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2019-01-18 02:53闫兴国吴秀明吴玉超
当代临床医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苯磺酸硝苯地平氨氯地平

罗 群 王 锋 刘 杰 闫兴国 吴秀明 吴玉超 孙 超

(江苏丰县人民医院 心内科,江苏 丰县 221700)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较高发病率的老年疾病,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最为常见,患者病程期较长,易导致其他肝脏器官出现功能性减退,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1]。临床常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疾病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不良反应较多,因此,我院对高血压患者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者均已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疾病,并符合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在知情同意下签署授权同意书,并报告院内伦理委员会备案。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32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区间为55~80岁,平均年龄(62.47±4.83)岁;观察组32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区间为58~82岁,平均年龄(64.69±4.47)岁;观察组及对照组在年龄及性别组成等资料方面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前2周停止应用对血压造成影响的药物并进行血压密切监测。对照组患者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选取青岛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出产的硝苯地平缓释片(国药准字H10910052,20mg*30片),每次10mg,每日2次,口服给药;观察组患者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选取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出产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彼洛平,国药准字H20057316,5mg*14片)每次5mg,每日1次,清晨口服给药,当临床治疗效果欠佳时,可将药物逐渐增加至每日10mg。两组患者均进行8周的治疗观察。

血压测量方法:由同一名医师应用对袖带式的水银柱的血压计对64例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测量,以患者坐位的右臂血压为基准,每周测量3次,取三次血压测量的平均值作为临床疗效的判定依据[3],并对用药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1.3 评定指标 疗效评定标准:舒张压下降超过10mmHg,且血压下降至正常范围内(收缩压下降≥20mmHg以上,舒张压<90mmHg)评定为显效;治疗后舒张压下降<10mmHg,但收缩压下降≥30mmHg或者达到正常范围评定为有效;治疗后血压下降指标均未达到预期目标评定为无效[4]。总有效率等于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标准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30/3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5.00%(24/32),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2.2 观察组患者中头晕乏力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对照组患者中头晕乏力者3例,恶心呕吐者4例,共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87%,组间不良反应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5.1429,P<0.05。

3 讨论

高血压患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两种,临床多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血压波动性与脉压差较大的特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症状,由于大动脉弹性减退会出现明显的收缩压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常见的并发症(改为合并症)包括糖尿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症疾病,病情严重时也会对肾脏器官造成损害。目前,临床治疗多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采用药物治疗方法,具有方便性与便捷性[5]。钙离子拮抗剂为高血压的首选药物之一,可有效防止钙离子进入到机体心肌细胞组织、血管平滑肌中,可选择性改善心肌与平滑肌收缩情况,扩张外周血管,进一步改善机体微循环,使心脏负荷有效减轻,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可单药使用或和其他降压药物联合使用。

硝苯地平是一种短效钙离子拮抗剂,具有吸收完全、起效快等优势,其缓释片可使药效时间延长,但药物释放为递减性,血药浓度不稳定,造成血压波动较大,谷峰比较低,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苯磺酸氨氯地平是长效钙离子拮抗剂的一种,半衰期一般在48h左右,生物利用率较高,可达到80%左右,用药后10h内可达到峰值,持续期在24h左右,具相对平稳的血液浓度。由于苯磺酸氨氯地平血药浓度较为持久,谷峰比值接近1,无硝苯地平用药后的异常波峰效应出现,且血压可在24h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避免损害病患靶器官功能。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应用硝苯地平片治疗,经8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均有所改善,但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经本次研究结果提示,相比于硝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患者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可使患者的血压值得到有效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普及。

猜你喜欢
苯磺酸硝苯地平氨氯地平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妊高症患者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应用研究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甲苯磺酸拉帕替尼原料药中的7种残留溶剂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瑞舒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造影剂肾病的保护作用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