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活动训练在脑中风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2019-01-17 02:06刘丽敏
中外医疗 2019年32期
关键词:康复护理脑卒中临床效果

刘丽敏

[摘要] 目的 探讨阶段性活动训练对腦中风患者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 方法 方便选取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40例)和试验组(阶段性活动训练,40例)。对比护理干预后对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以及肢体运动能力改善情况。 结果 经护理后,试验组患者ADL、FMA以及NFDS评分分别为(79.43±6.13)分、(76.01±5.20)分、(77.43±5.6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8、4.364、5.251,P<0.05);经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康复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6,P<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患者,采用阶段性活动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能力、神经功能以及肢体运动能力,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阶段性活动训练;脑卒中;康复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11(b)-016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taged activity training o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effect of stroke patients. Methods Eighty strok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reatment in the outpatient and inpatient departments of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convenienty selected as clinical subjects. The admission period was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8, using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For the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care, 40 cases)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tage activity training, 40 cases). Comparing the improvement of daily living ability, nerve function and limb movement ability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ADL, FMA and NFDS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79.43±6.13)points, (76.01±5.20)points, and (77.43±5.63)points,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4.258, 4.364, 5.251,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rehabilita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7.5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72.5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326,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stroke, the use of staged activity train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living ability, nerve function and limb movement ability, and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It is worthy of widesprea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Staged activity training; Strok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linical effect

脑中风属于脑血管性疾病,起病急,致病因素复杂,患病后会快速发生弥漫性或局限性脑功能缺失,且疾病不易被彻底治愈,预后较差,对神经功能、肢体运动能力均有较大影响[1]。故需对该疾病患者进行康复护理促进其恢复,现为探究阶段性活动训练应用于该疾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特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80例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该疾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范围为41~78岁,平均年龄(58.01±4.98)岁;肢体偏瘫部位:右侧17例,左侧23例;病变性质:脑梗死20例,脑出血2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范围为43~79岁,平均年龄(59.03±5.01)岁;肢体偏瘫部位:右侧18例,左侧22例;病变性质:脑梗死23例,脑出血17例。经过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变性质以及肢体偏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1.1  中医诊断标准  ①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②常有先兆症状,发病前多有诱因,急性起病;③主症:口舌歪斜、偏身感觉异常、言语蹇涩或不语、神识昏蒙、偏瘫;④次症:共济失调、目偏不瞬、饮水发呛、瞳神变化、眩晕、头痛。结合年龄、先兆症状、诱因、起病因素,具备两个主症以上,或一个主症两个次症即可确诊[2]。

1.1.2  纳入标准  ①知情同意,志愿受试;②无感觉性失语,肢体无疼痛或痉挛,Brunnstrom分期为Ⅳ~Ⅴ期;③经头颅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④意识清楚,无智力障碍及明显感觉;⑤符合中医诊断标准;⑥该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3]。

1.1.3  排除标准  ①脑中风发病后接受过手术,双侧半球损伤、大量出血或大面积梗死者;②严重肾、肺、心功能不全者[4]。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采用传统康复训练,如被动运动、肢体按摩等。

给予试验组患者行阶段性活动训练。①早期运动:脑中风患者宜鼓励早期运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病情不再发展,24 h后可行床上坐位,并将上身的重心平分在臀两侧,整个脊柱垂直于骨盆,头颅保持直立,伸腰挺胸,髋关节屈曲90°,双上肢对称的放在身体前面的木桌上;②简单自主运动:在早期运动的基础上,适当延长离床坐位时间,增加肢体的部分肌力。在床上坐位坐端后,可逐渐采取床边端坐位,伸腰挺胸,头颅保持直立,大腿上或身前桌板上,双上肢自然放在体侧,上身的重心平分在臀两侧,整个脊柱垂直于骨盆,保持髋、膝、踝关节屈曲90°。每天坐起次数和持续时间,可根据患者的体能、耐受为宜,高频少时为主;③体位转移:定期体位转移,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因长期制动和卧床导致的各种并发症。根据转移过程中主动用力的程度将其分为3种:被动体位转移、助动体位转移、主动体位转移。在患者病情允许,能进行简单自主运动的情况下,应给予适当的体位变化,如:卧坐与坐位转移、坐上与坐边转移、床到椅的转移;④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日常生活能力是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最具有共性的活动,主要包括每日生活中的基础活动。自理后尚可训练患者做一些简单的穿脱衣裤、鞋袜、拉拉链、系腰带等。开始学习一项活动时,起点不宜过高,以防引起焦虑。为使患者能后逐步体验进步、训练内容应当预先设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时间以患者就诊或住院日起实施阶段性活动训练干预3个月。根据患者ADL、FMA、NFDS评分量表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以及肢体运动能力进行评定,每项量表满分均为100分,分值与患者恢复程度成正比。根据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评定,显效:NIHSS评分降低再46%以上;有效:NIHSS评分降低超过18%,但未超过45%;无效:NIHSS评分降低未超过18%。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5]。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DL、FMA、NFDS评分情况

经护理后,试验组患者ADL、FMA以及NFDS评分分别为(79.43±6.13)分、(76.01±5.20)分、(77.43±5.6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43±5.01)分、(55.01±5.12)分、(56.11±5.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康复效果比较

经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康复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脑中风又称脑卒中,主要临床表现为猝然晕倒、半身不遂或口歪眼斜,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以及致死率均较高[6]。虽然在治疗过程中脑中风患者病死率下降明显,但是患者的致残率却依然比较高,存活者中 50%~70% 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如意识、认知或知觉障碍、失语及偏瘫等,其中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给患者造成痛苦的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7]。因此,如何促进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最大程度地提高其自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8]。

该研究表明,经护理后,试验组患者ADL、FMA以及NFDS评分分别为(79.43±6.13)分、(76.01±5.20)分、(77.43±5.6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43±5.01)分、(55.01±5.12)分、(56.11±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8、4.364、5.251,P<0.05)。经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康复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6,P<0.05),這与孙延文等[9]的研究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本一致。

经临床研究发现,患者的中枢神经出现损伤后,其周围神经元是形成一个半暗带区域,而是可传导衰竭,并不是坏死或已凋亡。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时,是以病灶周围的半暗带区域为中心,通过增加其局部血流量使脑中风患者部分细胞复活。而阶段性活动训练早期康复护理的主要点为:上肢接受伸肌锻炼,下肢接受屈肌锻炼;由大关节至小关节;先健侧后患侧,由远及近,从上到下;尽可能伸直每个关节,并充分使关节屈曲。在生理相关活动范围尽可能拉伸,且应缓慢、循序进行,时间逐步增加。 ①上肢:以被动运动为主,且需与肩关节相关,如外旋和内旋、向外展开和内收以及前屈的有关动作等。②下肢:骨盆控制力需通过下肢训练恢复,有效的下肢训练可诱发下肢的分离,使患者的下肢和躯干痉挛缓解,提高其床上的自理能力。

综上所述,给予脑卒中患者行阶段性活动训练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奕.针灸与醒神通络方联合治疗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神经功能缺损影响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10):25-28.

[2]  孙秀业.针灸联合醒脑开窍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清 IL-6,IL-8,TNF-α 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8,34(3):4-7.

[3]  何勇,徐涵斌,宋南昌.针灸理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肢体运动功能影响[J]. 亚太传统医药,2015,11(4):98-99.

[4]  牛琦云.血栓通注射液辅以针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作用观察[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7,14(10):26-28.

[5]  姜铭.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6):638-641.

[6]  罗艳.针灸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光明中医,2018,33(12): 1767-1769.

[7]  郑杰,孟庆天,周亚,等.早期针灸配合康复锻炼对脑卒中稳定期老年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3):14-16.

[8]  Qiu Jianwei, Zhan Qiang, Zhong Haiping. The effect of early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on neurological deficits and limb motor fun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table stroke[J].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2015, 27(9):1157-1159.

[9]  孫延文,逯传风.健康教育路径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病人术后焦虑及血压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3B):714-715.

(收稿日期:2019-08-17)

猜你喜欢
康复护理脑卒中临床效果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