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细胞学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症中的检验分析

2019-01-18 02:53
当代临床医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骨髓细胞血细胞形态学

吴 蓓

(江苏大学附属句容医院检验科,江苏 212400)

临床上的多种疾病都有可能会伴有全血细胞减少症的发生,检明其病因的主要临床手段是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骨髓细胞学检查对于骨髓的增生程度、与基质间关系、细胞的结构、形态以及分布等情况都可以进行较为全面的反应,从而利于病因的判断。在本次研究中,重点针对骨髓细胞学检查应用于全血细胞减少症中的实际运用情况,对两者间的关联性进行具体探讨,并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32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32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在17~75岁间,平均年龄(31.5±3.7)岁;有皮肤斑点症状的患者11例,头晕乏力的患者15例,龈血现象患者3例。全血细胞减少症诊断标准为:在血常规检测中测得两次以上的血红蛋白<110g/L,血小板<100×109/L,白细胞<4×109/L。对于其余疾病的诊断标准均采用全国统一标准来进行。

1.2 方法 采用骨髓活检针及骨穿针于患者髂前及髂后棘进行取材,选用骨髓液0.2~0.3mL,采取瑞氏染色方法对涂片进行处理并使用。涂片后,对细胞加以分类,选用过氧化物酶染色。重点观察内容有骨髓增生程度、有无特殊细胞生成、有核细胞增生程度以及红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网状细胞与浆细胞的水平高低。

1.3 判定标准 结合相关标准对骨髓增生进行分级判定:造血细胞在比例在81%~100%间时,骨髓增生等级为Ⅴ级,骨髓增生极度活跃;造血细胞在比例在61%%~80%间时,骨髓增生等级为Ⅳ级,骨髓增生较活跃;造血细胞在比例在41%~60%间时,骨髓增生等级为Ⅲ级,骨髓增生水平正常;造血细胞在比例在20%~40%间时,骨髓增生等级为Ⅱ级,骨髓增生较低下;造血细胞低于20%时,骨髓增生等级为Ⅰ级,骨髓增生低下。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8.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x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32例患者在检测完成后所得结果如下,32例患者中出现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5例白血病患者;1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5例增生性贫血患者;1例炎性疾病患者;1例肝性贫血患者,明确诊断率达到100%,未出现病因不明确的检查患者。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有14例,是本组患者出现全血细胞减少症的主要病因。且在本组研究中,32例患者中由造血系统引发的全血细胞减少症占据了30例,达93.8%,患者的骨髓增生活跃性均有所升高或降低,且其骨髓细胞形态均出现不同异常,有红细胞、粒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的病态造血现象出现;非造血系统引发的全血细胞减少症占据2例,占据6.2%,患者的骨髓增生活跃性出现变化,同时,其骨髓细胞形态均呈感染骨髓象。对32例患者的检测结果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32例患者的检测结果分布[n(%)]

3 讨论

全血细胞减少症在临床上约有三十种疾病可随其伴发,按照病理生理能分为骨髓生成障碍以及外周血消耗多这两大类。这一病症的主要病因有造血系统病因以及非造血系统并因两种,此两种病因在临床上的表现都是较为复杂的,对其进行精确的诊断有一定难度,需要对患者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认真对患者进行查体并做好相关的检查,尤其是骨髓形态学检查。这一检查在临床上的意义有:能帮助医师了解患者的骨髓增生情况;了解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是否出现异常;明确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中的染色情况。医师可根据这些条件来确定患者的病因,并依据病因采取相关治疗方式。采用骨髓形态学检查并结合临床上的检查,能帮助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诊断,从而减少相应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由于全血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疾病种类较多,不同种类疾病间的病理机制也有可能不同,对于造血系统疾病引发的全血细胞减少而言,其病理机制可能为:溶血性贫血以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问题对血细胞产生了破坏,致使骨髓增生中生成的血细胞出现成熟障碍,从而造成白细胞、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等出现下降;造血功能受到异常细胞的克隆增生影响并受到抑制,从而使正常细胞增生也受到抑制;此外还可能会受造血物质缺乏或吸收障碍的影响,造成DNA的合成出现障碍。在本研究中,由造血系统引发的全血细胞减少症占据了93.8%,而非造血系统引发的全血细胞减少症仅占据6.2%,与先前的同类研究相比匹配度较差,这可能是与在本次试验中所选取的患者例数相对较少,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有关,且不排除其他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

综上所述,骨髓形态学检查能为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能为明确诊断病因提供重要参考价值,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水平。

猜你喜欢
骨髓细胞血细胞形态学
案例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法在骨髓细胞形态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血细胞分析中危急值的应用评价
沙塘鳢的血细胞分析
安胎丸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医学微观形态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
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LIMD1,VEGF-C,CTGF和Survivin的mRNA异常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数学形态学滤波器在转子失衡识别中的应用
临床血液学检验骨髓细胞形态学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