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时期出版业的繁荣发展推进图书采购市场化进程探析

2019-01-18 01:35李黎遵义医科大学
数码世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字段出版业馆藏

李黎 遵义医科大学

图书馆丰富、系统、全面的图书信息资料,成为图书馆从事科学情报传递工作的物质条件。而文献是图书馆开展一切工作的物质基础,收藏利用传承文化是图书馆之责任。出版社是图书馆藏书的主要来源,图书馆则是出版社图书销售的重要市场,随着出版业的不断繁荣和发展,特别是近五年来中国从出版大国迈向出版强国,今年来中央特别强调,在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的同时,必须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出版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书籍,是文明交流的载体。出版,是文化传播的途径。据资料记载,2016年全国出版图书49.6万种,国民综合阅读率达到79.9%,资产超百亿的出版传媒集团达17家,较2012年增加42%。怎样从海量出版物中采购符合本馆馆藏结构的文献资源是对采购人员的一大挑战。

1. 出版市场的繁荣推动产业文化的快速发展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文化产业逐步形成了产业链,在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支持下,全国580多家出版发行业纷纷以股份合作形式稳步发展,经营和销售逐渐形成规模化,出版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出版业经过兼并和参股形式,多单位多区域合作和建立中转物流,注册资金和经营规模庞大。国家给政策,地方政府给资金并不断整合资源,出版社之间从图书种类、版本增多、出版周期缩短、设计的高端和印刷技术的等方面激烈竞争,使得出版业和文化市场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1.2 出版业从出版质量上狠下功夫:新闻出版总署对成书的出版要求严格规范,除出版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科教文卫等正能量的图书外,还从内容质量、文字差错、符号差错、格式差错不超过万分之一差错率的编校质量;封面、封底、书脊、题名页、插图等的设计质量;到出台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行业标准<<印刷产品质量评和分等导则>>(CY/T2-1999)所规定的印制质量上狠下功夫,出版业在不断攀升的销售业绩中成绩喜人。

1.3 网上书店以方便快捷的营销模式风起云涌: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上书店方便快捷支付方式,热情周到快递服务抢占市场。目前网上书店如当当网和卓越亚马逊销售业绩独占鳌头。当当网占据了在线销售50%的份额,当当网的图书订单转化率高达25%,远高于行业7%的平均水平。中国的网上书店已经有几十家,相比已有5000多家网上书店美国国内还有发展空间,在琳琅满目的书海可以通过网上书目浏览,查看内容提要、图片等,与此同时卖家买便赠促销方式多样化,快递发货送货及时,虚拟的销售空间给读者带来了便利。

1.4 零售书店以独特经营方式强势入驻各大城市: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以文化传媒为主导,以经济建设为依托,各大图书公司纷纷在各地抢占图书市场开设零售书店,如新知书店、三新书城、百万庄书城等,零售书店在服务思路上集思广益,在场地布置上人性设计,在销售模式上多元化,把销售与阅读理念融入当地居民社区文化生活当中,形成品牌效应,同时开辟独立空间,让读者时刻感受来到书店不仅是买一本书也是听一首音乐、阅读一本书、喝一杯咖啡的重要文化场所。

2. 规范图书采购招投标秩序大力推进图书采购市场化

出版业的发展为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既要合理利用经费又要保证图书质量,丰富馆藏品种,优化馆藏结构,不断提高文献采购质量,由此选择合作供应商的变得至关重要。根据《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87号),首先选择代理信誉良好、实力强、服务理念先进的代理公司,结合本馆实际,做好政府采购项目竞争性谈判文件,配合评标委员设置综合评分,量化具体评分指标,从报价分、商务分、技术分和附加分项几方面去设置分值,投标人根据如下图所示做好投标文件,最后以评标后综合得分最高的为中标人,如图:

2.1 设置分值的条件因素:从价格因素、技术因素、商务因素制订评分标准,根据自身需要并结合本馆实际,制订招标文件,从供应商资质、业绩、合作的出版社、规模以及物流规模、图书品种、编目数据加工质量和后期服务等方面合理分配分值,避免低价中标,目的是让优秀的供应商能参与到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中来。

2.2 评标分值的具体落实:在确定参考基准的同时,折扣分值的计算、折扣与服务的分值的关系、服务要求标准化和评价、投标人的能力、评标人员的标准等都是如上图评价的具体落实。

2.3 推进图书采购市场化:全国580多家出版社各有优势,如何取长补短、因势利导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进行图书招投标,规范图书采购招标程序,推进图书采购市场化,让信誉好、综合经济实力强、服务好的优秀馆配商中标,使其充分发挥馆配能和服务能力等功能。

2.4 选择信誉良好的代理机构:代理机构负责为代理方到教育厅和财政厅报批“采购计划执行表”,图书招投标文件的具体条目梳理和图书采购评分标准的设置,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网上公示和组织开标,为代理方机构选择资质良好、经济实力强、服务到位的供应商。

3. 图书采购质量取决于文献采访和严格查重并重

随着图书馆文献多元化,人们获取文献的渠道增多,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方式也应与时俱进,采访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建设以及文献资源建设的关键一环,也是提高采购质量,保障文献资源的重要途径。

3.1 深入调研广泛收集文献信息:图书采访是指对图书采购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本着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以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为目的,使本馆图书采购工作更具目标性,所采购的图书能被最大限度地利用,坚持“为读者选好书,为好书选读者”的原则,根据本校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的主要业务范围和研究领域,收录医学及医学相关学科领域的文献,为广大教职工提供较高水平的文献信息服务。同时积极了解国外医学出版动态,收集最新的医学信息,构筑世界医学信息交流的桥梁。深入院系教研室和新增学科深入调研了解需求,开展网上荐购,使得采购工作有的放矢。

3.2 采购方式以现场采购与订单采购相结合:在深入细致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图书采购工作,图书采购一般采取现场采购和订单勾选二者相结合,现场采购可以把采购人员直接推向图书市场,接触大量现货图书,选取所需,同时也是促使采购人员熟悉本校的专业设置,学术动态、科研状况,有针对性地选好图书,提高馆藏质量,与订单采购相结合互为补充完善。

3.3 严格查重是避免重复采购的重要一环:供应商把选择的图书套录好完成数据,形成ISBN、题名、著者、出版社、年代、单价等条目的完整订单,通过“选书”界面导入金盘系统建立图书预订库,采取标准编码、标准编码+题名,题名+责任者等多种形式进行查重对比,去掉重复数据,以Excel方式导出订单,添加复本数形成最终订单,馆配商根据此清单提供图书。如图所示:

3.4 根据图书验收细则效验采购到馆图书:图书验收是检验采购到馆图书数量和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项复杂而又繁琐的工作,其方式是以书商提供的到馆图书电子清单为验收源,由编目人员和流通部人员共同参与图书验收工作,真正做到采购-验收-流通一体化,根据订单提供的ISBN、题名、著者、出版社、单价和复本数等进行核对验收,如发现新书非我馆所订以及系错发、重发或多发、错页、漏页、倒装、污损和不符合本馆收藏的图书要全部退还给中标公司,以保证图书质量。

3.5 编目数据MARC字段规范著录与质量控制:供应商有自己的数据加工员,他们加工能力强但流动性大,所以MARC字段的规范著录和控制变得很重要,对数据字段的审核变得关键,从010字段的ISBN和单价、200字段的题名和著者、205字段的版本、210字段的出版发行、215字段的载体形态、300字段的一般附注、330字段的提要文摘、606字段的普通主题、690字段的中图分类、701字段的人名等同以及905字段的馆藏信息等基础字段中进行的规范著录和质量控制。

4. 建立图书采购质量评价体系提示采购人员业务能力

建立采购质量评价体系的目的一是让有限的经费发挥无限的作用,二是保证馆藏图书的质量,三是促使采购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从优化馆藏结构出发,以文化市场的繁荣为契机,采用竞争机制从资格、预审、招标、评标、计划、采购、验收、考核等环节入手选取合作的供应商,采购加工入藏完成后对图书采购质量建立评价体系,不仅仅是对馆配商提供图书的渠道和质量的一个考量,也是采购人员合理利用经费,全面了解馆藏图书结构,保质保量完成采购任务的一个考量。

4.1 考量之馆藏结构比例的合理性:馆藏结构比例分配是优化馆藏结构的一个先决条件,根据本校学科设置和每年新增学科的设置,充分分析论证图书的馆藏结构比例,分析去年采购到馆各类图书的利用率,了解和熟悉各书库架位的容纳量,采购以医学为主文理兼顾的学科类别,优化馆藏结构。

4.2 考量之图书质量分析:采购到馆的图书是否正版,定价是否合理(印张数÷单价《 2.5的定价既为合理定价),图书内容、印刷质量、装帧效果、出版社业绩等几方面作为参考源全面进行分析评估,以保证图书的质量。

4.3 考量之读者需求:图书的购买不仅要考虑专业领域、学科内容、学术价值,创新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还要考虑读者的需求,采购和学生实际需求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的,发放问卷调研读者需求,根据读者需求再调研图书市场,购买时对于畅销书、热门书、专家推荐看书等既要考虑图书时效性也要考虑图书流传性,避免采购到馆的图书只是增加了馆藏的一个数量而无利用和价值可言。

4.4 考量之合理分配资金分配比例:综合图书利用率、图书质量分析、读者需求后的数据作为参考,根据学校教学科研要求,充分考虑医学为主文理渗透的学科架构,资金的比例分配为60%的经费用于购买医学图书,40%的经费用于购买其他类图书,统筹采购资金的分配使用,重点采集利用率高,图书质量好、时效性强图书,不断优化馆藏资源结构,突出特色,保证馆藏文献品种丰富的同时又能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结束语:出版业的繁荣推动了文化市场的不断发展,同时也给高校图书采购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采购人员根据各种信息来源和渠道不仅能及时了解出版动态和图书市场动态,同时开阔了采购人员视野,提升采购人员的判断和责任力,加强编目数据规范著录和数据质量。高校图书馆和优秀的馆配商合作,重视馆配商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重采访、严查重,及时收集整理出版信息,结合学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需要,有的放矢的合理使用经费,轻数量重质量,提高图书采购利用率,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充足的文献信息资源而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字段出版业馆藏
带钩或不带钩选择方框批量自动换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黑龙江省书法活动中心馆藏拓片选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试析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编辑的应对方法
浅谈台湾原版中文图书的编目经验
市场经济中的司各特:文学出版业与历史小说的兴起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无正题名文献著录方法评述
无正题名文献著录方法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