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对肺原发性淋巴瘤疗效评估的价值

2019-01-21 06:17谭雄木杜海豪程留慧杜晓光王道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期
关键词:支气管镜淋巴瘤免疫组化

谭雄木,杜海豪,程留慧,杜晓光,王道清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52)

肺原发性淋巴瘤(Primary pulmonary lymphoma,PPL)起源于结外肺内广泛的淋巴网状组织,非常少见。PPL临床表现不明显,影像特点表现多样化,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常不成比例,早期临床诊断困难且常误诊成肺炎、肺癌等异病同影的疾病。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X线透射计算机断层(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检查对PPL治疗后的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对5例PPL治疗前CT,治疗后18F-FDG PET/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PPL的认识和治疗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临床病理证实的PPL5例,其中男2例,女3例,年龄39~64岁,中位年龄56岁。5例患者均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证实。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有咳嗽、咳痰、胸痛、发热、贫血等,2例患者有明显体重减轻,2 例男患者有明确吸烟史。1例患者行手术,其余4例均行化疗;治疗后4例患者行PET/C复查。

1.2 CT显像方法及18F-FDG PET/CT显像方法

CT检查方法:胸部轴位平扫及增强扫描(16排),采用西门子Somatom Emotion16层螺旋CT及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扫描参数: 管电压120kV,管电流100mAs,矩阵512×512,螺距0.6。18F-FDG PET/CT检查方法:采用西门子Biograph 64 TruePoint PET/CT,检查前患者禁食6h以上,血糖水平控制良好,按照3.7~5.55MBq/Kg经肘静脉注射18F-FDG,平卧休息60min后行全身显像。图像体部采集自患者颅底至股骨上段,先行螺旋CT扫描,CT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电流根据身高、体重及部位自动调整,0.8s/周;再以2.5min/床位进行PET 3D扫描采集。利用同机CT图像对PET图像进行衰减校正,以迭代法重建图像以获得横断、矢状、冠状面CT、PET以及PET/CT融合图像。

1.3 影像分析

所有图像由两位高年资医师共同阅片,并结合临床资料,观察患者肺部病灶的影像表现,CT图像包括病灶位置、数量、大小、形态、边缘和密度、胸膜改变以及与周围正常肺组织分界情况。对PET/CT融合图像的三个方向序列断面首先进行逐层视觉分析,对局部18F-FDG摄取异常且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组织者,排除生理性摄取以及其他干扰因素,并测量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 max)及CT值,根据放射性浓集的部位、形态、与周围组织关系,结合CT影像辅助诊断及精确定位,做出诊断结论。

2 结果

图1 镜下可见纤维组织增生,内见异型淋巴样细胞增生浸润,细胞小到中等大,胞浆较少,淡染或空亮,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少见。免疫组化:CD3(+),CD38(局部+),CD20(病灶+),CK(-),TTF-1(-),CK7(-),CD56(-),Ki-67(约50%+)。病理诊断:淋巴组织增生样病变,结合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结果,符合PTCL。 图2.CT平扫肺窗显示,可见左肺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可见明显的扩张的支气管;

表 5例PPL患者治疗前CT影像与治疗后PET/CT影像表现

图3ab.化疗后行18F-FDG PET/CT,显示双肺多发斑片状、条索状及小结节状高密度影代谢未见异常,考虑治疗后残留瘢痕组织改变。图3c.行化疗后PET/CT图像示见左肺上叶条片状软组织影伴代谢略活跃,SUV max为2.6,考虑治疗后肿瘤活性残留。

3 讨论

原发性肺淋巴瘤在临床上较少见,仅占全部淋巴瘤的0.36%~1.2%[1],占肺原发肿瘤的0.5%,占结外淋巴瘤的3.6%[2]。PPL中以MALT最多见。原发性肺MALT淋巴瘤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吸烟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3]。影像表现以结节肿块型最常见,发展与肺淋巴系统解剖关系密切。其他类型还包括肺炎肺泡型,间质型等。支气管充气征为最常见伴随征象,空气支气管征的形成现在被认为是PPL的特征性表现。其他还包括血管造影征,跨叶生长等不典型伴随表现。目前病理学检查是诊断最准确的方法。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纤维支气管镜探查、开胸肺手术均可获取的组织标本, 其中在CT引导下精确定位,粗针穿刺并先行放置经皮至病变区域的鞘管作为临床诊断上的首选,而支气管镜对PPL的诊断阳性率较低,因为PPL较少累及气管、支气管,而且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术获取肺组织较小,故一般支气管镜诊断意义不大。病理学检查结合免疫组化等检查等可更加明确地诊断。

4 结论

PPL是一种预后相对较好的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67%~93%,中位生存时间大于10年[4-5],但复发中位时间约为46个月。PPL发现多由CT影像发现,经病理检查检出,CT影像虽然有时缺乏特征性,但病灶伴空气支气管征、血管造影征等影像表现常可提示本病。PET/CT对于PPL患者治疗后病变体积缩小可能是纤维化瘢痕还是残留肿瘤组织的判断较CT有更高价值,鉴于PPL高复发率,建议PPL患者定期进行PET/CT复查。

猜你喜欢
支气管镜淋巴瘤免疫组化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子宫瘢痕妊娠的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分析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经支气管镜活检联合刷检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