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生态文明之基 同走绿色发展之路
——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座谈会发言要点

2019-01-21 14:19
中国生态文明 2019年4期
关键词:文明绿色生态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和文章,进一步丰富了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在致2019年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的贺信中强调:“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共筑生态文明之基”。在致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的贺信中强调:“面向未来,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共筑生态文明之基,携手推进全球环境治理保护,为建设美丽清洁的世界作出积极贡献”。

2018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正式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2018年6月16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对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了全面部署。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加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社会智库建设,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2019年6月16日,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在北京林业大学召开了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座谈会。

会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陈宗兴,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发表讲话,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执行副会长李庆瑞在主持中介绍了座谈会召开的背景和目的,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洪元在致辞中介绍了北京林业大学近年来关于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成效,与会专家深入交流,发表了许多很有见地意见和建议。与会代表深刻体会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历史性、时代性、世界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是协同严密的逻辑体系、完整关联的理论体系和开放鲜活的思想体系,更是指导工作的科学体系。要深学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领会精神实质,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增强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提高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优异成绩。

现将专家发言的主要观点整理刊发,以飨读者。

一、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特邀咨询专家,原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存根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深刻的绿色发展理念,要通过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发展,在思想观念上树立生态文明的道德化,让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扎根人心,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建立严格的促进绿色发展的制度约束机制,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意识。党员干部的生态道德,应包括“四德”——尊崇自然的美德、绿色发展的政德、保护环境的公德和尚俭戒奢的品德。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咨询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高世楫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对物质生产力的重视,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关系的揭示,对科技创新的关注,对绿色发展中经济规律基础性作用的尊重和对欧美国家发达道路的反省。要实现绿色发展,就需要加快建设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建设市场导向的绿色创新技术体系。为此,需要加快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市场导向的绿色创新体系,一方面,我们需要充分消化吸收已有的先进技术,满足节能减排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激励企业针对中国的资源环境条件和绿色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的引导下,开展创新,通过绿色领域技术创新,从而实现产品、工艺、商业模式创新等途径推动绿色发展。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咨询专家,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赵建军认为,绿色发展的推进过程就是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过程,要走绿色发展之路,就必须坚持生态优先。要实现绿色发展,必须把生态优先融入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就是要着重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深入研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机制与路径,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助推高质量发展。

二、科学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首席咨询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认为,构建一个合理、科学、完善的生态文明评价体系,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尤为重要。要根据各地域生态环境现状和发展类型,因地制宜地选取评价指标,使指标权重更客观、科学,也为各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建议与理论、实证的支持。必须建立相应的工具和评价方法来科学判定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否则将不利于因地制宜地针对不同程度的生态文明水平制定建设方案。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咨询专家,北京大学教授郇庆治认为,近年来,无论国家层面,还是省级和地市层面,都在通过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不断丰富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论内涵和转化路径。但这些评价体系仍然存在不足。比如,一些指标之间存在较大的重叠性;有些指标体系在指标选取上未考虑社会和谐、生态文化等因素;有些指标体系凸显经济发展与环境效益相结合、经济增长与民生保障同步的理念,但不包含文化意识层面的指标,缺少了对制度的考量等。

三、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持续关注生态恢复问题。在他看来,山水林田湖草作为生命共同体,必须用系统思维来统筹治理,在推进生态文明过程中,同样必须强调生态环境的系统治理。而生态治理系统化,不仅仅包括山水林田湖草的统筹,还包括区域间的相互统筹。要完善流域管理体制机制,重视水源涵养区生态修复与治理,加强大江大河的治理与保护,构建江河湖海库生态新格局。

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司长鞠建华表示,当前国土空间生产和生活高度重叠,保护、治理生态的任务十分繁重,要切实发挥好规划的引导作用,亟待科学构建国土资源空间合理利用的生态保护评价体系,从而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要把矿山源头修复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系统治理结合起来、统筹考虑。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安黎哲认为,新时代林业文明建设,包括加强安全体系、文化体系、经济体系、科技体系、治理体系建设五个方面。学校深入推进以林为特色的多学科协同发展,以林学、风景园林学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把林业工程、林业经济管理、草学纳入建设重点,支撑涉林涉草专业优先发展,打造“雁阵式”学科群,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四、生态文明要有全球视野

沈国舫认为,生态文明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两个并行互补的概念。在国际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的升级版。生态文明思想,比可持续发展理念站位更高,意境更远,而且列入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更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生态保护和修复(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大支柱之一,还可进一步拆解为自然生态修复与污染防治环境保护两部分。前者以整个生态系统为基础,以自然力为主要动力,采用顺应自然的人为干预为主要方法,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途径来达到保护、修复乃至重建的目标;后者则以人为污染物为主要对象,着眼于污染物的排放源头、排放过程中和排放后,采取物理化学的手段来进行防治。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认为,生态文明是具有普适意义和普适性的。生态文明作为社会文明演化新的形态,需要加快推进内在的动力进程,在全球建立相应的生态化的话语体系。让世界了解生态文明这样一个东方智慧的结晶,需要用当下的、全球可以认可的话语来表述。70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认知理念由工业文明时期的财富积累最大化,转变为生态文明时期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产方式由高耗能、高排放转向产业生态化;消费方式由高物质消费转变为简约、适度、品质、绿色、低碳消费;社会关系由竞争状态转向保护尊重弱势群体的和谐共处状态;技术创新由工业文明时期的违背自然、破坏自然,转向生态文明时期的基于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驻会副会长、研究员王春益认为,生态文明源于中国,属于世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西方哲学及优秀思想中都蕴含着生态文明因子,生态文明是最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文化、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近年来,中国大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用实际行动描绘出生态文明的美好图景。国际社会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认同和贡献的认可不断增强,对分享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功经验的兴趣日益浓厚。

生态环境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关道明认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一定要有全球视野,要加强海洋生态理论研究,加快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特别是区域立法的问题;要创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的建设;要积极开展在海洋领域,特别海洋生态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咨询专家、原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黎祖交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云飞等与会专家还就进一步发挥生态文明社会智库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促进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集成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最新研究成果、高质量完成《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卷 实践卷)编写工作等,提出了具体意见。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自成立以来,每年上半年会召开一次关于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方面的专题研讨座谈会。其中2012年围绕向党的十八大建言献策、2013年围绕“美丽杭州”战略研究课题、2014年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卷 实践卷)出版工作、2015年围绕生态保护红线与生态安全、2016年围绕生态文明绩效考核、2017年围绕向党的十九大建言献策、2018年围绕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等,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研究与交流部供稿)

猜你喜欢
文明绿色生态
绿色低碳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