广大工人、农民等思想解放和民族觉醒。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国人的精神面貌和国家发展焕然一新,中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旗帜

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沉重打击了具有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礼教,发起了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和文学革命运动,带有重要的文化启蒙的色彩。民主和科学的精神和理念,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逐步深入人心,开启了中国文化新的征程。毛泽东曾指出: “五四时期,一班新人物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教条,提倡科学和民主,这些都是很对的。在那时,这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3]五四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发对迷信等思想具有伟大的启蒙意义和思想解放的作用。

民主、科学是中国近代以来一直追寻的目标,建立民主政府,发展近代科学的思想通过五四运动的形式应用于社会实践,冲击了中国社会当时严重的封建思想和当时的政治体制,让国人认识到专制、愚昧、封建、保守等思想和文化的落后性,从思想上动摇了封建文化的根基,从行动上促进了新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使启蒙思想转变为变革社会的物质力量,五四运动是新文化的运动的不断深化和升华。民主与科学思想成为“五四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为之奋斗最为鲜亮的旗帜。中华民族一百年的发展创造的伟大成就,与民主和科学精神的指导密不可分,民主、科学思想具有永恒的价值。

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

始终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经磨难,每到发展的重要关头,关键环节都会出现满怀爱国热情、充满家国情怀的仁人志士,他们为了中华民族抛头颅,洒热血,使中国民族总能在绝境中化险为夷,在困难中不断崛起。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

当前国际国内发展形势日益复杂,从国际形势看,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从国内形势看,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深水期,全面推动改革,满足群众的诉求、推进高质量发展、引领多元多样文化、化解社会矛盾等难度不断加大。面对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和国内外发展形势,要以爱国主义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构筑社会团结,以爱国主义化解社会分歧,扩大社会共识。伴随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丰富爱国主义精神内涵,让爱国主义成为社会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源源不断的动力。继续传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信无论社会发展到哪一步,发展到什么阶段,都要用爱国主义精神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无论中国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拥有13亿多充满爱国情感的中国人民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是我们社会发展进步不竭动力,是我们面对困难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精神力量。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获得广泛认可,传播逐步扩大,不断的从知识界推向各阶层人民群众。五四精神对进步思想的发扬,对民族的独立争取、对国家富强的向往,落脚点都需要依靠追求进步、勇于变革的正确理论和思想指导。“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4]五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国人的思想解放,面对各种各样的文化和政治形态,五四运动将爱国、进步、民主和科学思想深入人心,尤其是对于民主、科学的追求和向往是近代中国由传统的封建思想向理性和自由思想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

五四运动之后中国人民的思想状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5]对于当时缺少文化启蒙和民主运动的中国来讲,五四运动以新文化运动为契机,推动了科学理论的传播,使马克思主义影响更深入、更广泛、更为人民群众所接受,从此以后中国拥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和前途有了新的方向和目标。道路的决定命运,理论决定成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年来取得伟大的成绩,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在今后的建设和发展中我们需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当前和今后遇到的艰难险阻。

始终坚持文化的传承与革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讲话中强调,五四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具有厚重的传统文化、曾经对整个亚洲地区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伴随着鸦片战争的失败,八国联军的侵华,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闭目塞听的国人逐步认识到近代中国文化的落后和保守,面临着世界格局的大变化,有识之士认识到要立足于强国之林,对封建文化需要彻底的改造,对腐朽的思想需要彻底的批判,倡导新的文化观。为其思想新,才有新公民,新国家、新民族。

五四运动的文化启蒙性从思想上涤荡一切旧的束缚,对于国人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伟大旗帜,标志着对新的价值观念的渴望和追求。从传统文化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文化中落后、愚昧、腐朽、迷信、庸俗等内容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尤其是唤起了国人对于民主和科学的追求,开创了新的时代、新的国民、新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针,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方法,坚持对文化传承和创新,让厚重的传统文化和现当代的新生文化不断融合,在新的时代里继续滋养国人的心灵,让文化的创新继续发挥生生不息的变革社会的作用。

始终关心广大青年的成才成长

五四运动是知识青年发起的一场爱国主义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形成了爱国、民主、科学、进步的五四精神。五四运动是青年人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民族的独立、为了改变中国人民饱受压迫的命运,带有青年人的朝气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具有现实的推动当时社会发展进步的伟大实践也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包含着知识分子对与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关切。奋斗是青年人的特有底色,100年前,广大青年走上街头为争取民族的尊严和独立而奔走呼号,用自己的行动来启迪民智,除旧布新,使古老的落魄的民族,在青年人的行动中又一次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

新时代需要新的理论引导,汲取五四的精神营养,关心广大青年成长和成才。当前的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靠广大青年、团结广大青年、引导广大青年为国家建设、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要关心广大青年、走进广大青年、倾听青年呼声、回应青年关切,助推广大青年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牢记使命、再立新功。

猜你喜欢
广大青年五四运动爱国主义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五四运动》
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两个维护”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过五四运动赵家楼》
爱国主义教育
95年前的“五四运动”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
学雷锋要有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