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2019-01-20 14:25《中国洗涤用品工业》编辑部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19年7期
关键词:海思手机芯片危机感

过去一个月,华为事件引起全球关切。说真的,企业很无辜,全球化时代,产业链上的国际协作非常普遍,所以很多企业都成为了国际产业链上的一环,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如今,美国政府脸一翻,就要把产业链剪断,受重创的绝不仅仅是华为!

中国有句老话,“一根绳上的蚂蚱,跑不了你,也跑不了他”。华为手机已经在全球占有近30%的市场份额,对于那些断供的美国企业来说,失去这样一个优质大客户,无疑是一笔巨大损失。于是,才有了美国众多高科技企业游说美国政府,帮助华为共渡难关的一段佳话。最近,随着大阪G20峰会上,特朗普的一句:“美国公司可以向华为出售他们的设备……”似乎又开始峰回路转。

然而,惶者生存。正因为有了危机意识,有了“备胎”,才让华为化险为夷,保持住了持久而旺盛的战斗力。

在危机发生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应对态度赢得了舆论的赞许。他传递出层次丰富的信息,既对打赢这场战争富有自信,又不失分寸感,带着“君子绝交,不出恶言”的风度,更给他日双方修复关系留下了余地。

但高超的公关技巧绝不是华为核心的战斗力,这家公司就像一座深矿,蕴藏着巨大的能力。已知的信息是,华为旗下海思半导体总裁何庭波在内部公开信里说,海思将启用“备胎”计划。“所有我们曾经打造的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

出于好奇,笔者查了一下海思半导体的历史,这家公司2004年便已经成立,2009年推出了第一款手机芯片,2012年又推出了第一款自用的手机芯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间段呢?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所著《世界是平的》,正在那时风靡国际。也就是说,当人们还在热火朝天地讨论全球化时,华为已经做出过极限生存的假设。正如任正非所说:“芯片暂时没有用,也还是要继续做下去……在别人断了我们粮食的时候,备份系统要能用得上。”就像载人航天器永远需要余臃设计一样,一旦主系统失灵,备份系统马上可以投入使用。

这样强烈的危机意识着实让人敬佩,更对国内企业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我国民营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不可忽视的是,国内的企业家群体大部分都是从传统行业做起来的,面对日益严峻的环保和生态形势,是否能如任正非一样居安思危,做好战略投资,加快对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千万别等到危机来临时再四处求援。

让我们回到2001年,在这之前的6年里,华为投入了1/3研发力量终于攻克了3G技术,但国内的3G牌照却迟迟不发,没有市场,巨额的投资无法回本,华为曾站在崩溃的边缘。当年,任正非写下《华为的冬天》,袒露了他由来已久的危机感:“10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10年。”

写到这里,我想起近年来一句受到广泛认可的话,“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其实,对于企业来说,在长期经营过程中,保持危机感十分重要。

如任正非所说,惶者生存。

猜你喜欢
海思手机芯片危机感
华为海思宣布推出首款华为海思LTE Cat4平台Balong 711
解密华为芯片技术实力
何庭波:逼出来的华为“芯片女皇”
麒麟980:全球首款7nm手机芯片
博弈论视域下我国市场结构、政府干预与手机芯片产业发展研究
等不起的危机感
没有危机感就是最大的危机
危机感影响成败
华为不可期,海思有可能
破机关化立群众性以危机感换进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