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中的“陶艺评论”

2019-01-21 00:33欧阳小胜张甘霖
陶瓷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陶艺陶瓷艺术

欧阳小胜,张甘霖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403)

0 引 言

2017年1月31日《纽约时报》刊发《“景漂”给景德镇陶瓷添活力,古老艺术待复兴》一文,文章中提出全世界许多学习陶瓷艺术的青年人怀揣梦想来到中国景德镇学艺,各种工作室和作坊在景德镇和周边的山谷里兴起。当地政府重振陶瓷业,私营的小工作坊在注入新思维的同时重振了这一传统产业。这是西方主流媒体近年来主动关注中国传统陶瓷当代复兴的系列报道之一,实际上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的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今天中国陶瓷艺术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新的历史际遇,以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为新动能,使得传统陶瓷业焕发新的生机。由此可见,中国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传播走出去的最好例证之一。

1 陶艺评论的演进与觉醒

在古代丝绸之路的世界文化交流中,中国陶瓷艺术的文化使命一直以来担负着重要的角色,从饮食餐具到定制陈设器小中见大,它以民本的中国风之设计承载着中国文化审美意象,使世界了解中国。唐代诗人陆龟蒙就曾对越窑瓷进行评价吟咏:“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由此可见,中国陶瓷评论是一个历经人们使用、交流、赞美、收藏、互动、品吟、文字记录等过程,由瓷诗、瓷学、瓷吟、瓷颂形成了强烈表现特征的学科。一部陶瓷史,不但莅临着用的史实,而且是一部评的历程。在西风东渐的陶艺创作潮流之中,我们理应审视这段历史,民族审美的理性再度燃起。

近代以来西方世界的东方文化的格调趣味即是在中国陶艺评论的品评与鉴赏之中建立和培育的。尤其是19世纪以来的英国罗斯金的“工艺美术运动”对手工装饰的重新审知,日本柳宗悦的民艺运动共同推动了20世纪以来世界手工艺文明全新的认知。于此基础上,中国陶瓷艺术的精美和工艺完善引发了西方世界的关注与陶艺评论的追捧,在欧洲就有一两瓷器等于一两黄金的美誉,欧洲皇宫贵室纷纷以收藏中国陶瓷为荣。中国陶瓷成为最为大宗换取出口货币的文化品类。直到今天,全世界各大博物馆只要有展现东方文明的展柜,就必定有中国陶瓷的身影,中国陶艺评论的文化自信之渊源可谓是基础自信、广泛自信、深厚自信。

晚清民国之际的中国内忧外患,国运不振,中国陶瓷艺术的烧造一改往昔,失去了政府官方的支持,由官窑民窑并举变更为民窑烧制,且日渐衰微,导致瓷器的胎质、釉色、画工比前朝逊色不少。日本所产的伊万里瓷迅速取代中国在西方的出口瓷,尤其是荷兰代尔夫特仿中国青花,以及越南青花在东南亚异军突起,中国外销瓷出口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虽然如此,诸国陶瓷的生产仍是以东方中国趣味为准进行效仿生产,但样式抄袭的表象及文化的断层更迭,又加上西方工业化大发展及都市快速发展,致使20世纪以来西方陶瓷生产的主流跃身为本土的欧式宫廷用瓷样式。

可以说20世纪初以来中国陶艺评论对于西方世界已经逐步的陌生化,并被演变为历史的符号化。中国陶艺评论的文化源流实际上在西方世界的品评,依然停留在明清陶瓷品鉴的符号记忆当中。吴仁敬、辛安潮在《中国陶瓷史》中谈到:“吾国关于陶瓷之书,明清两代各言其言,虽漫无体系。但至今陶瓷史之著作,则至今尚无撰述者。”民国的中国陶瓷学者们都在振臂呐喊复兴瓷业,以实业救国,以机器改良窑业生产,成立陶业养成所吸纳新学徒。以景德镇吴霭生、王琦等人成立了“瓷业合作社”,杜重远先生在上海《新生》杂志上为景德镇招收新学员。杜重远先生并发表《景德镇瓷业调查记》:“景德镇系我国第一产瓷区,亦世界瓷业之发源地。其景况之隆替,非特繁乎民生之荣枯,抑且关于文化之兴衰,国人对此当此关心······”。留法艺术家彭友贤认为:“景德镇瓷业称誉世界是纯以艺术之立场,必须从美术上来获取现代市场地位,远胜于空喊瓷业改良。”以及湖南熊希龄成立醴陵湖南官立瓷业学堂,江西张浩成立了中国陶业学堂等一系列举措以期来达成兴瓷救国之梦想,都是当时学人以己之力来引发中国陶瓷文化的自信的觉醒。

2 新时期以来陶艺评论的反叛与突变

新中国以来的陶艺评论主要是针对国内陶瓷艺术生产,强调量化产业化标准,在文化上尽量破除封建王朝遗韵,尤其是对清代陶瓷繁缛的纹饰及复杂的器型进行批判。尽量凸显民本、简约型的陶瓷风貌。徐悲鸿先生认为收集古瓷器碎片内各种优美适当的纹饰加以利用。高庄、梁思成、林徽因、王逊等学者提出建国瓷设计制作要求:“省工、省料、好用、澄清陈腐的传统观念”。加上全国各地都在倡导建立陶瓷厂,因地制宜搞轻工业建设,在艺术的样式上主要是计划性经济的产物和政治性的宣传表现。一时间国内的民窑生产蓬勃发展,生产出建国瓷、文革瓷及各地民间陶等有代表性的50、60、70年代陶瓷精品。生活性、民间性、时代感显然是这个阶段陶瓷发展的总体面貌。20世纪中期以来,中国陶瓷艺术的现实生产由于国门紧闭,很难再能挤入西方主流文化生活,西方市场既有的中国陶瓷艺术品鉴趣味只能参照博物馆的陈列和古董收藏品猎奇范畴,香港及东南亚地区文物市场成为了少数中国陶瓷进入西方市场的窗口。直到改革开放后,国际间陶瓷民间交流越来越频繁,这种现象才被打破。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门大开,西方艺术思潮影响到国内艺术院校。美国、日本现代陶艺工作室制也影响到国内,西方的陶艺创作思维及个性方法引得国内陶艺家们追慕,泥、火、釉成为独特的表现形式。相比众工之状的陶瓷分工协作,传统制瓷方式被国内现代陶艺家们摒弃。美籍华人陶艺家李茂宗先生是公认的“点燃了大陆现代陶艺的第一把火”的宣道者,他写到在20世纪80年代考察中国内地各产瓷区看到的情况:“中国八大陶瓷区呈现百花争艳的局面,各地均以该地传统的特色为主要发展方向,尤以瓷都景德镇的产品可看出有明清两代的艺术遗风,但缺乏表现中国现代精神的面貌。其他各瓷区之陶艺新而庸俗,不合时代潮流,大陆各地充斥的陶艺多为僵化、老化。”尤其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陶艺家们发起“奥蒂斯革命”引入的现代术语,占据了国内学院派陶艺评论语言规范和评价模式,一时间“现代陶艺”新概念的确立似乎要另立新灶,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划分界限。甚至有评论认为只有摒弃传统制瓷方式,学习毕加索、马蒂斯、米罗等西方艺术家制陶才是正道。雕塑性陶艺、陶艺类雕塑、缺陷型肌理、模糊性创作思维等词汇都成为陶艺评论与陶艺创作当中热门的话题。

相比学院派陶艺评论的西化热潮,传统产瓷区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正处于衰弱阶段,一方面是市场竞争的机制使得传统陶瓷进行整体性产业转移,如出现建筑瓷、卫生洁具瓷。另一方面从事工艺美术的国营瓷厂面临倒闭风潮。产瓷区的陶艺评论在此时期市场的波及中无力发声。国营瓷厂生产精英们由市场的淘洗转为私人个体工坊私营,国内市场的逐步扩大与刺激下,传统陶瓷及建国以来的制瓷资源又重新恢复。浮躁风气和市场浪潮影响了中国各大产瓷区,国有陶瓷厂的改制与解体使得传统国营陶瓷制作模式分崩瓦解,同时民窑陶瓷生产模式在失去了宗法、行帮的约束后自然选择了市场的实效性。加上陶瓷科技的突飞猛进,现代梭式窑窑炉改革取代了传统的柴窑、煤窑烧造,大大提升了陶瓷烧成的成品率。此一时期中国陶艺可谓是遭受内外焦迫双重压力:一方面是传统陶瓷文化自信仰赖的官窑与国营、民窑体系信仰力的崩溃,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增长的市民需求和生产技术能力的扩张。于此,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的轨迹产生了变化,由擅长创造的陶瓷艺术精品走向了面向生活的陶瓷日用产品。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国营瓷厂转向个体作坊生产,陶瓷品出产质量检验环节在整个市场失去了监管体系,大量的下岗陶瓷工人与进城的农民工进驻陶瓷制作个体行业,与传统陶瓷民窑不同的是,古代陶匠们烧成的次品很难在市场流通。在市场缺乏监管的历史时期中,众多的陶瓷个体户无法保障品质,为了生计和追逐短暂的经济利益,陶瓷原料采取以次充好,大量的低档的陶瓷工艺品充斥着中国民间市场,使得中国陶瓷艺术历史积淀彻底的拉下了历史神坛,陶瓷文化高贵的形象一去不复返。

20世纪末期以来, 部分陶艺评论家开始有意识的来整理传统陶瓷制瓷经验及各产瓷区陶艺传承人的评介。各产瓷区的陶艺评论家们开始反思这场陶瓷工匠精神缺乏空前浮躁的风潮。中国陶艺的现代性变革面对西方现代思潮的艺术输入心态就变得矛盾而又复杂,尤其是“八五思潮”以来学院里的中国陶艺家们一直在喧嚣要革一场老祖宗的命,但一旦冲出国门,却发现西方陶艺界对中国陶瓷文化自信的民族元素大为标榜。此刻尤其是对西方陶艺专著中文翻译的大量出版,这些情况使得院校毕业之后分布在各大瓷区的青年陶艺家们更多的理解了历史上西方对中国陶瓷的崇拜。英国陶瓷学者柯玫瑰女士在谈论中国瓷器装饰上说到:“景德镇陶工几乎可以制造出任何类型的瓷器,美丽的装饰和釉的品种多得令人惊异不已,光彩奕奕的青花,生动活泼的珐琅彩,以及色种丰富的单色釉都从窑厂制造出来。品种如此丰富的制品令人难以全部都作出推断和解说。”这些陶瓷院所中的陶艺家们在陶瓷内外冲击的更迭期保持了清醒的方向,以传统陶瓷文化精神的传承为己任,承传了最优秀的陶瓷技艺及陶瓷艺术传道,将官窑的、精益求精的、民族的、审美的陶瓷品质通过自我的艺术探索和培养人才进行传承和发展。期间也不排除此时段仿古业的盛行,仿古瓷保留某些经典陶瓷精致的艺术形态,但仿古瓷的方向并非是以传道为己任。以此为基础的中国陶艺评论处于自信恢复时期,开始运营一系列学术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视角来切入中国陶艺创作及理论的建树,开拓了中国陶艺评论研究的新方向。

3 21世纪初期陶艺评论的复兴与自信

中国陶艺评论者们也注意到新时期以来陶瓷文化正在以一种特殊的、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传统的艺术语言参与中国现代文化的建构。陶艺评论受到了其它文艺评论学科影响,吸收了更多的学术影响,队伍也不断的妆点,从层次而言有专业评论、历史评论、新闻评论。尤其是是新媒体的兴起,使得中国陶艺评论重新焕发文化自信的活力与生机。文化自信是弘扬陶瓷文化的精髓,对陶瓷文化自信的的重新挖掘,这是现代工艺美术发展的标志,陶瓷工艺文明复兴的标志。陶瓷文化自信以当下的陶艺术制作与创作活动为研究对象,与当下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产生互动与回应。宣扬陶瓷工匠精神的传承,将陶瓷工匠精益求精的理念带入现代陶艺的文化实践,将中国陶艺的文化自信再一次引入现代的视野,无疑将在根本上改变中国陶艺未来的发展态势。

“文化自信”在中国陶瓷文明传承的序列中最鲜明的特征是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尤其是中国陶艺家们根据时下生活方式的需要和地域文化绿色生态的要求,主动利用本土的陶瓷原料、采取手工艺生产方式、所烧造的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气息和现代艺术特征的陶瓷艺术品。按地域与窑口来发展中国陶艺,成为政府、协会、学院、民间都不约而同产生的共识。通常是按窑口产地划分:代表性的有潮州、磁县、德化、邯郸、佛山、醴陵、龙泉、建水、景德镇、耀州、宜兴、禹州、淄博等,各地窑口所在的文化部门也在大力弘扬本土陶瓷文化,按陶瓷工艺自身特有陶瓷技术及文化元素分门别类给予大力的发展,培养陶瓷文化传承人及其后学,如各类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技能大师。地域陶瓷文化尊重一如既往,尤其是在中国许多经济不发达的陶瓷产区,在总体形态上还在延续着传统的做陶状态。这种封闭的自然状态似乎将我们引入陶艺作品中更深邃的精神世界,来述说现代社会对诗意性灵的联想之情,来探测人类心灵深处最纯真的内容。可视的世界与精神世界、无限世界与有限世界,在现代陶艺作品中彼此相互呼应和心灵沟通着。这种传统的守望使得陶瓷艺术走向两种不同的境地,一是立足陶瓷产区,以复兴陶瓷技艺与陶瓷民族精神为操守,行业内通称为民艺派或传统派;二是面向国际视野,以创造陶艺个体精神与现代艺术设计为追求,称之为现代陶艺派或陶瓷设计派。这两种陶瓷风格形式虽成两极,但都基于文化自信的内核,对陶瓷工艺美术创作的精益求精,对陶瓷行业的维系与执着专注,对陶瓷文化的宣道与一以贯之等品质特征进行发扬光大,才使得今天中国陶瓷艺术充满着期望与生命力。

陶艺的文化自信中追求陶瓷文化的“唯精唯一”,体现在陶瓷成品精益求精的基础上,追求烧成的唯一性、完善性,达到材巧的精备完美。工巧的“唯精唯一”尔后代表了中国陶瓷文化自信观念中本质及主流意义的成分。即使在互联网及自媒体时代的今天,现代陶艺家们仍然需要重视这种造物精神的核心及文化本质。

《景德镇陶录》:“陶至今日(清朝),器则美备,工则良巧,色则精全;仿古法先,花样品式,咸月异岁不同矣。而御窑监造,尤为超越前古。”由此可见器、工、色则为评价之标准。”陶瓷精品的烧成首先将是对原料的把控,适当的泥料、釉料、水土都要有所精选,如瓷土以高岭土为上,采取瓷土,色纯质细可制细器。为制作瓷器打下基础,发掘和制作陶瓷艺术的特质,使它达到生产陶瓷精品的要求。瓷土优良,制作工序合乎规范。器、色、音自古以来成为评价瓷器标准。这种批评观形成并被演化为操行品德象征,瓷釉色的正象征着坚贞的品行,瓷质的声音清脆代表人品德的纯正。坚贞、德性赋予陶瓷器的最高标准化,才拥有其评价意义。

陶瓷器对于中国人来说,其不仅是一种日常生活的器用设计,也是礼仪生活、宗教生活、文人生活甚至制度生活中的器用设计。它是一种器用,也是一种文化的象征物。在漫长的中国陶瓷文明创造过程中,我们的前辈创造了辉煌的陶瓷传统技艺,并形成一系列经典型、规整型、定制型的技艺和形态样式。其中综合了前人在诗性和审美方面的大量文化信息,表征着变迁中的陶瓷文明历史和江南市镇陶瓷艺人在造物领域所达到的艺术高度。它兼有技艺风范和美学感知的价值,同时还可能蕴含民族传承的基因。在中国陶艺评论的角度和观看方式上也存在创新问题,即传统技艺如何面临蜕变和焕发新的生机来适应21世纪都市人群的心灵感知。然而新的中国陶瓷工艺的创造并非是臆造和空中楼阁,它是站在传统历史沉淀的基础上利用前人所创造的文化资源基础上的再创造。

陶艺评论的文化自信注目传统陶艺的复兴,往往要把当前与此前陶艺进行比较,来观照陶艺历史进程中的性质变化。传统陶艺在时间上纳入了时间顺序和文化构成知识体系与编年史体系。陶艺评论探索的兴趣不在于结果,而在于整个探索的进程感。陶艺评论文化自信的复兴过程是确定事实,鉴定确定某一陶艺作品的时空归属。从历史角度解释陶艺创作的意识在历史背景下,独立地观察具体陶艺作品、特征、题材,说明、展示、空间的变迁,不是推测,而是说明和陈述,并对各种发展中现象的对垒,产生、发展、转变、演化、原因等要素进行分析。陶艺评论的文化自信复兴着重描述陶艺创作的特征、分析其信息,解释和评价陶艺本身。陶艺评论研究两个层面,纵向和横向,系列性和顺序性、侧重时间上延续性的历史研究。当中也有引进进化论等进步的观点,及引进风格理论和形式分析方法来研究陶艺评论本体,甚至还探讨后现代社会中的陶艺社会功能等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陶艺本体被看作独立于社会各种因素之外的。形式分析是为了找陶艺规律,不仅是陶艺意识形态。陶艺评论的文化自信用进化论来概括并非是单一的,还可以引入绵延的世界观、方法论、发展观的统一体现。克莱夫·贝尔认为有意味的形式的观点,也曾对陶艺评论影响很大,来确立陶艺评论时代美的基本含义,以此参照现代艺术审美中形态变化。陶艺评论文化自信的时代精神与每个时代艺术都是同步的,这种横向某一时期共存的艺术文化现象,也称之为共时性研究和文化史的现象,涉及到社会、政治、宗教以及相互影响关系。

4 陶艺评论的文化自信现代性的重塑与完善

新时期以来,在陶艺评论文化自信现代性的重塑与完善之中,关键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统一协调。依然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拥有敢闯新路、勇于胜利的胆识、气度,做发展的开路人。

陶艺评论的文化自信在根本上是中国陶瓷在世界对话情境的象征,受到社会突变的影响和塑造。个人话语、社会话语和历史话语在评论的阐释当中构成新的图景。

陶艺评论的历史话语,对应于陶艺评论的文化自信 历史本体,是对已经发生的陶艺评论本体的阐释与述说;赫伯特·里德说:“整个艺术史是一部视觉方式的历史。”在陶艺历史背景上所展开的视觉研究,由于其最贴近生活,终究是时代的弄潮儿。

陶艺评论的社会话语,对应于陶艺评论的文化自信发展,对这个事实本身进行叙述就可以产生文化结构的论述框架;在陶艺评论的社会性的传递过程中,接受信息、传递信息的主体是陶艺评论的文化自信的发展与变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等新观念、新主张成为陶艺评论理论构筑中最为主要的引导,中国陶艺形态的革新与变化在整个艺术史的大变革被点燃,导致转向文化自觉提倡与主动传播性的应对行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于陶艺评论的发展充满着重要的引领价值与意义。

陶艺评论的个人话语是中国陶艺家创作思想事件本身的一种陈述,陶艺评论的个人话语不仅是一种文化结构,用来说明、解释和叙述陶艺评论的事件本体。这种个人话语是地理的、科技的、社会的、观念的等多种因素的偶合,面对着多元混杂的共时性局面,陶艺评论的个人话语选择基于中西古今传统的理解与把握,在巨大的矛盾张力中寻找改变自身命运的途径。加上对外交流频繁的信息传递与创新力的压力。陶艺评论的个人话语经受着各种外来人文与艺术思想的传入,陶艺评论与文化的对外交流,陶匠及艺术家们的流动等等。在共生与互动的环节与渠道过程中,陶艺评论个人话语的文化自信对于中国陶艺评论本地文化性的形成和演进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最初的是艺术观念的授道者,也是观念冲突的矛盾的主客体。

在陶艺评论文化自信的重塑与完善中有着内部的自觉,这种内部结构的观念层面和社会层面,其实也是一种审美性和社会性纵向维度的互动。界定陶艺评论的主体,唤起社会认同;明确陶艺评论的客体,增进引领意识;丰富陶艺评论理论,体现文化自信的内涵;规范陶艺评论语言,提升职业责任感;扩展陶艺评论形式,增强约束功效。陶艺评论文化自信体系的重塑与完善是实现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境界与现代性提升的重要前提,陶艺评论体系重塑既要坚持文化自信,又要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的切实保障才是有效可行的。

正是因为这种陶艺评论文化自信的现实经验探索,结合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合而为一,才能形成陶艺评论的群体意识。找寻陶艺评论文化自信现代性的重塑与完善,给予其活态的生活源泉和艺术表现,才能使其传承、发扬、光大,最终让人们感悟其中。讲好中国陶瓷故事来传唱今天的幸福生活,用泥火铸精存、窑彩叙诗意来描绘美好家园。

猜你喜欢
陶艺陶瓷艺术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纸的艺术
“疯狂”的陶艺
陶瓷艺术作品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爆笑街头艺术
陶瓷鉴赏
当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