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价值对比评价

2019-01-21 06:17常静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期
关键词:诊断率股骨头影像学

常静静

(淄博万杰肿瘤医院 山东 淄博 255213)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多是由于不同因素导致股骨头发生部分或完全性缺血,而使骨细胞、骨髓基质细胞及脂肪细胞坏死的病理过程,股骨头坏死具有极高的致残率,需要通过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男性者发病率高于女性患者,且年龄在35~55岁之间患者发生率较高,股骨头坏死患者起病初期无任何明临床症状,容易被患者忽视,该病具有较高的误诊率以及漏诊率,逐年上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来我院就诊的股骨头坏死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住院床号的奇偶性作为分组依据,实验组患者行核磁共振诊断患者50例,对照组行CT诊断患者50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35例,女性患者为15例;年龄在45~70岁之间,平均为(57.83±2.18)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36例,女性患者为14例;年龄在44~71岁之间,平均为(58.02±2.61)岁,两组上述一般资料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CT检查,全部患者均使用相同的多层螺旋CT仪器,将层厚中设置为1mm,并对患者行无间距扫描。实验组患者行核磁共振检查,将层厚设置为4mm,随后设置层间距为0.4mm,进行扫描。扫描数据应返回至工作站进行处理。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报告均由两从业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诊断,当二者意见发生冲突时,取综合意见。

1.3 观察指标

对照比两种影像学诊断的检出率。100例患者经手术确诊的股骨头坏死的患者。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1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所有数据均行SPSS17.0软件处理,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对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χ2检验,当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时,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核磁共振诊断,45例患者检出为股骨头坏死,检出率94.00%,对照组患者行CT检查,39例患者检出为股骨头坏死,检出率为78.00%,两种诊断方式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种影像学检出率比较[n(%)]

3 讨论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常见疾病,男性患者发病率较高。股骨头坏死发病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主要与患者自身因素有关,若患者缺乏体育运动,其自身代谢功能会相对减弱,与经常运动的人群相比,股骨头坏死患者代谢较慢,其免疫力也相对较低,由此,导致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概率较高,股骨头坏死能够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会使患者活动功能出现障碍,若不及时治疗,能够使患者发生瘫痪,最终使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并成为家庭负担[1]。

目前临床中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X线片、CT以及核磁共振等多种超声影像诊断,其中,CT以及核磁共振临床中使用频率较高。X线片影像检查分辨率较低,不能够对股骨头坏死早期症状进行诊断,临床使用频率较低。CT检查可以发现股骨头坏死早期症状,对患者的股骨头横断面进行全面检查,并能够将股骨头塌陷部位以及塌陷情况清楚的显示出来,同时,也能显示出骨折情况[2]。而核磁共振诊断早股骨头坏死优势较为明显,具有较高的诊断检出率,因此核磁共振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与CT影像诊断相比,核磁共振产生的费用相对较高,而CT经济费用较低,普通家庭能够承受,临床中诊断股骨头坏死的过程中,应考量多方面因素,选择适合的诊断方式。张振宇[3]在CT、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效果对比观察中可以发现,核磁共振的诊断率明显高于CT,本文观点与其保持高度一致。张丽[4]在用CT检查和核磁共振检查诊断股骨头坏死准确性的对比中使本文观点得到了进一步证实,核磁共振诊断率为95.38%,CT诊断率为8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临床探究发现,核磁共振诊断患者股骨头坏死率较高,但是费用相对较高,而CT诊断也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方式,从而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诊断率股骨头影像学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X 线CT联合检查对非典型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效果研究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