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孝道 性情中人
——王安石的孝道精神与家园情怀探析

2019-01-18 10:05饶媛兰
关键词:曾巩临川探亲

饶媛兰, 高 琦

(1.抚州市王安石纪念馆,江西 抚州 344000;2.东华理工大学 江西 抚州 344000)

王安石的不凡之处除了在北宋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大显改革身手之外,还在于他为人处事的生活细节中所具有的人格魅力和品质风范。

对王安石的性格评价,史上有过不妥的评论。如明代评论家王士禛在《香祖笔记》中说“王介甫狠戾之性见于诗文”“无一天性语”[1]。用“狠戾”(凶暴残忍)这样的词语来贬损王安石是不合事实的,是很不公正、很不全面的。其实王安石是个刚中有柔的性情中人。从他多次回临川探亲及所作的诗文里无不见其肺腑之情,充溢着家园之思、友朋之意、骨肉之爱、乡情之恋,只要是有些热血的正直之人,读后都要被感动[1]。

本文试从王安石数次回故乡临川探亲及所作诗文中来探析他丰富的内心世界、恋乡情结和孝道精神,证明王安石的确是个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

1 王安石多次回临川探亲,是他的孝道精神和乡愁情结使然

王安石深受孝道传统文化和祖辈优良家风的教育熏陶。百善孝为先,圣贤们的孝道仁义之训,王安石一直铭记在心,并努力地传承践行。

王安石虽说祖籍在抚州临川,但他父亲王益长期在外地为官。王安石出生于江西清江,幼年就随父母宦游南北各地。后因父卒于江宁,因以江宁为家,晚年王安石一直住在钟山(南京紫金山),读书著述,诵诗说佛,过着半隐居的生活。王安石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为官和江宁度过的。实际上王安石在临川老家驻足的时间不长,总共不会超过十年。尽管如此,王安石心中却始终装着老家临川,眷念家乡的亲友,热爱家乡的山水,有着浓浓的家乡情结。临川清风门的盐埠岭是王安石的老家,金溪的柘冈(古属临川)是王安石的外婆家,东乡的上池瑶田(古属临川)是王安石叔祖父家。这三地一直是王安石魂牵梦绕之地。13岁之前,因祖父母、外婆舅等在世,王安石常随父母回归临川老家探亲,并小住时日。13岁之后回临川探亲的次数有限,每次回临川探亲都是为孝道亲情所致,都会到临川三地看望先辈和亲友。

13岁之后的王安石回临川探亲共有五次,为多数学者所公认。

第一次,北宋明道二年(1033),王安石13岁。祖父在临川逝世,父亲王益在韶州任职期满,便举家回临川奔丧,在家丁忧三年。王安石在临川的三年,主要是刻苦读书,或就近游学,或奔走于外婆家柘冈、叔祖父家上池瑶田,一直呆到16岁,随父亲到汴京(开封)。

第二次,庆历三年(1043)春,王安石23岁,告假回临川探亲。头年即庆历二年(1042),王安石以第四名中进士,同年签书淮南判官。古制,凡科举考试得中者都可以恩假回家省亲,衣锦还乡,以便光耀门庭。王安石是在庆历三年(1043)三月从扬州动身回临川省亲,五月到达临川。这次回临川,一是给亲人报喜,给家乡报喜;二是探望高堂祖母及亲人,祭扫先人之墓;三是与柘冈吴氏完婚。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是人生的大喜事,王安石当然要尽孝操办。当年八月,王安石才返回扬州任上。

第三次,皇祐二年(1050),王安石已到而立之年,在浙江鄞县任职期满而候差。五月,王安石利用任新职等候之隙告假再次回临川探亲。期间,到柘冈舅家探访会见亲友,到叔祖父家上池金峰骊塘会见族亲王安瑞,并在金峰山中一块石头上题字云:皇祐庚寅(1050)自临川如钱塘过宿此。不久,王安石入京履新职。

第四次,嘉祐三年(1058),38岁的王安石转任提点江东刑狱,公事衙门设在波阳,有鄱阳湖通长江,九江亦属王安石的职责范围。于是王安石由长江乘船,仅几天就达抚州的西津渡口,顺便回临川探亲。期间,他再次来到金峰山下的王家源村,拜访看望叔祖父的后人族亲。还到了金溪看望外婆家亲友,过灵谷山城陂院,游览了金溪县城附近的名胜景点,作了不少诗文。

第五次,熙宁十年(1077),王安石57岁。王安石饱尝宦海辛酸,历经变法艰辛,在熙宁九年(1076)十月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回到江宁终身隐退。第二年(1077),王安石趁有生之年再次从陆路回临川老家探亲,到年底才到达临川。期间,他到了上池瑶田和外祖母家柘冈,探亲访友,再次尽了对家乡亲人的眷念和情缘。

另外,有的学者认为王安石还有二次回临川的史实。

学者傅林辉认定:治平四年(1067)九月,王安石任翰林学士,在接到诏旨后他并没有立即赴京任职,而是在赴京前利用职务交接之际,带儿子王雱回临川探亲。王雱是在这年的二月考中进士,授有职务,也未立即赴任。因王雱考中进士,是光宗耀祖的喜事,理应回家报喜。因而王雱随父亲回临川探亲报喜[2]。

笔者以为,王安石无论是五次回临川还是七次回临川,我们要认定的事实是:王安石的每次回临川探亲都是他对孝道精神的弘扬,都是他对优良家风的传承践行。

2 王安石数次回临川探亲期间所作诗文的家园情怀

人类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乡愁是人类具有的情感现象之一。对家乡的眷念是中国古典诗词所反复咏叹的主题。乡思、乡愁、乡情、乡恋是代代诗人诗情迸发的不竭源泉。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对家乡的眷念和思乡的痛苦是中国大家庭的所有成员身上都具有的一种特别明显的倾向[3]。

王安石多次回故乡临川探亲期间,大展诗人的情怀,写下了几十首倾诉浓浓乡愁的诗文。如《张刑部诗序》《灵谷诗序》《伤仲永》《同学一首别子固》《忆昨诗示诸外弟》《过外弟饮》《乌塘》《到家》《还家》《初去临川》《金峰晚坐有怀》《初去临川宿金峰》《归临川再宿金峰》《兰塘钓影》《骊塘六首》《上徐兵部书》《墓表》《城陂院记》《跃马泉》《试茗泉》《翠云寺》《柘冈》《寄吴成之》《乌石冈寄黄吉甫》《抚州祥符观三清殿记》等几十首诗文[4,5],其字里行间洋溢着深深的孝道之义,亲友之思,乡愁之情。

这里,举其中几首诗文为例来探析、体味王安石的这种情感。

2.1 对友情的执著

王安石非常重友谊、重友情,最有力的事例莫过于王安石与曾巩相知相交的真挚友情。他俩同为唐宋八大家成员,同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的中坚人物(欧阳修是领袖),同为熙宁变法中的重要成员(王安石是变法的领导者);两人又是同乡,又是亲戚,相交甚早,相知甚深。然而,两人虽是同乡,但一居南丰,一居临川,相距有二百华里之远。况且,王安石又经常随父宦游在外,两人当时并不相识。直到景祐三年(1036),18岁的曾巩进京赴试,而16岁的王安石也恰好在这一年随父进京,这才有机会促成了两个大才子的首次会见。两人真是相见恨晚,从此相知相交,成为挚友。尽管后来两人的经历遭际各不相同,也很少见面,但彼此心心相印,相互牵挂,始终如一,坚守了半个多世纪的友谊。

庆历二年(1042),王安石自扬州回临川探亲。期间,王安石特意到南丰拜见曾巩。好友重逢,亲密无间,相互倾诉关切之情。王安石在看了曾巩的《怀友一首寄介甫》一文后,被曾巩在文中阐发的情谊所感动,即刻写了《同学一首别子固》。同学,指共同学习“圣人”。王安石在文中说:“江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余慕而友之……”[6]表达了王安石和曾巩互相敬慕,互相勉励,携手共进的心愿,写得情真意切。后来,王安石还作有《赠曾子固》一诗:“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挟才乘气不媚柔,群儿谤伤均一口。吾语群儿勿谤伤,岂有曾子终皇皇。借令不幸贱且死,后日犹为班与扬。”诗中最后一句“后日犹为班与扬”,是王安石对曾巩文章所作的高度评价。把曾巩与汉代大学者班超、扬雄相提并论,这既是对处于逆境之中的曾巩的激励安慰之语,又表现出王安石对曾巩的深刻理解和关怀,从中反映了王安石的笃于友谊之处。

王安石在曾巩家小住了数日,并拜见了曾氏亲人及曾巩兄弟。王安石与曾巩,两人或窗下论文,或联床夜话,相处得十分融洽。在离别之际,曾巩从南丰坐船,沿盱江由水路而下,一直把王安石送到洪州(今南昌)。

后来,王安石在曾巩的请求下,为曾巩的祖父作墓志铭,写了《户部郎中赠谏议大夫曾公墓志铭》。嘉祐八年(1063)八月,王安石的母亲吴氏病逝于京师,曾巩应王安石请求遂为王母作《仁寿县太君吴氏墓志铭》。两人的深情厚谊传为美谈佳话。

2.2 对亲情的坚守

王安石虽然长期在外地为官,晚年又隐居江宁,但他的心中始终牵挂着临川老家的那些长辈和亲人们。在诗作中,那种亲情时不时地喷涌而出。离故乡越久,亲情越加深浓。这种温情,令人动容。如《过外弟饮》诗:

一日君家把酒杯,六年波浪与尘埃。

不知乌石冈边路,至老相寻得几回[1]?

君家,指表弟家,即王安石的外婆家。波浪,指世事的纷扰。尘埃,指在外旅途的艰辛。乌石冈,距离临川三十里,王安石的外婆家吴氏居住在这里,是临川至金溪必经的一个山岗。诗作的大意是:自从上次到你家和你共饮之后,转眼间便过了六年,这期间经历了多少风波,奔走过多少道路呀!不晓得乌石冈边的这条小路,我到老时还能再走多少遍来拜访你呢?

这首七言绝句叙写诗人在庆历三年(1043)回临川探亲看望祖母而后到乌石冈外婆家会见亲人的感受,描写了诗人和诸表弟把酒言欢的温馨场景,表现了诗人与诸表弟的深厚亲情。前二句写相聚的宝贵,后二句叹息时光易逝,表达相约再聚的企盼。整首诗写得情谊绵绵,感受深切,是表达亲人之间深情厚意的佳作。

再看一首《归临川再宿金峰》诗:

十年再宿金峰下,身世飘然岂自知。

山谷有灵应笑我,纷纷南北欲何为[7]?

嘉祐三年(1058)二月至十月,王安石在波阳为官期间,沿长江经鄱阳湖辗转回到故乡临川探亲。这年的春天,王安石再次来到金峰山下上池王家,拜访看望曾祖叔的族亲后人王安瑞,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诗中说:十年后我再次来到金峰山下上池王家村看望曾祖叔的后人,亲人会见相拥而泣,深感在外飘荡的日子是多么的艰辛!深山里寺庙的神灵都在笑我劝我,反问我这样不断地走南闯北究竟是为什么?诗篇饱含深意,倾诉亲人见面的思念之情。特别是诗句“身世飘然岂自知”“纷纷南北欲何为”描述那种无奈的宦游生活历程,释放出一种复杂而又惆怅的心绪,让人读后倍感真切,深为王安石具有这样的亲情所感动。

另外,还有王安石在回临川探亲时所写的《还家》《到家》[5]等诗都是表达这种亲情的诗作。

2.3 对故土的眷恋

月是故乡明。人生路上,无论到达哪座驿站,故乡都是挥之不去的眷念。故乡的山水始终是漂泊在外游子的牵挂,爱家乡,必然热爱故乡的山水。王安石遗存的一千多首诗篇,有很多山水之作,其中不乏有对故乡临川山水的赞美与眷念,充溢着家园情怀。如《乌塘》诗:

乌塘渺渺渌平堤,堤上行人各有携。

试问春风何处好?辛夷如雪柘冈西[1][5]。

乌塘,地名,王安石母家金溪乌石冈,年轻时的王安石经常会到这里游玩。这首诗作于庆历三年(1043)诗人回临川探亲期间。诗中写道:清澄澄的乌塘水茫茫一片,浸到了岸边的大堤上,人们肩挑手提农产品在大堤路上来往奔波。要问哪儿的春色最美好,该是柘冈西面雪白的辛夷花盛开的地方。这首诗描写家乡乌塘的春天,景色真是美极了:绿水平堤,人来人往,辛夷似雪,鲜花盛开。这种景色宛如团扇中的一幅山水画,清新宜人的画面,显得秀妍雅丽。

再如《金峰晚坐有怀》诗:

数群归鸟望中明,重叠青山晚更清。

松叶唤风陪客语,夕阳过雨著蜩鸣。

已思在己不穷事,况有怀人无限情。

便欲吟诗涤尘胃,不知新月上高城[7]。

王安石回临川探亲期间,曾多次到曾祖叔的祖居地金峰游览。此诗作于明道二年(1037),王安石随父到上池瑶田探亲,几位亲人兴致勃勃地登上金峰山顶,并留宿道观之中。这首律诗描绘了金峰顶一带的暮景佳色:峰峦起伏,层林尽染,晚霞映照,群鸟归巢,风起松摇,草露虫吟,好一幅美丽如画的胜景。诗人为这山色之美所醉倒,在吟诗清心之时,只见一轮明月不知何时高挂于城际上空。诗作写得含蓄隽永,意境幽美,情景交融,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佳作。如果没有热爱故乡山水的深厚情怀,没有眷恋故里亲人的深挚真情,是绝对写不出这样的好诗。

王安石在多次回临川探亲期间,还作有不少描写故乡山水美丽风光的诗作,如《跃马泉》《试茗泉》《兰塘钓影》等,诗中描写的山水美景真是让人流连。

3 王安石孝道精神与家园情怀的现代启示意义

王安石多次回临川探亲并作有诗文,体现的孝道精神和家园情怀,对当前弘扬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家教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一,启迪我们必须大力弘扬孝道文化。《孝经》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生也。”[8]孝道是道德的根本,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属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优良家风的养成,应由孝道开始。

当今的社会,在传统礼仪和孝文化教育方面是有所缺失、有所削弱的。对于忙碌于现代生活的人们而言,如果忽略或是弱化了传统礼仪和教化的传承与延续,那真是件令人担忧的事情。试想,一个人连起码的孝道礼仪都不懂,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那他就不可能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所以,家风的传承当以孝为先,要强化这方面的教育,特别是要教育青少年对传统优秀文化、孝道文化要有敬畏之心。

第二,启迪儿女们必须孝顺父母,善待亲人,常回家看看。王安石尽管长年在外为官,但他抽空多次回临川老家探亲,看望长辈,会见亲友,证明了他是个近人情,懂情趣,是个有血有肉的千古名相[9,10]。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要确立建设良好家风家教的信念,有感恩之心,担当之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时刻净化人的心灵,滋养每一个家庭。《常回家看看》之所以成为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就是因为它唱出了无数游子的心声,同时也唱出了无数父母的渴盼。让每个家庭认真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孝道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传承家风,弘扬家训,树立家规,践行家教。

这二点,就是我们从王安石践行良好家风中得到的重要启示。

猜你喜欢
曾巩临川探亲
试论《临川梦》对《牡丹亭》的再现与批评
曾巩生平
(小品)探亲
四月,是你的谎言
临川四梦(乡音版)
曾巩猜字
徐向前的三次探亲
临川渡
《探亲之夏》
朱右《唐宋六家文衡》与曾巩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