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让智能交通抓拍相机迎来新拐点

2019-01-21 08:27杨世龙
中国公共安全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天目卡口车牌

□ 文/杨世龙

1956年,麦卡赛、明斯基、罗切斯特和申农等为首的一批有远见卓识的年轻科学家首次提出了AI“人工智能”,如今AI技术已经发展了60多年,已成为一门被广泛应用的前沿科学。

AI的核心思想就是让机器能够像人一样思考,电影《超验骇客》充分模拟了AI技术的潜力和魅力,让人看后充满震惊和敬畏。

当然,理想和现实毕竟有着很大的差距,比如智能交通抓拍相机,在2017年以前,虽然挂着智能的名号,利用视频图像识别技术,结构化提取机动车目标特征并进行识别,走在视频图像智能化的前列,但行业内普遍采用模式识别算法,其算法本身并不具备“思考”特性,所以不能算是真正的AI技术。

2017年深圳安博会,几乎所有做视频图像识别的厂家,都在大力的宣传AI技术,AI人脸识别、AI车辆特征识别等等内容充斥着整个安博会大厅,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好不热闹,但是概念性的宣传居多,真实落地出来切实效果的凤毛麟角,所以安博会后半段时,大家都已审美疲劳,感觉天空中、脑子里全部都是AI,要找一些非AI主题的内容几乎很难如愿,这就是AI进入安防、智能交通行业时的真实写照,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安防、智能交通行业正在迎来AI新时代。

深圳安博会后,以车辆识别、人脸识别为代表的AI抓拍摄像机开始陆续出现,从概念宣传到产品落地,可以说是非常迅速。AI之所以可在智能交通、安防行业快速落地,得益于视频成像、芯片平台的成熟,优质图像和高性能芯片给深度学习算法快速落地创造了机会,如智能交通图像识别,因其目标特征较为明确,所以发展更为快速。

2017年底,宇视在行业内正式发布“天目”系列抓拍相机,搭载行业领先的图像传感器及高性能芯片平台,融合AI算法,在图像特征识别准确度方面有非常巨大的提升,车辆车型、车标、车款、车身颜色等关键特征识别率基本都趋近于车牌识别率,从2018年投入市场实测以来,历经30多次实战测试,无一失败测试案例,识别率指标方面的表现令人惊艳,“天目”相机也为智能交通行业树立了标杆。

2018年3月,“天目”相机投入成都某项目实测,在多天的实战测试中,针对车辆关键特征的识别率,无论白天、夜间的综合指标都维持在98%以上的超高水平,表现相当出色。

类型 白天 夜间捕获率 99.30% 98.60%车标识别 98.60% 98.00%车款识别 98.60% 98.00%车牌识别 98.60% 98.50%车身颜色识别 98.50% 98.00%主驾驶人脸捕获 100.00% 99.00%遮阳板识别 99.30% 100.00%

2018年4月,“天目”相机投入深圳坪山某项目实测,测试结果出来后,“天目”相机多项车辆特征识别率接近100%,在多个厂家测试PK中排名第一。

紧接着,在深圳龙华某项目测试中,“天目”相机又迎来了一个严苛的挑战,夜间测试中,相机补光灯突发问题不亮了,因为是PK测试,所以测试不可中止,也不可改期,只能在只有环境光的情况下硬着头皮上,“摸黑”测试,当时在场的所有宇视员工心里几乎都凉了。但是,第二天的测试结果却确惊艳了所有人,综合过车捕获率99.63%,综合车牌识别率99.25%,两项关键指标都排名第一;车型识别93.88%,遮阳板识别94.50%,受光线影响表现略差一点,排名第二。在这次突发事件中,“天目”相机所表现出来的超强环境适应能力,也是AI接地气应用的典型实例。

2018年5月,“天目”相机投入辽宁丹东某项目实测,在卡口、电警两种场景下分时段实测,在过车捕获率和车牌识别率方面给出了非常不错的测试结果。

车牌识别率5月11日 22:00-24:00 电警 154 154 100.0% 152 98.70%5月12日 10:30-10:40 电警 100 99 99.0% 99 100.00%5月12日 00:00-05:00 卡口 90 90 100.0% 89 98.89%5月12日 10:00-10:30 卡口 300 300 100.0% 294 98.00%5月12日 20:07-20:32 电警 109 107 98.2% 105 98.13%5月13日 09:30-10:00 电警 299 291 97.3% 290 99.66%5月13日 20:00-20:30 卡口 94 91 96.8% 90 98.90%5月14日 14:30-15:00 卡口 200 200 100.0% 199 99.50%5月14日 09:10-09:40 电警 323 318 98.5% 316 99.37%5月15日 16:10-16:30 电警 190 185 97.4% 184 99.46%日期 时间段 场景 过车数 捕获数 捕获率 车牌正确

在标准卡口、电警场景,抓拍相机正对车道安装,抓拍角度好,捕获率、识别率都会较好,针对大角度场景,比如卡口在道路旁侧装进行过车抓拍及识别,效果如何呢?

2018年3月,“天目”相机在北京海淀区某地进行了实测,在大角度多车道抓拍时,过车捕获率白天、夜间超过95%,车牌识别率白天、夜间超过99%,测试结果非常出色。

日期 时间段 过车数捕获数捕获率识别正确识别率3月14日 09:00-09:40 377 367 97.3% 364 99.2%3月15日 19:14-19:56 314 301 95.9% 299 99.3%

从上述测试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天目”相机在车辆特征识别方面有非常优异的表现。那么,除了车辆特征识别,针对驾驶员的特征识别情况如何呢?

2018年4月,在杭州滨江某测试点,针对最常见的开车打电话、不系安全带两种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了抓拍测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多个测试员反复开车经过“天目”抓拍相机覆盖的道路,同时打电话、不系安全带,跑车测试108次,准确识别开车打电话99次,识别率91.2%,识别不系安全带103次,识别率95.4%,这个指标非常的惊艳,因为在这之前,抓拍相机识别开车打电话、不系安全带的指标差不多在50%左右,基本上和猜测差不多。“天目”相机采用深度学习算法,随着时间、样本量的增加,识别指标还会进一步提升。

在AI算法助力下,“天目”相机不仅在特征识别方面表现出色,在交通违法行为识别方面也已经非常丰富,可提供闯红灯、闯绿灯、车间距抓拍、不按导向车道行驶、违法掉头等16项电警执法业务,以及超速、低速、逆行、压线等10项卡口执法业务,同时兼具北斗定位、WIFI探针、流量统计等丰富功能。

另外,“天目”相机也是人性化交通执法的倡导者和先行者,探索“平台前端化”思路,创新推出“轻电警”系列化解决方案,抓拍相机直接联动LED显示屏进行交通违法提醒,倡导并实践“提醒为先、处罚为辅”的人性化交通执法模式。

车辆经过斑马线前,“天目”相机快速识别车牌,并在LED显示屏秒级提醒“注意礼让行人”,创建安全、温馨、和谐的斑马线环境,让斑马线礼让行人的交通管控不仅仅是违法抓拍处罚。

当前,在智能交通抓拍相机领域,炒AI概念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小,AI已经不再是飘在空中的词汇,它开始走向地面,创造看得见的、真实的价值,智能交通抓拍相机迎来新拐点,携带全面升级的算法指标和业务功能,更好地服务于交通安全与交通出行业务。

猜你喜欢
天目卡口车牌
徐 乔艺术作品欣赏
陈磊作品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车牌识别系统中的应用
L卡口“马拉松”联盟的前世今生
ILFE智意扫地机 天目X660
第一张车牌
基于MATLAB 的车牌识别系统研究
天目药业5次重组均失败仍要重组 公司靠拖欠薪水美化财报“保壳”
高速公路车道高清卡口系统实施方案
基于高清卡口识别的高速公路长隧道安全比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