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在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2019-01-19 06:09罗轩明李亚彬兰志恒柯美玲赵天伟
人人健康 2019年11期
关键词:胆道镜并发症腹腔镜

罗轩明 李亚彬 兰志恒 柯美玲 赵天伟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并发症

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是胆道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类型,包括胆囊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及胆总管结石,具有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一旦治疗不及时则可能引发癌变,进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往临床上常通过开腹手术来清除结石,但手術创伤性大、并发症多,不利于术后恢复。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及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因其可弥补开腹手术的不足而被临床广泛应用。本研究选取我院80例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在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80例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B超、CT检查确诊,胆总管内径10mm以上,自愿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且排除手术禁忌症、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腹腔内胆囊及相关组织粘连、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肝内外胆管狭窄明显、恶性肿瘤及临床资料不全者。其中男37例,女43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7.33±3.46)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2.65±0.78)年;合并胆总管结石7例,左肝叶胆管结石28例,右肝叶胆管结石20例,左右肝叶胆管结石11例,合并胆囊结石1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开腹手术,患者取仰卧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于右上腹切口,找出肝胆管结石位置,并于结石位置切口取出结石,确认无结石残留后放置T管引流及文氏孔腹腔引流管,常规缝合切口,术毕。

研究组患者接受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后于脐下穿刺建立CO:气腹,置入腹腔镜,分别于脐与剑突中点、右腋前线脐水平、右肋缘下锁骨中线穿刺置入5mm套管针,腹腔镜下探查腹腔后,采用超声刀分离胆囊动脉及胆囊管并切断,切除胆囊。确认胆总管后,于前壁纵行切开1.5~2.0cm,于剑突位置置入纤维胆道镜,探查胆总管及肝内胆管,于胆道镜下采用取石网篮取京肝内外胆管结石,对于结石较大者可先进行等离子碎石后再取出。对于肝内胆管结石较多者,取石时间应不超过2h,胆总管切口留置18号以上T型管,术后6周再行胆道镜取石。彻底清除结石后先采用微乔可吸收线缝合胆管前臂,于胆道镜探查下确认无结石残留后于文氏孔放置腹腔引流管经右腋前线脐水平引出,切除的胆囊及取出的结石置入标本袋,于脐下孔取出,常规缝合切口。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疼痛持续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切口感染、出血、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率。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录入分析,计数资料(n/%)和计量资料(x±s)分别行卡方和t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中及术后情况研究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疼痛持续时间、首次下床话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是普外科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因其位置特殊,可引起不同部位胆管梗阻,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导致不良预后。针对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目前临床上主要以取尽结石、去除病灶、预防复发、保留Oddi括约肌的完整性为治疗原则目。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创伤性小,患者术后疼痛轻微,并发症少,术后活动早,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但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对术者的操作技术水平要求高,且不适合于腹腔粘连者,具体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宜的术式。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疼痛持续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创伤性小,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对促进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术后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胆道镜并发症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