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需要出发:切实提高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2019-01-20 13:04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孙彩红
天津教育 2019年13期
关键词:识字节奏词语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 孙彩红

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容已经落地生根,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也在实践。以学生实际需要为基础,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采取适宜的教学节奏,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曾经,教学设计追求完美,教法寻求多样,课件力求新颖,目的是让课堂流畅进行,取得精彩的效果。课堂教学内容常常是异彩纷呈,但又让人觉得眼花缭乱。现在,核心素养内容的落地生根,部编教材的逐步实施,让我们进一步思考:我们的课堂如何继承优良传统,改变沉冗繁杂,为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更好服务呢?现将实践中的有效方法进行总结,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教学设计要为学生学习服务,教学节奏应依学生情况调整,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需要去选择。

一、教学设计,从学生需要出发

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设计时常常会采用引导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以便帮助学生深入课文学习。进行《让我们荡起双奖》一课备课时,针对内容中的“‘红领巾 ’代指少先队员,‘阳光’既是写实,又喻指党和人民对少年儿童的关怀”这样的内容,如果让学生去体会,学生只能理解字面意思;如果直接告诉孩子,学生只知道有这样的意思,但对诗歌的理解是毫无帮助的;即使成年人如果只是简单去读诗歌,也不一定理解得很深刻。那么如何突破这一教学内容的难点呢?教学设计时安排课前让孩子们预习查找资料的环节,取得很好的效果。丰富的资料让孩子们走进诗歌的创作背景——《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诗歌原是电影故事片《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歌词,词人乔羽和作曲家刘炽有感新中国儿童生活的幸福与快乐而作。孩子们畅谈自己搜集的信息后,对诗歌内容了解更多了。再读诗歌,学生就能体会到文中红领巾生活的幸福,感受到党和人民关怀下的自豪。

在学生学习需要时,引导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不但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突破教学重难点。可见,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需要学生去搜集资料,如果没有突破重难点的需要,学生往往会被大量信息干扰,不知所措。相反,如果学生需要,教师引导孩子们去搜集、查阅相关资料,会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便于突破学习中的困难,学习主动性也将得到充分发挥。

此外,教学设计中的课件有效使用也应该在需要时呈现,而不是整节课放映,将所有内容呈现出来。应该做到学生会的内容不出现,课本上有的内容不出现,学生想象的内容不出现,只有在学生不会的地方出现,在学生形成思维定势时出现,在学生想象困难时出现……这样的课件精简,教学目的明确,才真正做到从学生需要出发,切实提高学习效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去进行教学设计,才能把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落到实处。

二、教学节奏,依学生需要调整

教学的节奏好比音乐的节奏,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调整,时缓时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牢牢吸引在课堂上,同时也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让学生劳逸结合,达到最好的学习状态。低年级课堂上,孩子们有时出现散漫的现象:有的歪着坐,有的做小动作,有的趁机说笑……反思推测内容不够吸引人,调整内容后,效果依然不行;严格要求认真听课后,不一会儿又会出现刚才的情况。经过深入思考发现是课堂教学节奏太慢,导致学生的学习精神涣散,劲头不足。大声提醒或点名批评,效果都不明显。反思之后发现,如果教学节奏有快有慢,那么孩子们学习起来也会张弛有度,既不容易倦怠,又不容易走神。回想课堂上,作为班主任,有时会进行索然无味的说教;语文教学总停留在字词朗读上,孩子读着读着,就倍感乏味;读课文时,总是指名读,孩子听着听着就走神。针对班级学生学习习惯散漫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时而齐读,时而指名读,时而动嘴说,时而动笔写……节奏时快时慢,孩子也随着节奏动起来,全部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了。课堂纪律井然有序,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但有时快节奏会导致兴奋,整节课孩子没有静下来的时间。针对这种情况,在课中进行调整,力争做到动静结合。在孩子读后引导深入思考,畅所欲言地交流,然后动笔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在听说读写有动有静的不同节奏中,孩子们就不会一直兴奋了。由此可见,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才能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做到张弛有度。

三、教学方法,据学生需要选择

教法的选择非常重要,尤其是适合学生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词语听写,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既是检查学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也是复习巩固不可缺少的方法,当然还有像薛法根老师的特殊用意——集中注意力、倾听能力、短期记忆力训练等等。可以说这一环节花费了语文课堂不低于8分钟的时间,以至于阅读、习作的时间因此而减少。但是,仍然存在听写出错,而且常常是已经错过的甚至订正过的词语。这样的情况让我们语文教师很苦恼,情不自禁埋怨学生不认真、家长不负责。正好,在《小学教学》杂志上读到特级教师张珠飞的一篇文章《探寻提高词语默写正确率的有效途径》,颇受启发。在张老师研究的基础上,产生自己的想法:教学时要根据学生需要,选择有效教学方法。

(一)从外部加强指导监督,减少词语错误率

学生词语听写错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即先入为主。一旦学生第一次错了,后面就容易错,就好比错了的字及时擦掉,还有痕迹;更糟糕的是有时学生还将错字写了几遍,那真是根深蒂固了,纠正起来难度更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备课时就要细致观察,把易错的字和易混的字在课堂上用彩笔标出来,让正确的字先入为主,提高书写的正确率。此外,教师在纠正错别字时最好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个别错误课间单独指导,这样针对性强,效果好;如果普遍性错误,可以集体指导。这样因材施教,既防止个别错误大家化,又具有明显的效果。

另外,针对家课作业情况——为了让家长督促学生认真巩固生字词,教师们常采用家长签字的方法,但仍存在学生词语错误,甚至出现订正不及时家长也敷衍签字的现象;有时还出现书写马虎,家长也签字的情况等等,常常惹得教师生气,进而抱怨家长不负责任。采取有效方法让家长真正参与进来,并且始终陪伴孩子,变抄写为听写,能让家长集中注意力指导孩子,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更有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教师采用有效指导的方法,帮学生降低词语的错误率,操作起来效果显著。

(二)从内部增强自主识字,提高词语正确率

多种手段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内驱力。当识字成为一种乐趣,成为一种竞争,学生内心产生识字的意识时,那么识字的效果无与伦比。首先,教给孩子识字方法,避免机械单调的枯燥识字,激发识字兴趣。语文课标提出:从中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孩子一旦掌握识字方法,就可以正确灵活地识字。如掌握形声字识字方法——“琴”字学生常常把下部的“今”错写成“令”,如果孩子懂得下部“今”表声前鼻音,就不会错写成后鼻音“令”了。还可以利用文字演变的历史,帮助学生识记准确。对于“烧”“晓”“浇”几个字,学生偏旁不会写错,因为表意部分明显,但右部常常多加一点,为了教给学生方法,我想查找构字原理,但没有找到,不过发现繁体字“燒”可以指导学生写正确,即右上部的三个“土”简化成一个“土”字变形,这样学生也能养成自己查阅汉字演变情况的资料,不但可以准确识字,还极大激发了自主识字的兴趣。当学生掌握了一系列识字方法后,学生就能做到自主识字了。

平时,还可以开展各种活动,激发识字的主动性。如开展“识字顶呱呱”活动,根据学生水平制定周评、月评、学期评等方式,促进学生自我严格要求,不断上进。还可以开展“一站到底”生字词听写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自主识字的成功,在活动中受到激励,为进一步自主识字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变教师或家长指导、监督为自我学习巩固。这种发自内心的自主识字,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体现。

课堂,是充满创造性的舞台,许多现象都值得反思,许多策略都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长期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一切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语文课堂才能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猜你喜欢
识字节奏词语
花有自己的节奏
容易混淆的词语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找词语
识字
识字儿歌
YOUNG·节奏
识字谜语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