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四疑”探究法中问题设计的策略

2019-01-19 06:04刘康辉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22期
关键词:商业区探究思维

刘康辉

【内容摘要】在地理课堂中,进行有效的问答,不仅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智慧,更体现了师生间配合的默契程度。有效的问答,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地理课堂的效益。然而,教师的提问,要能够做好课前的精心预设,要能够依据学习素材中所能给学生呈现的疑问而设计,做到既深研教材又熟知学生。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也要能够进行指向性引导,使学生能够提出具有研究价值的且能紧紧围绕学习重难点的中心问题。同时要能采用有效的策略,在课内外都能有效地把控好问题的生成与解决,从而让中学地理课堂绽放异彩。

【关键词】地理四疑策略

“四疑”探究法主要围绕“设疑、析疑、释疑、置疑”四个环节,在新课标理念的引领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现“学进去”“讲出来”,达到真正的“乐学、会学”。

一、“四疑”模式的模型构建

“四疑”的教学模式分为四个环节:第一环节为“情景导入,设立疑问”;第二环节为“探究合作,分析疑问”;第三环节为“展示点拨,解释疑问”;第四环节为“内化延伸,存置疑问”。这种教学方法其实就是要求教师将地理教学的整个过程直接转变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拓展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展开这样一种教学方法具有积极性意义。

二、“四疑”模式中问题设计的意义

“四疑”模式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进行知识互动的重要途径,体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与素材之间的互动,体现了一个循序进行的学习过程。其问题的生成要能够做到由浅入深、由繁到简,让课始的多问变为课尾的少问或无问。在地理课堂中,提问应该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学习情境中进行,以便能够燃起学生探究地理知识的欲望和热情,促使他们能够在情境化氛围中实现智慧地思维与精彩的表达。

三、“四疑”模式中问题设计的策略

1. 紧扣目标,指向明确

“四疑”模式中的地理问题设计是促进课堂高效益的重要保障,要能够紧扣地理知识的重点内容、抓住地理知识的难道突破而进行设计,让问题能够精彩生成、有效实施。在问题的生成中,教师要能够采用艺术性的策略,促进问题更具趣味性、目的性、可探究性等特点。

同时教师要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注重各个知识学习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抓好过渡衔接;二是要赋予学习素材具有生活化特点,激起学生探究。例如在《城市空间结构》这一节课上,我提供宿迁市苏宿工业园区的图片,然后设置探究性问题链:

(1)这个工业区在宿迁市的什么位置。

(2)从环境保护、交通、经济成本角度分析布局的原因。

(3)总结影响工业区布局的一般原因。

让学习问题能够系列化呈现,其一环紧扣一环,层层递进,由客观性存在向主观性思考的学习进程而进发,让学生能够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也能经历由直观感知到理性分析的思维培养过程,遵循了高中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步骤得以更好地实施。

2.直观简洁,条理突出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成的学习问题往往也是极具扩散性的,由一个大的知识点总领着若干个小的知识点,让学生能够在多个分支的知识中学习,逐渐达到深刻领悟,最后才能实现中心问题的理解。为此,教师要能够引领学生把握好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够让若干知识组成部分变得更有整体性与系统化。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便就条理明晰、思维有序了,促进他们能够对地理知识进行网络建构,从而实现了深刻化理解知识与识记地理知识。

例如在《城市空间结构》这一节课上,我展示了宿迁市两个不同商业区的图片后,提出问题:图中影响两个商业区布局的因素分别是什么。由于学生对这两个商业区比较熟悉,纷纷站起来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发现,这两个商业区的位置不同。这时我顺势引导学生,问:“影响市中心商业区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这样一个具有发散性的问题,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展示更多商业区发展的相关信息和图片,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延伸其思考的深度与广度,促进学生能够从多个方面对相关的因素进行阐述。当然,教师还要能够从整体上把控好课堂,让学生的交流话题能够紧扣本课目标,以巧妙的方法突破难点,促进了课堂有序而顺利地进行。这样,从多个方面来考虑影响商业区的发展因素,学生也便能够从多个角度来生成问题,进而自主性探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更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3.循序渐进,层次分明

学生发现知识、理解知识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层层推进、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其渐进式发展把学生的思维由低层台阶一步步引向顶层台阶,让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的训练过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时,我给学生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民工流带来的有利影响有哪些?学生对问题进行自学和交流之后就可以在黑板上写出答案。这个问题的解答内容偏少,学生也易把握,他们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接着设问:为什么有些地方出现了用工荒?在上一问题的解决后,教师提出这一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让两个问题由浅入深地呈现于学生眼前,其层层推进,既体现了整体问题又考究了个体问题,这样的问题探究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于整体问题的深入理解。

4.问有实效,启发思维

思维能力培养,依然毫不例外地成了地理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为此,地理问题的设计要能够充分考虑到培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绽放智慧性思维,也便更好地培养好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此,在地理课堂上,师生都应能够紧紧抓住地理学习的关键处、疑难处与精要处进行提问,没有价值的问题尽量避免生成。

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积極创新教学,推进应用更具价值的教学模式,以便能够促进高效性高中地理课堂的生成,进而能够让学生的学科素养得以更好培养。

【参考文献】

[1]袁孝亭.新地理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及其解读[J].现代中学教育,2001,(10):18-19.

[2]张家辉.试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5):4-7.

[3]钱宇,周义钦.基于高考改革新方案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探究[J].地理教育,2015,(8).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青华中学)

猜你喜欢
商业区探究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昆明市主城区商业区绿视率研究
江芳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