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证据的收集

2019-01-21 06:03
江苏安全生产 2018年10期
关键词:勘验违法证据

一、违法事实的证据

(一)非法生产、储存、经营类违法

未经许可非法生产、储存、经营的,须现场制作勘验笔录、现场检查记录。

确定货物名称、规格型号。证据形式:产品铭牌、标签、标识、外包装,产品合格证、说明书等。

确定生产数量。证据形式:原辅材料和产品出入库记录,车间投料记录、职工考勤记录、工资表、委托生产加工合同协议,现场勘验清点记录,生产人员和相关负责人的陈述等;

销售数量。证据形式:产品出库、发货记录、银行收款凭证和账册、销售账册、会计报表,增值税发票、收款收据,购销和运输合同,销售人员和相关负责人的证言、陈述。

确定违法产品的价格。证据形式:报价单、标价签、合同、银行收款凭证和销售账册、增值税发票、收款收据;物价部门或业内、网上公开的实时价格;财务人员和相关负责人的证言、陈述等。

(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类违法

证据形式:确定企业经营范围、性质的营业执照、相关许可证,确定职工人数的职工花名册和工资表、成立机构或配置安全管理人员的文件,有安全管理人员签字的安全检查记录等档案资料。成立机构或配置安全管理人员的文件很容易事后补作,必须当场固定证据,对相关当事人进行询问,制作询问笔录和现场检查记录,否则面对企业补来的反证证据往往不得不作撤案处理。

(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类、应急救援类违法

未按规定制定(建立)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教育和培训计划、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者直接无台账资料的这类违法,须现场制作询问笔录和现场检查记录将证据固定。收集的证据包括:一是组织制定、实施者(主要负责人)陈述的证词;二是参与制定(建立)者(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陈述的证词;三是实施阶段的证据,包括主要负责人和参与者陈述的证词;教育培训内容是否有记载制度和操作规程等相关内容、应急演练是否开展等证据;员工的证词。有了这三个证据当事人事后补来台账资料也无法改变违法事实。

(四)安全生产及职业卫生“三同时”违法

这类违法行为很难在短期类补救,只需对预评价、设计专篇、试生产方案、验收评价几项工作中已做部分的资料进行复印,然后进行勘验并形成勘验笔录来证明“三同时”工作实际状况,同时现场制作现场检查记录,并要求单位主要负责人写明“情况属实”后签字或单位盖章确认。最好再对其他当事人进行询问,制作询问笔录,进一步补强证据。

(五)安全生产承包租赁类违法

发包或租赁给需要资质的单位或个人的,需收集承包、租赁双方的营业执照,承包、承租方的资质证书、双方安全生产合同或安全管理协议,特种作业证书(复印件),统一安全管理应有的安全交底培训教育档案,隐患排查治理档案,现场安全检查记录等相关证据。

发包或出租给不需要资质但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承包、承租方的,则需收集《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管理机构设置或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安全管理责任制,安全设备和个人劳动保护用品、特种作业证等收集是否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证据。

(六)两个以上单位在同一个作业场所作业类违法

两个以上单位在同一个作业场所作业,现场情况比较复杂,需收集相关各方营业执照或身份证、安全管理合同或安全管理协议,各自现场安全监管工作的台账资料。

(七)从业人员违规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职工未按要求使用、佩戴安全防护用品、违反操作规程作业等,要当场同步拍照、录音、录像,制作现场检查笔录,条件允许的现场,对当事人进行询问,制作询问笔录,进一步强化证据。然后对应检查公司管理层面违法问题,收集特种作业证档案资料、安全培训档案、安全防护用品购买、发放记录,安全防护用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等证据,透过从业人员违规操作来收集企业管理上存在的违法行为的证据。

(八)职业健康检查类违法

未按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证据形式:营业执照、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相关证据、劳动合同,证明上岗作业的上岗记录、工资表、签到簿等,职业健康检查周期相关文件节录本,询问笔录。

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相关证据包括,法规规定类证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相关部分节录本;现场勘验笔录和包含勘验情况的现场检查记录。

(九)安全设备设施使用维护类违法

将安全设备、设施铭牌拍照,然后查询该设备、设施及其使用是否符合国家、行业标准,下载国家、行业标准有关部分;复印维护保养、检测档案资料,制作现场检查笔录记载违法违规情况,并对当事人进行询问,制作询问笔录。

(十)安全警示标志类违法

对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未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对该生产经营场所、设施、设备的醒目位置拍照。拍照时最好拍四个面,以免设置在其他部位未被发现或者事后企业后补,造成执法被动。

(十一)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

现场对粉尘浓度、噪声、温度、辐射、照度等用相关仪器进行检测,然后将数值记入勘察笔录,并制作现场检查记录。检测数值最好与现场环境一起拍照,请企业陪同检查人员过目,并在现场制作的勘验记录里写明陪同勘验检测人员的姓名、职务,勘验结束时要求陪同人员在勘验笔录上签字确认,最后请企业写明“情况属实”后,由法人代表签字或单位盖章。

二、自由裁量要求查明的应该加重、减轻或免于处罚的证据

(一)认识是否到位的证据形式

主要是企业对违法行为认识情况的文字材料;

(二)查明实施违法行为人属主观故意还是过失

现场检查记录、证言、陈述;

因相同违法行为曾被处罚的文件资料;

不听劝阻继续实施违法行为的现场检查记录等。

(三)查明实施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

证据形式:违法产品的生产日期,批次批量,参加职业健康体检职工数量,反映应参加职业健康体检职工员总数的入职时间、上岗时间,离岗时间的劳动合同,考情表、工资单等涉及记载实施违法行为起止时间和涉及面的书证或物证;行为人陈述及证人证言等。

(四)违法行为造成后果的证据形式

如因长期未参加职业健康体检导致出现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的职业健康检查报告。

对每件证据进行逐一收集后,还应将案件收集的全部证据进行一次全面、客观和公正地分析判断,围绕证据的关联性以及证据力和证明力,运用逻辑推理和实践经验,确定其证据材料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证明关系,排除不具有关联性的或缺少证据力和证明力的证据材料,准确认定案件事实。

猜你喜欢
勘验违法证据
刑事违法所得追缴的两元体系构造
一起多个违法主体和多种违法行为案件引发的思考
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现场勘验的质量管理
这份土地承包合同是否违法?
浅谈网络远程勘验流程及其在案件侦办中的重要性
对于家庭暴力应当如何搜集证据
如何有效查处“瞬间交通违法”
手上的证据
手上的证据
“证据”:就在深深的水底下——《今生今世的证据》“读不懂”反思