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结节性痒疹43例

2019-01-16 12:44
中医外治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封包结节性保鲜膜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3)

结节性痒疹属于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好发于四肢伸侧或躯干,尤其是双小腿及肩部;皮损表现多为孤立、散在质硬半球状结节;常伴剧烈瘙痒;其病情顽固,反复难愈。于2014年12月~2016年12月间,笔者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结节性痒疹患者43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我院皮肤科门诊,经临床诊断确诊:结节性痒疹。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1]:病程缓慢,持续多年;好发于四肢伸侧及手足背侧;原发皮疹为孤立、散在、不融合黄豆或樱桃大小正常皮色、褐红色或灰褐色质地坚实的半球形结节,表面光滑或角化粗糙呈疣状,剧烈搔抓致周围色素加深,可继发结节表面苔藓样改变;结节数目不等,阵发性剧痒。中医辨证标准[2]:皮疹为粗糙丘疹或疣状结节,顶端角化肥厚、苔藓化、色素沉着,散在孤立,触之坚实,奇痒时作。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43例中,男14例,女29例;年龄25岁~56岁,平均38.4岁;病程8个月~5 a。对照组43例中,男15例,女28例;年龄29岁~62岁,平均42.1岁;病程4个月~3 a。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皮损分布情况、瘙痒程度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 (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年龄25岁~65岁;②符合结节性痒疹诊断标准;③近1个月来未使用影响内分泌的药物及免疫抑制剂者;③皮损无感染征象;④近1周未服用抗组胺、镇静类等相关的药物;⑤自愿接受该治疗方法者。

1.3 排除标准

具有下列任一情形者均不纳入观察:①年龄小于25岁,大于62岁患者;②合并有心脏、脑、肝、肾、内分泌及造血系统疾病、精神病患者;③不能接受本治疗中药熏蒸等操作方法者;④对所使用药物过敏者;⑤急性传染病及皮肤外伤、感染者;⑥瘢痕体质者;⑦血压过低;⑧月经期、妊娠及哺乳期女性。

2 治疗方法

2.1 基础治疗

两组患者均接受关于结节性痒疹的相关宣教,如尽量避免搔抓;剪短指甲或夜间戴手套入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调整心态;穿纯棉衣物,洗澡水勿过烫,避免使用搓澡巾;干燥皮肤使用润肤保湿剂等。

2.2 对照组

沙利度胺(常州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H 32026129)50 mg,1 d 2次,口服;复方氟米松软膏(澳美制药,批准文号HC 20100009)外涂于皮损,涂抹均匀后,外用食用保鲜膜2层封包。接口处纸胶固定,1 h后去除保鲜膜,均匀按摩药物涂擦处5 min,每天2次,早晚各1次;共治疗8周。治疗3周,休息1周,4周为1疗程,共治疗8周。

2.3 治疗组

口服及外用药物同对照组,复方氟米松封包之前,加用中药加热汽雾透皮疗法及皮损局部刮痧。中药加热汽雾透皮疗法时间25 min~30 min;汽疗完毕皮损处使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做介质进行刮痧治疗,然后应用食用保鲜膜封包,封包方法同对照组。

2.3.1 中药加热汽雾透皮治疗

药物组成:刺蒺藜10 g,生艾叶12 g,牡丹皮12 g,地肤子 15 g,徐长卿 10 g,苦参15 g,蛇床子10 g,地骨皮10 g,苍耳子10 g,夏枯草 10 g。所用中药均由我院中药煎药室煎好备用。

2.3.2 使用仪器及操作方法

采用江苏无锡华亨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HH-QL型中药汽疗仪。将中药汤药约4 000 mL加入高压蒸锅内(不能超过或低于锅内标记线),加入时需用细过滤网过滤,防止大的药渣在处置过程中堵塞气孔。关闭蒸锅盖并拧紧,启动电源,加热产生中药蒸气,当治疗汽舱内温度达到38 ℃时,可安排患者进舱治疗,铺上一次性垫巾,患者着一次性病衣坐入舱中,头及面部保留于舱外。关闭舱门,调节好患者体位,让患者感觉舒适,即开始加热舱内温度。舱内温度及治疗时间通过依据患者体质及对热的耐受性而调节。舱内温度一般在39 ℃~42 ℃之间。治疗时间30 min左右。治疗前后均嘱患者适当饮用温水,治疗完毕后,嘱患者脱去病衣,用毛巾擦干非皮损部位,适当保暖,将复方氟米松软膏均匀涂于皮损处,用刮痧板在患处进行刮痧治疗,操作宜快而平稳,可稍用力,患者不能感觉疼痛,不要求刮出瘀点及瘀斑,每一皮损区由近心端向外侧刮痧3次,后将食用保鲜膜包裹于皮损处2层封包。接口处纸胶固定,1 h后去除保鲜膜,均匀按摩药物涂擦处5 min,不需清洗。中药加热汽雾透皮疗法+皮损局部刮痧治疗,隔日1次。治疗2周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1疗程后判定疗效。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两组均在初诊、治疗4周及8周时进行详细随访。内容包括:患者自觉症状如瘙痒和体征(包括皮损面积和皮损形态等),并监测患者常规检查项目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

3.2 疗效标准[2]

痊愈:皮损消退或留色素沉着,瘙痒消失;显效:皮损消退70 %以上,瘙痒明显减轻;好转:皮损消退30 %~70 %,瘙痒症状减退;无效:皮损消退<30 %,瘙痒症状无明显改善。愈显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

3.3 统计学方法

两组间痊愈率和总有效率的比较分析采用卡方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两组经8周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83.72 %和55.81 %,总有效率分别为97.67 %和83.72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92,P<0.0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结节性痒疹患者疗效对比 例

3.5 不良反应

治疗组患者有4例在用药期间出现乏力、轻度嗜睡,1例出现口干症状,2例患者在汽疗20 min左右出现心悸,停止汽疗补充高糖后症状消失,未影响刮痧等后续治疗;隔日再次治疗未出现类似症状。可能与食物摄入不足有关;对照组7例出现轻度嗜睡,1例出现便秘,1例出现食欲增加,所有症状患者均可耐受,故未停止治疗。不适症状均在停药后消失;两组均未出现外周神经炎症状,治疗后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未见异常。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

4 典型病例

孙×,男,34岁, 2015年9月11日就诊我科。患者3 a前无明显诱因腰背部出现散在红斑及丘疹,当时未重视,后皮损范围渐增多,瘙痒。先后就诊多家医院均诊断:结节性痒疹。中西医治疗效果欠佳。夏季明显,皮损多位于背部及四肢,呈圆顶状坚实结节,如黄豆大小,疹色暗紫,搔抓后皮损处现出血及血痂。剧烈瘙痒,夜不能寐,影响睡眠。舌质红,苔白腻,脉缓。辨证:蕴湿不化,复感外邪。治则:除湿解毒,疏风止痒。予沙利度胺50 mg,1 d 2 次,口服;中药加热汽雾透皮治疗,时间30 min;汽疗完毕皮损处使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做介质进行刮痧治疗,然后将食用保鲜膜封包患处,1 h后去除保鲜膜,用手掌涂擦患处利于药物吸收,汽疗期间注意适当饮用温水。隔日1次,治疗3周后,休息1周,共治疗8周。治疗第1次,瘙痒明显缓解;3次治疗后,瘙痒止,结节明显缩小,触之较前柔软;治疗6周,结节基本脱落,留有色素沉着,睡眠正常,未感瘙痒等不适。继续治疗至疗程结束,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无复发。

5 讨 论

赵炳南老先生称本病“顽湿聚结”。风毒外侵,与顽湿结聚阻滞,则形成“血瘀”,进一步影响全身气血的调畅和运行;气血凝滞而形成结节。故毒邪→顽湿→气血不畅→湿毒→结节而致“痒”。治则:除湿解毒、活血润肤、软坚散结、镇静止痒[3]。中药熏蒸是利用中药煎煮产生的药汽熏蒸人体以达到治病目的外治法。在临床中应用可治疗多种皮肤病,疗效均得到业内肯定。中医汽雾透皮治疗是将传统中医“药物熏蒸疗法”与现代科技结合的一种新的治疗方式。患者置身于舱内(头及面部露在外),药汽由底部高压蒸锅排出由下而上地循行,舱内的温热刺激能够迅速引起人体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及淋巴的循环,开泄腠理,除湿解毒,活血润肤,促进气血运行;同时有利于药物透皮吸收,可以避免中药苦口、难以下咽的苦恼,减轻了肝肾负担,提高药物利用率。但需注意叮嘱患者治疗时不宜空腹或过饱。

外洗方组是我科多年使用的外洗方之一,由苦参、徐长卿、刺蒺藜、防风、牡丹皮、地肤子、蛇床子、地骨皮、苍耳子、生艾叶等10味药物组成。方中苦参、徐长卿为君药,均能祛风活络,清热解毒;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苦参因含多种生物碱,对炎症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4];刺蒺藜、防风、牡丹皮、地肤子、蛇床子、地骨皮、苍耳子、生艾叶为辅药,均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痒。地肤子清热止痒利湿;苍耳子燥湿祛风止痒;刺蒺藜与防风合用养血润燥止痒抗过敏[5];生艾叶温通经络,祛湿止痒;牡丹皮活血散瘀;蛇床子燥湿祛风止痒;地骨皮泻火除湿。诸药配伍合理,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祛风止痒之作用,以达“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功效。

刮痧作用于肌表,可令肌肤腠理开泻,血脉通达,致病邪达表,起到宣泄风邪、活血解毒、软坚散结、止痒祛疹的作用。笔者采用刮痧治疗除达到协助汽疗上述的作用外,在刮痧动作中,可以帮助角化或硬化组织结构与病灶进一步分离,促进药物局部吸收。

皮肤封包是目前皮肤科常用一种治疗方法,可分为薄敷封包及厚敷封包[6]。结节性痒疹常规选择薄敷封包法即将软膏或乳剂,薄涂于皮损表面,外包塑料薄膜(笔者采用食用保鲜膜),周边以胶布粘封或以绷带包扎。封包的主要作用是增加药物的渗入和吸收;软化皮损,使吸收作用持久;减少药物浪费,提高药物效能;可防止所用药物的拭去或蒸发,使药物能长期存在。封包材料选择食用保鲜膜,一方面对治疗效果没有影响,另一方面也强调临床安全性。不足之处封包时及封包后患者行动稍受限。

本临床观察治疗组中43例患者痊愈加显效共36例;对照组43例患者痊愈加显效共24例;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本法优势在于将三种治疗方法结合,最大限度发挥各自治疗优势。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口服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提高临床疗效。因此,采用中药汽疗、刮痧疗法、薄敷封包方法联合西药治疗结节性痒疹,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猜你喜欢
封包结节性保鲜膜
保鲜膜
中药封包在急诊老年急性胃肠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超声刀辅助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疗效观察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胸腔镜微创切除肺小结节性病变临床病理学分析
有些保鲜膜不能进微波炉
安全存疑、加速腐败,你家的保鲜膜“保险”吗
护肤 巧用保鲜膜
无冲突规则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